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永順 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公司大慶物探一公司2289 地震隊
地球物理勘探技術用途很廣,通過聲波、重力、磁力、電法的方法,可以透過地表對地面之下的巖性、構造、不整合面進行探查,對應于石油勘探開發行業來說,可以有效的探明地下油氣分布的區域、運移的路徑,從而探明油氣的成藏區域、了解油源提供幫助。
隨著油氣勘探開發不斷向“低、深、海、非”延伸,物探技術面對的油氣勘探開發目標隱蔽性增強,研究對象日趨復雜。一是地表條件更加復雜,山地(黃土山地)、城區、海域等探區比例增加到50%以上;二是巖性地層向湖盆中心超薄儲層延伸,海相碳酸鹽巖向深層白云巖拓展,構造向超深層前陸復雜構造拓展,勘探深度已延伸至6000~8000 多米;三是儲層品質向低滲透、超低滲透、低豐度、低產量延伸,超低滲透油藏占油氣探明儲量比例增大;四是油氣目標越來越復雜,常規油氣剩余資源分布在復雜推覆構造、鹽下和鹽間構造、復雜斷塊、復雜巖性等區帶,非常規油氣占比逐步增大。
現有地震薄儲層識別、復雜構造成像、復雜油氣藏刻畫、深層目標評價等物探技術,不能完全滿足勘探開發需求。面臨著薄層提高分辨率、復雜地表提高信噪比、復雜構造提高成像精度、碳酸鹽巖提高儲層刻畫精度、深層提高目標落實精度、成熟探區提高剩余油預測精度、非常規領域提高“甜點”預測技術針對性等一系列技術挑戰。
物探是油氣勘探開發的先鋒隊,是中國石油實現資源戰略的關鍵業務之一。中國石油多次對油氣勘探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中國石油提出突出“四大戰略任務”、推進“四個轉變”、實現“三個保障”的戰略部署,在各大盆地勘探技術研討會上,提出加強油氣勘探、加大地震勘探的重大決策和打造物探、鉆井、儲層改造三把技術利劍,并對物探施工質量、資料品質、成果精度等技術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創建國際一流物探管理體系、提高物探管理水平是創建國際一流石油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
物探基礎管理工作是科學管理、科學決策、全面推進提質提速提效的重要保障。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需要完整的物探技術管理體系以滿足新時代的發展要求。一是根據勘探開發形勢,制定技術發展新規劃,指導復雜探區、復雜領域的技術應用,加大油公司在物探技術應用中的主導作用,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推廣科學適用的技術方法和措施,發展完善配套技術和特色技術,攻克關鍵技術瓶頸與難題;二是進一步完善物探技術規范,在統一的頂層設計下,形成國標、行標和企標相互匹配的技術規范和標準體系,確保物探技術應用有據可依、有規可循。
地震勘探法是石油物探技術中探測精確程度最高的方法,應用極廣,已成為石油物探技術中主要的勘探技術手段。但在利用地震勘探法進行勘探時,也會遇到困難,比如經常出現的復雜山地地形,有著山體高大,斷裂口較大,巖石外露等地質特點,能夠影響到地震勘探的精度。
針對此項技術難點,我國通過多年研究和實際應用歸納出地震勘探法的六項關鍵技術點:(1)寬線與大結合,三維與大結合;(2)將衛片作為基礎,實施變觀設計并擇優選擇合適的炮點和檢波點;(3)匯總并分析對復雜山體表面的勘探數據,然后根據數據分析進行建模;(4)靜校正時要實行配套的技術手段;(5)將起伏地表作為基礎的疊前深度偏移技術;(6)將速度與構造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再建立相應模型,還要對深度域進行說明的技術。
沙漠地域具備了以下特征:范圍廣、表層疏松、沙丘大、沒有潛水面等,而且在沙漠地域的地下深處,多存在一些斷裂復雜、有著碳酸鹽巖及火成巖的地質。
在沙漠地域應用地震勘探法時必須要考慮到以下七項技術點:(1)綜合以上地質問題,并根據相關信息設計井深;(2)還需要科學合理的布置炮點和檢波點;(3)對于勘探范圍內的沙丘曲線實施靜校正;(4)選擇觀測效果良好的觀測系統;(5)進行疊前偏移;(6)對于儲層的描述要盡量真實全面;(7)定性描述縫洞存儲層。沙漠地震勘探法在塔里木、柴達木等沙漠區域應用的較多,此法的使用能夠提升地震勘探法的弱反射強度,并且還可以提高信噪比,更加精確的描述出地下構造特點。
黃土塬具備了以下特征:黃土層較厚、反射速度低、沒有潛水面、低孔隙、低滲透、存儲層較薄、非均質極強。
在對黃土塬進行地震勘探法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技術點:(1)提前預測存儲層的物性和含油性;(2)選擇合適的共反射面單元并對其進行均化處理;(3)疊前偏移;(4)對四域迭代法進行校正并初至折射;(5)在諸多地區中實行去噪操作;(6)在多線、彎線和連線上執行非縱觀測操作;(7)對于古代就存在的地貌特征,要進行重點刻畫。黃土塬地震勘探法能夠提升信噪比和深層能量,直觀的顯示出河流、水道等巖石特性。
在石油建設的油氣勘探開發過程中,常會遇到一些特殊地質阻礙勘探,對于此種問題,有以下技術點需要注意:(1)在采集時頻電磁時應用三維采集技術;(2)對高精度進行航磁;(3)采集高密基點時要運用重磁采集技術;(4)當三維油氣藏電性發生異常情況時,運用IPR 進行說明;(5)聯合反演重震。綜合物化探技術可以對火山巖等具有特殊性的存儲層提前預測,并在之后的評估分析文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參考作用。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油田已經進入了勘探開發的中后期,石油工作者的視野也逐漸聚焦到更小、更散、更新、更有潛力的油氣藏中,而這些復雜的油氣藏的發現更加需要依仗地球物理勘探技術的進步,包括井間地震理論、多波多分量地震理論和四維地震理論技術,這些技術的進步也將會對我國油氣勘探開發產生極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