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宸 河南鄭州中原國家糧食儲備庫 李瑋 河南鄭州興隆國家糧食儲備庫
雙重預防體系分為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兩個板塊,其中風險分級管控是整個體系的核心與關鍵;風險分級管控是集風險定位、風險設防、風險分級、風險定責為一體的風險預控體系;建設過程參照了“3223+1”的基礎建設內容,并以河南省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導則》為指導,圍繞河南省雙重預防體系建設DB/41 號文進行對標實施開展建設;最終對照“五有”體系建設標準進行完善、總結。本文重點以雙重預防體系建設中對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過程中遇見的實際問題客觀展開分析。
2018 年,在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各級政府深度貫徹落實、生產經營單位逐步實施。隨著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工作的持續推進,在各行各業迅速開展起來;煤礦、交通運輸、危險化學品、消防、煙花爆竹、非煤礦山等重大危險領域先行先試,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防治、煙草、商貿等八大工貿行業緊隨其后,成績斐然的同時,也存在這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雙重預防體系就很難落到實處。迄今為止,作為商貿行業在河南地域范圍內“規模型”糧食倉儲業以全部建設完成并實施運行,但隨著企業規模的變化、工藝技術的轉變以及人員的不斷發展,在運行變化中仍需有待進一步的完善。
體系建設要求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參與,但在實際工作中,很難真正落實到位,所謂的全員參與僅停留在口號上。很多企業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并沒有按照建設要求進行,僅僅是安排安全管理部門、甚至是個別人員負責完成整個體系建設性工作。經分析原因如下:
1.體系建設參與人員不足分析:由于企業對整個體系建設的認知程度及認知深入不足的原因,同時也有受到急功近利思想作祟,組織開展全員性的如危險源辨識等工作,受一線員工或其他崗位人員素質、能力等因素影響,結果與預期一有差距,就淺嘗輒止,類似情況不一而足,致使建設質量的嚴重下滑,影響整體標準。
2.體系建設參與度不足分析:企業主要負責人對安全工作的態度至關重要,雙重預防體系建設要求實現全員參與,要能夠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結合系統化開展,而實際中不少企業的安全基礎工作全部由安全管理部門來做,形成了安全管理部門“保姆式”管理。這種情況是企業現階段實際存在的思想認知誤區所致,認為安全工作就應該是安全管理部門來做,沒有領會和落實“一崗雙責”的要求。
結合以往發生的各類生產事故特點判斷,事故的后果雖有偶然性,但是多種不安全因素已經在事故發生前暴露過許多次,如果在事故發生之前,不能夠及時發現各類不安全因素,未能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必將會發生安全生產事故。主要體現為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缺陷和管理缺陷,具體分析如下:
①人的因素。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導致的管理失誤或誤操作等原因主要反映了人員的專業教育、技能水平、和身體及精神內在因素的一種集中體現。
②物的因素。物的不安全狀態導致的物體本身缺陷或未能及時改正缺陷等原因主要反映了管理漏洞或落實等潛在因素的體現。
③環境因素。環境缺陷導致在有害環境的作業場所未能通過技術措施及時改善,主要體現了人的重視程度問題。
④管理因素。管理缺陷反映了管理體系的不健全和管理漏洞、盲區,進一步形成了環境缺陷。
其改善建議如下:
①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及安全管理機構;
②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制與安全生產管理監督落實;
③貫徹安全理念增強安全意識;
④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形成本質化安全目標。
風險管控措施一般要求從工程技術、管理措施、教育培訓、個體防護、應急處置五個方面展開,此五方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很多企業在編制控制措施時,為追求形式或受外界因素影響,此五方面均制定了相應的措施,導致不太風險的管控措施基本是相同的,即管控措施缺少針對性。同時未真正落實管控措施有效性評審工作,風險控制措施停留在紙面,真實的管控效果不得而知。
原因分析如下:
①缺少針對性原因:⑴企業內部認知不夠,人員專業能力欠缺。⑵監管部門專業能力不足。
②缺少有效性的原因:⑴受限于經驗和認知不同,很多企業以為管控措施制定完成,此部分工作已經結束。⑵精力有限。負責人員通常是從各個部門抽調的個別業務骨干,在整個建設過程中組成人員難以分擔全員性建設工作。⑶制定控制措施的人員與評審人員為同一人員,思想上難免淡薄,難以真正重視。
其改善建議如下:
①增加培訓。在此工作開始前,先對負責人員進行階段性專業培訓,內容可包括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導則》及《雙重預防體系建設指南》,同時要結合行業實際業務,但不局限于以上文件。
②成立專門的有效性評審小組,建立真正有效的評審制度,如以專題會議形式專門討論措施的有效性,針對不確定的項目,安排人員現場查看、確認,必要的時候長期追蹤、予以驗證。
③監管部門專業能力提升,盡可能降低非專業的行政監管對企業體系建設的不利影響。但此方面涉及因素太多,改善力度加大,企業也難以管控。
當下各行業及領域界于對“安全生產”的高度重視下,建立雙重預防性機制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的重要決定。加強安全管理隊伍建設,把握“均衡”培養企業安全專業性軟實力;提升全員安全理念、理論,圍繞“四重”方面,將風險分級管控體系運用得當,使可預防事故能夠得到前期性“預見”。針對“隱患致因”展開深度性分析;才能“全面”把控各類風險系數的不安全因素從而有效控制,將失控的各類危險因素進行及時改正,達到“關口前移”的目標,從根本上保障企業安全生產可持續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