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凱宇 山西省工貿學校
隨著全球經濟進入信息化時代,我國電子商務也得到快速發展,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19-2020》對外發布,2019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34.8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7%。與此同時,傳統行業遭到沖擊,很多傳統行業為求生存,逐步探索新的運營模式,并與電子商務進行融合。本文闡述了傳統商務與電子商務的比較,融合的意義,分析了融合面臨的問題,提出了兩者融合的策略。
傳統商務是指用戶通過使用信函、電話、傳真、媒體等傳統方式達到商務交易的目的。用戶可以做廣告宣傳、市場營銷、處理訂貨信息、做出購買決策、支付貨款、客戶服務等實現一次完整的商務交易活動。
電子商務是指利用互聯網等媒介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的網上交易活動或客戶服務。相當于傳統商務活動各個環節的網絡化。利用網絡進行的交易都屬于電子商務范圍。
傳統商務和電子商務的運作過程是相同的,分為交易前的準備,貿易磋商過程,合同簽訂與執行和支付清算四個步驟。但操作的具體方法有所不同,傳統商務通過紙面、口頭方式傳遞,支票和現金結算;而電子商務通過電子化、虛擬化交易,運用電子支付方式進行支付。
傳統商務和電子商務主要區別集中在流通渠道、交易對象、交易時間、顧客方便度、銷售地點、銷售方法、顧客需求等方面。電子商務實現了無紙化交易、7*24小時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全球化交易。
學者們對傳統商務和電子商務融合的研究也有自己的看法:賴修源(2016)分析了傳統產業和電子商務融合面臨的問題,提出了加快傳統產業與電子商務融合的策略。關飛揚(2017)對傳統商務和電子商務進行了比較分析,總結出兩者融合的意義。張秋梅(2018)分析了傳統產業集群和電子商務融合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促進傳統產業集群和電子商務融合的建議。
以上是不同學者,不同年份,對傳統商務與電子商務融合面臨的問題、融合的策略進行的研究,他們都得出了各自的結論與建議,在傳統商務與電子商務融合分析中應當予以采納。
電子商務利用網絡交易,使賣家之間可以隨時隨地交流、磋商、簽訂合同,買家也可以把自己意見反饋給賣家,根據買家的建議和意見,對產品進行調整或創新,可以做到買家和賣家之間良性互動,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實現快捷方便的個性化購買。例如,小米手機,會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消費者使用中的問題及期待進行匯總,并根據反饋,改進或者生產制造新的手機。
互聯網時代,很多行業向線上遷移,根據不同行業和特點布局,全渠道是企業必然選擇。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可以優勢互補,全渠道部署使企業在不同渠道間相互引流,可圍繞用戶通過異業聯盟、線上分銷等渠道和產品整合增加盈利點。現階段營銷需從用戶需求出發,做到個性化、精準營銷才能獲利。
企業內部對電商的認識程度存在差異,部分企業意識到了電子商務應用的重要性,但對電商的理解存在偏差,部分企業將電商理解為簡單的網上銷售;也有部分企業沒有重視電子商務,僅僅在第三方網站上建立了個人網頁,并沒有安排專人維護與運營;還有部分企業依然習慣于傳統的營銷方式,認為電商活動與自身關系不大,只需關注實體市場即可。
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立的電子商務服務平臺,通過集聚可以為附近的中小企業提供服務支持,比如:物流配送服務、代管理服務、客戶服務、培訓服務、交流服務、產品銷售、金融服務等。由于目前企業類型單一,產業園區利用率不高,還達不到有效為周圍中小企業服務的需求,建立服務類電子商務產業園區速度較慢。
一是要利用好現在流行的各種媒介,大力宣傳電子商務活動,使人們認識到電子商務活動的重要性。二是在全國范圍內舉辦規模大、影響力大的電子商務活動。使更多企業參與進來,通過體驗,提高自身對電商的認識水平。比如電子商務創業大賽、電商論壇、電商峰會等。三是利用好典型的企業案例進行經驗分享。通過分享,使更多企業認識到電子商務是企業當下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做好電商,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現在成熟的信息化手段,可以做到企業間信息共享,這樣即節約成本又提高效率。通過規范企業信息化操作流程,可以達到企業信息標準化。通過對企業的信息進行分類匯總,做到存取、操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提高大數據利用率;形成有效的上下游企業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實現線上、線下的互聯互動。
一是專業聯合發展模式。通過專業的分工,把專業相關的企業橫向、縱向聯合起來,實現網絡資源共享,打造經濟利益共同體。利用專業的市場進行資源配置,可以擴大企業的服務范圍和提高專業力度。二是中小企業聯合發展模式。某一個中小企業的力量較小,但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可以做到企業間資源共享,比如:物流、服務、信息等,逐漸形成規模經濟,減少因單個企業在技術、人力、資金等方面的限制,避免惡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