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趙娜 山西路橋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現階段,建筑企業在推進現代化發展進程中,依托于信息化技術對成本進行全過程控制,可以在有效降低建設投入成本的基礎上,優化財務預算、會計核算與成本監管等環節的工作,面向管理與決策層提供更精確、系統、完整的財務數據,最大限度降低會計風險。
由于建筑企業大都由集團總公司、項目公司和實際的施工單位三部分構成,管理體系相對復雜,存在大量的管理崗位,權責劃分模糊導致執行效率低下。由于承接大型基建項目的建筑企業經常需要進行技術研發,利用新技術解決實際工程中的問題,這種情況往往需要大量的臨時資金支持,且時效性極強,否則會極大地影響工期,導致項目違約。但礙于管理體系效率低,審批流程復雜,從施工單位報臨時預算到項目公司,再到集團總公司進行決策,往往需要少則數周多則成月的論證和審批過程,這樣會造成機器設備和施工人員的閑置,極大的拖慢工期,造成資源的浪費,提高項目的成本和違約風險。
科學合理的會計成本管理流手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建筑企業會計成本管理效果。但是,根據當前社會發展趨勢,許多建筑企業在會計成本管理過程中通常擁有非常科學的會計成本管理理念和方向,并在整體會計成本管理中,積極引入各種科學的管理模式,并建立正式的信息管理系統和電商管理系統,以更好地滿足現代企業會計成本管理的要求。但這種管理模式與企業實際采用的會計成本管理相融合,仍存在諸多不足和問題。所以,盡管建立科學合理的會計成本管理機制大勢所趨,但因為會計成本管理在建筑企業應用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簡單性和謹慎性,導致當前會計成本管理模式無法充分展示自身價值,進而大大降低了建筑企業會計成本管理水平。
建筑企業應當及時進行管理體系改革,建立扁平化的管理體系,減少管理崗位職能重疊的問題,權責分明,提高決策效率。通過學習先進和引進的先進管理體系,建立專項資金申請和審批撥付綠色通道,做到特事特辦,專款專用,提高對于專項技術研發資金的審批決策速度,有利于加快技術研發速度,提高工程質量,縮短工程完成周期,減少機器設備和人工資源的浪費,進而提高建筑企業的收益。
根據我國建筑行業內部審計和會計信息披露的實景情況看,總體的可靠性還是有待提高的。對此應當對企業內部進行內部改革,首先,企業要對自身的基層會計人員進行專業素質、職業道德和風險防控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同時推行使用電子賬套可以極大地縮短內部審計時間,避免占用大量審計人員。其次,企業應加大對審計人員的支持,通過引進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兼顧的審計人才,成立直屬審計部門,對于容易出現差錯的環節,例如建筑材料招投標,增值稅發票審核,費用報銷等環節進行專項審計,對于出現不正當行為的下屬施工單位進行嚴懲,防止內部腐敗。嚴把會計信息披露質量關,對相關部門的會計人員和管理者進行有效的約束和管理,防止濫用職權,提高審計獨立性,推進企業內部體制改革,增強對外披露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施工定額是建筑企業根據自身管理水平制定的標準材料消耗標準,是施工先進性的代表,是建筑企業競爭的核心。定額是一種預先確定的消耗標準,企業定額是建筑企業項目承包商在正常施工條件下完成本單位合格產品所需的勞動、機械、材料消耗和管理費用的數量標準。建筑企業在達到或超過歷史最好水平的前提下,以科學的態度和結合實際的方法,根據正常的施工條件、一定的計量單位和工程質量的要求制定。實現企業定額的根本目的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消耗,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這是企業生存的生命線。
材料與設備對項目工程來說非常重要,材料與設備成本消耗占比非常大,可以說,在項目工程整體成本管理中,材料與設備成本管理是其中最主要的內容。因為大多數項目工程施工內容及施工工藝相對較復雜,所以需要對材料采購、存放等方面的工作進行加強管理,與此同時對設備租賃、購買及維護保養等方面的工作進行加強管理。針對材料采購及選擇方面的工作,建筑企業需要對其進行加強管理,并合理合法地選取供應渠道,以此來高效避免購買者買到偽劣材料的現象發生,以節省資金。建筑企業內部需要實施限額領取機制,并做好材料出庫和入庫的記錄,以此來避免材料遭到不必要浪費現象發生。
當前階段,成本控制作為建筑單位財務管控的核心內容,成本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經營項目整體效益情況。針對目前成本利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成本預算缺乏戰略性、監管機制沒有覆蓋全過程、風險評估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問題,建筑企業應在現代成本管控理念的指導下,逐步對成本預算、控制與審核評估體系進行優化、調整,為企業長效運營戰略目標的落實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