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沙麗 李毅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興起,一種名為社交電商的電子商務新模式應運而生,社交電商不僅打破了傳統商業運營模式在空間、時間和選擇上的限制,而且大大提升了現有電子商務運營模式中的商品可信度。社交電商的場景化更是極大地推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消費者通過社交媒介進行交流、互動,完成企業推廣和產品銷售,最終構建出龐大的銷售圈與穩固的營銷生態鏈
社交電商的定義社交電商又稱社交化電子商務,是基于人際關系網絡,利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通過關注、分享、討論等社交形式實現企業推廣、商品交易的一種新型電子商務模式。社交電商借助于社交關系網絡圈,通過銷售者與消費者、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實現以人為核心、以營銷為主要目的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人們日常生活由一個個場景組成,“場景”和“社交媒體”的沖突,產生了場景化的消費,電子商務場的場景化使得社交化電商高速發展,不僅打破了傳統電商門檻高、獲益低等限制,還給眾多創業者、無業者提供了低成本的創業機會,社交化電子商務已經成了商業發展的新趨勢。目前,社交電商逐漸演變出了四種類型——拼團、直播、內容型、社群零售型。2017年社交電商行業前景:根據報告數據,從2013年開始,社交電商商家的規模進入迅猛增長期,2016年商家規模超過千萬,到2018年,市場規模將有望突破萬億,也就是說,未來三年社交電商將有十倍以上的拓展空間。融進社交化電商的互聯網+生態產品的創業之路,是怎樣的發展策略呢,本文以歸農社交電商為例展開分析,主要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展開。
歸農,是一家專注聚焦農業的平臺,歸農商城創建于2015年,運營主體為江西歸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運營中心位于上海。自2015年創建至今,累計擁有600萬+關注會員。2018年GMV2.6億元。
被動收入才是實現財務自由的必經之路,所以說,擁有被動收入顯得極其重要;而歸農,就是在建立一個消費網絡 因為產品好,消費網絡一旦建立,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持久的消費;再者,每一個消費者都可以建立和推廣這個消費系統。當這個網絡系統無限的衍生無限的裂變下去,我們被動收入就隨之而來。歸農激發人內心驅動力,讓許多人自愿自發地參與分享;公益情懷完美結合,吸引和留住許多優質會員,如今各種電商平臺魚龍混雜,歸農卻獨占優勢,有趣,有情懷;歸農真實,不吹噓不夸大不違規,助農興農,產品內核無法替代
高效利用碎片化時間;個人品牌建設有助于發展;合理利用身邊的資源,給大家創造健康和財富的價值;歸農并不Low,因為社會各類群體都囊括其中,我們應該擺正自己的態度;堅持用微信社交軟件分享;六字箴言:交流,交情,然后交易。目標很重要,其次是決心和勇氣也很重要,最后是付諸行動,把目標具體化,分解。難在堅持,貴在堅持,心存感恩。
提倡友善的商業文化運行。包容、互信、互利,反對崇洋媚外,反對膚淺盲從,化解買賣對立,讓消費者參與到企業經營,變成企業品牌的主人。例如,現今的“大牌”效應,產生了許多“大牌控”,他們追尋國際大牌,花大量人力物力從海外代購,可是盲目追求大牌的路上,很多人忘記了自己真實的需求,許多國貨都被忽略,在如今成立品牌時,應該讓消費者回歸理性,不盲目攀比,理智消費,不為品牌溢價買單(所謂大牌:有31%是廣告費,5%是稅,研發者再留4%的利潤,50%是中間商利潤),而“融進社交電商的互聯網+模式”,讓大部分的讓消費者體驗價格真實,品質真實的產品,深度溝通,靠深度內容實現復購率、用戶留存率最大化,使消費者二從體驗到加入分享成為產品的代理人,做品牌的主人。“互聯網+生態產品”總之,讓買的人吃到自然珍寶,分享的人有透明合理收入,讓一件大家都受益的事變成市場行為,推動這種友善公益性質的商業,我認為很好,我認可,所以我愿意做。也期待看懂的人一起做。集結新農人,幫助老農人。發現植物的力量,發現植物的味道!
走進自然了解自然,分享自然是主題。文章中“新農人”是近幾年剛剛出現的一個新興群體,是指以區別于傳統農民的生產流通方式、以全新的現代經營理念參與農林牧漁全產業鏈的自然人。阿里研究院的統計表明,截止到2014年底,阿里零售平臺農產品賣家數量達75萬家,僅阿里零售平臺上的新農人數量就已經突破了100萬人,此外,還有相當數量的新農人以微博、微信為主要活躍平臺。作為一名網購愛好者,和社交媒體的使用者,我經常接觸到農產品電商的宣傳也會經常從網上購買的土特產,從中感受到了當今農村、農業和農民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并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本文選取的研究對象是歸農社交電商平臺。
歸農人的這一系列活動和“新農人”有著極大的吻合度。首先,歸農本著“助農”“興農”,積極響應并踐行“鄉村振興”國家戰略,受到用戶公眾,政府新聞媒體的高度認可。其次,歸農社交電商平臺本身也得益于互聯網時代產生的新的社會經濟條件,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的沖擊促進了國家經濟政治制度的改革,農村土地流轉政策的出臺,《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的頒布,都為歸農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再者,“媒介即信息”,從本質上揭示了媒介的屬性特征,也說明了媒介作為工具對于整個人類文明史的貢獻,那么網絡媒介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新農人群體的出現是當前中國社會轉型和互聯網產業井噴式發展的一個縮影,這個特殊時期產生的特殊群體不僅體現了當代年輕人對生活方式的理解,也折射出社會制度的進步、社會思潮的演變。
社群分享娛樂性的內容,增加群內會員活躍度,激發大眾的快樂感,其次,情感分享,激發大家的情感共鳴。例如社群分享自己的生活,經歷等,越真實的分享越能引起共鳴。
鄉村振興中提出的“三農”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在國家倡導和社會關注的背景下運營互聯網+生態產品,從田間到地頭為大眾挑選優質產品,分享高品質的同時也帶動了農民的發展,讓他們有合理的收入,讓一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這樣的創業之路走得會更遠一些。
值得關注的是,售后在我們經營過程中有很大的作用,至關重要,是我們和顧客之間的紐帶。針對水果生鮮的特殊性,我們的售后應該審時度勢,隨機應變,改變傳統顧客是上帝的看法,學會打掉上帝思維,提倡友善商業化。作為一個團隊長,我們該有怎的心態:學會迎難而上,越有挑戰的事,越能激發人的潛能;站好自己的立場,做好自己,首先,在交流中做好鋪墊,介紹產品特點和優勢,對于下級會員要幫助到位,加油鼓勁,加速裂變,從而增加被動性收入;做好傾訴和傾聽,教會客戶如何咨詢我們的售后流程;用老板思維去經營我們的微店,用分享的思維去服務我們的客戶,用內部的思維,自己人的思維去解決售后的一些問題,用內行的思維去帶領團隊前行,售后的過程能讓我們的思維更加敏捷,經歷多次售后過程,我們的經驗就會更豐富,也會更有底氣,溝通越多,沉淀的概率就越大。有趣,有料,有愛的平臺參與其中,才會感到快樂!
賦能,顧名思義,拆文解字,賦能就是為誰或某個主題賦予某種能力和力量。新時代行業發展,已經不提倡單干,蠻干,埋頭苦干,而是要學會在新趨勢下抱團取暖,拓寬自己的商業知識、營銷知識、銷售能力、溝通能力相互賦能,為團隊賦能,而就目前來看,社交電商的興起,還是有著微信在背后的推動,以及拼多多和微商的興起,尤其是拼多多在和微信融合后,更是將這種模式推上了新臺階。社交電商以社群體分享方式,讓用戶了解產品知識,從不知道變知道。田間地里,搜羅優質產品,讓買家從不知道變為知道,讓每一個用在顧客身上和吃進嘴里的產品都有著質的保障和價的真實。
2015年,社交電商崛起,電商3.0時代來臨。在“互聯網+”背景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建立起個人流量收割機,用視頻號,文章等引流,拾起碎片化的信息。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信息產業也突飛猛進,在潛移默化中,各行各業,也受其影響。想在互聯網和科技的沖擊下,站穩腳跟,需要做出創新之舉。一切源于天然,真實高于一切。有多少贊美就有多少詆毀,面對一些不理解的言論,我們先改變自己,再去尋找同頻的人,畢竟世界那么大我很喜歡的一段話:“短期交往看臉蛋,長期交往看脾氣,一生交往看人品!時間是個好東西,驗證了人心,見證了人性,懂得了真的,明白了假的,沒有過不去的經歷,只有走不出的自己!”
人的一生會遇見很多人,通往山頂的路上,沒有人會永遠陪你,但永遠會有人陪你。一路走來,經歷漸行漸遠,也收獲了真正的友誼。創業路上的坎坷,就像是一把巨大的篩子,篩選出和自己相同頻次的人,一起做喜歡做的事情。實體店難做的今天,很多人看中了互聯網,慶幸遇見社交化電商,要有多大的福氣才能遇見。收獲很多來自陌生朋友的信任與支持,這比賺錢更值得讓人興奮。一句我信你,讓我覺得所有的堅持和努力都是值得的。相信的力量是強大的,品質的真實也讓“頭回客”成了“回頭客”
現在平臺越來越多,資金盤也到處都是,有人上了一當又一當,當當不一樣,還在做美夢,有一天能夠一夜暴富。很多人看不起歸農的渣渣錢,為什么很多人能在歸農拿到結果?很多寶媽也能逆襲,能夠月入過萬。歸農聚沙成塔,管道裂變的威力不容小覷。看見,去相信,去體驗,然后隨之而來的便是驚喜。
社交電商針對傳統平臺商戶流量成本高企,消費者購物效率低的痛點,應該迎需而起,行業發展潛力及成長前景看好。相信融入社交電商的互聯網+生態產品創業之路會有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