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磊 甘肅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
在特種設備管理與監督領域,對其檢測人員的考核往往是在崗前進行培訓,這項培訓工作通常會委托給具有一定資格的機構來辦理。要求檢測人員要深知有關法律法規,理解檢測工作的標準,并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與能力。但是,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比如工作量較大、經濟效益驅動等,當前的培訓工作中一些問題開始暴露出來,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加強對人員的實踐培訓,著力減少這些問題的發生,全面提升檢測工作質量。
實踐考核工作需在常規無損檢測項目基礎上進行,培訓內容需要與其對應,所以培訓內容不完整,如果內容未列入到考試項目中,那么實踐培訓也不會給予專門安排。比如,射線檢測只會對X 射線拍片進行培訓,不會對γ 射線拍片進行培訓。超聲檢測培訓主要包含中薄板鋼對接焊縫、鋼板超聲檢測、餅型鍛件超生檢測,T 型焊縫、螺栓與螺柱等超聲檢測都不是培訓內容。磁粉檢測培訓黑磁粉對鋼焊縫實施濕法檢測,不會對線圈法、干粉法、熒光法進行培訓。
所有培訓機構都是根據考核項目準備出與培訓內容相對應的器材、缺陷試驗件,所以基礎性試驗、其他檢測法涉及到的器材通通沒有考慮進去。同時,缺陷試件均為培訓機構自制,存在不典型、缺陷不規范、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因此直接導致了各培訓機構學員高低不一的培訓水平。
在培訓費用等因素的影響下,培訓教師明顯不足,甚至達到了30:1 的比例。從時間安排上來看,實踐培訓相比理論培訓的時間要少很多,二者的比例大約是1:3,所以根本不能保證每個學員都有足夠的時間實施單兵教練,很多學員都不能掌握規范操作技能,因此即使是獲得了證書,回到單位之后也不能承擔起專業級別資格證可掌握的技能,還要通過深入的實踐和努力,才能發揮其作用。
面對當前培訓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培訓機構應該充分認識到實踐培訓落實的重要意義,實踐培訓可以培養人員的基本操作技能,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參與培訓人員一定要具備的能力。同時,為了使培訓更好的與社會需求相契合,學員在獲得資質證書后,回到工作崗位就可以從事無損檢測的有關工作。具體來說,筆者認為需從下面幾方面對實踐培訓措施進行改進。
在特種設備檢測工作中,需根據常遇的檢測對象,在現有培訓內容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范圍,并以無損檢測標準為參照,就不同專業編寫作業指導書,利用規范性的培訓內容,引導學員學會各項基本操作技能。對于RT 專業、UT 專業、MT 專業、PT 專業分別根據其專業具體內容,進行實踐培訓作業指導書的編制。
在培訓時間、培訓費用等因素的限制下,以往實踐操作中存在培訓教師不足的問題,教師數量明顯不符合學員數量,因此很難達到理想的培訓效果。所以,應該按照學員數量對培訓教師進行配備,其比例可明確為15~20:1,這樣才能確保每個學員都有教師手把手教,從而獲得理想的培訓效果。同時面對教師整體水平不高的問題,應該針對培訓教師使用推薦+考評的方式,從中進行培訓教師的選拔,要求教師一定要精通本專業內容,并且有本專業的II I 級資格,在實踐操作、培訓經驗上都有較強優勢,另外,為了更好的提升培訓質量,應定期組織培訓教師參加培訓,以便及時更新其專業知識與技能。
大部分學員在沒有拿到資格證書之前,是很難獲得在單位中實習的機會的,所以培訓過程中每個學員都要有足夠的時間動手實踐,并且學會脫離教師的指導獨立操作。對于不同項目、不同專業而言,學員需要的時間是不同的,按照已有經驗,對于II 級人員來說,理論與實踐之間培訓的時間比例最好為2:1,對于I 級學員來說,該比例則最好為1:1。
綜上,針對無損檢測人員實施實踐培訓,需要以培訓內容、設備器材、培訓教師等方面條件均符合要求為前提,只有通過有效的實踐培訓,學員才會掌握好最為基本、規范性的無損檢測技能,從而為其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提供前提與基礎,同時也可以為其職場競爭力的提升加分。總之,通過實踐培訓之后,無損檢測人員的綜合水平都會得到提升,由此可見培訓機構的工作非常貼近于社會需求。并且可以為特種設備平穩安全的運行提供保證,也為人民的生命財產提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