蔡建英 四川省成都東部新區賈家街道辦事處
在新形勢下,我國經濟體制實現了全面改革,經濟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給人們帶來了富足的物質生活,在滿足了大部分人群的物質追求后,人們更加傾向于精神生活的拓展。在我國群眾精神文化建設中,通過群眾文化的開展不斷能夠強化基層群眾對文化的了解與探究,同時還可以豐富基層群眾的文化素養,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需求。此外,通過新形勢下的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也可以為廣大群眾構建和諧的文化氛圍,讓人們能夠在緊張的工作和生活之余得到放松,拓展人們的文化眼界,感悟更多的文化生活。所以,在經濟不斷發展的時代下,我國必須全面開展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以此來推動群眾基本精神需求。
目前,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推進離不開政治、經濟乃至文明建設工作,三者只有實現協調發展,才能滿足現代化城市發展需求,推動社會的進步。對于政治建設和經濟建設來說,是文明建設的基礎,通過經濟與政治的推動,可以為文化工作提供良好的環境,然而文化建設工作也對政治和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此外,群眾文化是當前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不但影響廣大群眾的精神和素質,同時也對現代化建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通過精神文化建設的有效推進,可以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持,從而有效地實現社會現代化發展。
在新時代的發展中,基層群眾的精神需求意識不斷提升,這也推動了各類文化活動實現了全面推廣。但是在我國當前的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中,也涌現出了許多問題,需要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第一,國家核心文化比例較小。在當前形勢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發展都需要得到國家文化部門的大力支持。但我國將發展重心大多放在了經濟領域,對于文化尤其是農村文化發展關注度較低,導致文化部門的發展緩慢,基層文化遠遠落后于經濟發展。
第二,群眾文化服務形式落后。目前,人們物質生活不斷豐富,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為了更好的解放工作與生活壓力,因此人們的精神追求也不斷提升,使得人們的精神世界越加復雜。然而現階段我國的群眾文化服務形式仍然比較傳統,以往的政治服務體系無法滿足人們當前的精神需求。另外,還有一些區域也只是根據政府規定來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并沒有將群眾文化建設落到實處,一些地區雖然已經開設了文化活動場所,但許多文化場所的利用率較低,更有甚者一些文化活動場所只為應付上面檢查,并沒有發揮實質性的作用。
第三,群眾文化建設人員素質有待提升。我國當前普遍存在的現象缺乏創新意識,建設人員專業水平有待提升。一些人員的目光僅限于傳統文化的發展,并沒有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導致群眾文化內容不充實,嚴重缺乏新時代發展趨勢。
在新形勢的推動下,我國社會經濟實現了飛速發展,群眾文化建設也應得到高度重視,通過群眾文化建設來進一步推動社會的長遠發展。所以,在開展區域文化建設中,首先要構建良好的社會風氣與道德觀念,制定完善的群眾文化建設標準,使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具備良好的先進性。所以,政府部門可以構建多元化的文化活動,比如以基層政府為主導,開展傳統戲曲、民族舞蹈以及皮影戲等藝術形式,讓基層群眾感悟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基層政府還要不斷拓展文化活動,豐富基層群眾的文化節目,感受現代文化氣息,同時強化人們對時代精神的認知。
為了實現社會群眾文化建設,還要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加強群眾文化基礎設施水平,積極打造文化活動中心、藝術館,完善各項文化設施,確保基礎群眾可以正常地開展文化活動。積極協調文化活動,滿足人們的活動需求。另外政府部門還要積極探索和創新文化主體活動,對不同人群進行活動主體設定,鼓勵多層次人員進行參與,實現文化活動的全面覆蓋,構建和諧的文化環境。
目前,我國各地區的經濟存在嚴重的不均衡問題,許多地區的城鄉發展存在嚴重的經濟差距,同時文化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許多城市地區藝術館、活動中心、博物館等文化場所多于農村地區,為此,各級政府必須注重群眾文化的協調發展,充分利用城市現有的文化組織,豐富人們的文化活動,對于農村地區應該加大投資力度,構建多元化的文化設施,滿足農民對文化活動的需求,推動農村地區群眾文化建設。
自從中國正式加入WTO 以來,我國對外開放的國際化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推進,在受到外來貿易和經濟活動的影響下,一些外來文化也隨之滲透到我國的各個角落,并融入我國文化建設發展工作中,為了全面提升我國的特色文化水平,深入貫徹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特色,應經常性舉辦一些諸如,游園、燈會、茶藝、集體聚會等活動,全面提高基層群眾的文化建設水平,讓廣大群眾都能夠更好的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特色,滿足時代的可持續發展需求。
綜上所述,在我國經濟水平不斷發展中,群眾文化建設也得到了高度重視,為了滿足人們對精神文明的追求,我們必須重視當前群眾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不足,并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的有效策略,推動社會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