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召珉 貴州省地礦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院
在鉆探工作中,要想保證鉆孔質量,除了要嚴格保證操作正確性以外,還需要確保鉆進過程中的鉆壓、鉆速兩個關鍵指標。而這兩個指標也正是不同鉆探工藝的最大區別。運用鉆探工藝開展地質勘察工作,必須要結合實際的土層形式,選擇相應的鉆探工藝,才能夠更加有效的保證勘查結果。所以說鉆探工藝選擇的正確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勘查質量[1]。
鉆探是一項具有較強專業性的工作,對于工具的要求也較高,不同的地質情況,使用的鉆探工具同樣有所區別,使用錯誤的工具同樣無法得到正確的結果。其中最主要的工具主要是鉆桿與鉆頭。
(1)鉆桿選擇。在選擇鉆桿的時候,務必要仔細檢查鉆桿的軸線,確保鉆桿筆直無彎曲,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鉆探垂直度在合理范圍。通常情況下鉆探的垂直度誤差必須要控制在0.1%以內。此外,因為不同的地質條件,不同的巖土層硬度,通常需要至少準備兩套鉆桿,直徑分別為42mm與50mm,從而分別用于硬層巖土、軟層巖土[2]。
(2)鉆頭選擇。當前使用較多的鉆頭主要有螺旋鉆具、硬質合金取心鉆具。在實際施工時,首先要確定鉆進方法,然后再針對性選擇相應的鉆頭,以保證鉆探順利開展。
針對不同的地質條件,選擇合適的鉆探方法,對于保證鉆探結果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選擇主要是針對不同性質的土層而作出的。
如果鉆探勘查目標區域屬于軟弱粘性土層,一般首先以螺旋鉆具開始鉆探作業;在沒有出現條件變化的狀況下,必須要合理計算和選擇相應的鉆具葉片長度,才能更好的保證施工質量。一般情況下,葉片的長度應當保證在一米左右,其直徑應當稍微小于鉆孔;同時在鉆進的過程內各種,還需要對進尺深度實施有效控制,將其長度控制在0.5m-1m 的范圍內。需要注意的是,以螺旋鉆具實施鉆進作業,務必要對鉆具自身厚度給予充分考慮。如果看上去深度為1 米,則實際采樣深度必然超過1 米;所以務必要基于實際采樣深度,確定合理的鉆桿長度,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勘查數據的正確性。另外,鉆進過程中,鉆進速度應保證在合適范圍內,通常應控制在90-100r/min 的范圍內。因為軟弱性黏土中含水量相對較高,所以必須要保證速度的適宜性才能保證潤滑度滿足相關要求。如果鉆進過快,會使得土隙內水分的負效應增加,這不但會影響鉆進治療,也會阻礙鉆進[3]。
如果鉆探勘查目標區域屬于可塑偏硬、硬型、堅硬粘性土層時,鉆探勘查應當使用回轉鉆的放啊。具體來說,就是首先以緩慢的速度鉆進,切實保證鉆進的準確性,在達到一定的深度以后,在逐漸是鉆進速度有所提升,從而提高鉆進效率,同時也能夠降低鉆進阻力。每一次提升鉆具的時候,要注意避免鉆孔底部出現真空的,同時根據鉆井狀況,對速率作出相應的調整。假如在鉆進中發生了卡鉆現象,不能以轉升來解決,而是應當首先將巖芯折斷,從而使壓力得到緩解,然后再鉆進,從而保證順利進展。
如果鉆探勘查目標區域屬于砂層,則需要基于沙粒粒徑來選擇合適的鉆具。通常對于細粉砂夾土鉆進,應當采用低泵量、低鉆速方式,并且在鉆進過程中對于回次進尺鉆具提出時的泥漿口要及時清洗,以免出現了沉砂卡鉆的現象。對于中粗砂、沙粒鉆進,應當采用低速、灌漿無泵、反循環方式。具體來說,鉆進方式如下。
針對細粉砂夾土鉆進,必須要對巖土層展開砂礫判斷,在明確了土壤性質的基礎上,以較小鉆進壓力的方法展開鉆探作業。同時在鉆進過程中,務必要控制好鉆進的方向以及鉆進速度,不可出現鉆探較大的晃動,更要避免出現鉆孔上下活動,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的保障鉆孔直徑滿足相關的誤差要求。另外,鉆進過程中對于速度的控制也不能過低,要超過最低標準;同時要控制好水泵流量,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基礎上,盡量保證流量最小。
針對中粗砂、礫砂鉆進,同樣需要首先展開土質分析,從而針對性的使用合適的鉆具。鉆進過程中,選擇灌漿無泵反循環方法展開作業。要注意在整個鉆進作業期間,都要盡量控制鉆進速率,使之保持在低速鉆探的方式。另外要特別說明的是,鉆頭應當采用慢起快放的原則,具體來說就是提升鉆應有當緩慢,而放下鉆具則應保持較快速率,這也是只能對這一類土質狀況保證鉆進治療的重要方法。
綜上所述,在巖土工程地質勘察中,鉆探技術有非常廣泛的應用。而不同的土質層需要采用不同的鉆探工藝,才能夠有效保障鉆探質量。所以技術人員務必要深入學習各種不同鉆探工藝和方法,充分了解各種鉆探工藝的應用范圍,以及應用中的注意事項。同時在實際工作開展中,要對鉆探目標區域地質條件有初步了解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鉆探工藝,才能夠保證所得數據的精確性,為巖土工程質量奠定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