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砧 遼寧科技學院
《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作為會計學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對財務數據專業分析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商業決策能力等專業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政治素養和職業素養。將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有機結合,在知識傳播中強調價值引領,使學生具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教學活動和職業發展要求結合,使學生具有較強溝通能力、探索新知能力、創新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等。
本課程堅持“樹人立德”的基本理念,將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有機結合。引入愛國教育、奉獻教育,自律教育、責任教育、法制教育、誠信教育等內容,使學生胸懷祖國,奉獻社會,誠實守信,歷練品質,具有較強的政治素養。將作風嚴謹、認真仔細、時間規劃、溝通表達、團隊協作、科學探究等職業素養落實、落細于教學全過程,以正確的價值觀引領個人發展。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財務數據分析能力、商業決策能力;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能力;具有較強的自主能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新知掌握能力、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堅持“樹人立德”的基本理念,引入愛國教育、奉獻教育,自律教育、責任教育、法制教育、誠信教育等內容,使學生胸懷祖國,奉獻社會,誠實守信,歷練品質,具有較強的政治素養。將作風嚴謹、認真仔細、時間規劃、溝通表達、團隊協作、科學探究等職業素養落實、落細于教學全過程,以正確的價值觀引領個人發展。
引入課程思政元素,使思政教育不再是單純的“思想政治”,而是將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有機結合,在知識傳播中強調價值引領。將“德”轉化為課程中的“胸懷祖國,奉獻社會”(愛國教育、奉獻教育),“誠實守信,歷練品質”(誠信教育、自律教育、責任教育)等內容,落實到具體章節,與專業知識相互融合;將思政元素轉換為學生職業發展中的職業素養,拓展專業課程的思政內涵,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
通過不斷優化教學內容,豐富教學資源,創新教學形式,改進考核評價方式,將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與課程知識點資源高效結合,提升專業課程教學實效,實現思政教育“潤物細無聲”。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與教師平等地進行心靈的對話和思想溝通,共同開展主流價值觀的學習,最終將所接受價值觀念自覺運用于專業知識的實踐過程。網絡交流的平等性和交互性,營造出師生平等參與互動、開放的氛圍,有效激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促進學生自我學習和自我成長。
在專業知識中融入價值引領,使學生胸懷祖國,奉獻社會,誠實守信,敢于擔當,具有較強的政治素養。課程將“立德樹人教育”細化為財務分析崗位需具備的工作認真,仔細;時間計劃管理能力;熟練運用辦公軟件;能夠擁抱變化;溝通力強;誠信,勤奮,具有良好的抗壓性、高度的責任心、極強的團隊協作精神等職業素質,并落實于各教學環節,貫穿于課程始終,學生職業素養全面提升。
1.報表貴在真,做人貴在誠
從知識點財務分析客體——財務報表引出財務報表造假案例,進而展開思政課:報表貴在真,做人貴在誠,謹遵會計職業道德,保持職業操守,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法制教育。使學生了解會計信息的失真將導致國家宏觀經濟決策失誤,動搖市場經濟的信用基礎,深刻認識到誠信的意義,具有法制意識。
式中,E是指區域發生雷電災害時單位面積上的直接經濟損失,單位為萬元/km2,反映的是某一地區因雷擊造成的經濟受損情況[13]。其中,Es為區域內因雷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額,單位為萬元;S為區域面積,單位為km2。
2.華為的無形資產投入
從知識點資產負債表無形資產分析引出無形資產研發投入對企業的重要性以及華為在無形資產投入,分析華為的崛起及遭遇困境,以此為契機展開思政教育,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和奉獻教育。激發學生民族榮譽感和奉獻精神,增強愛國主義情懷,切切實實認識到專業學習的重要性。
3.偷稅違法納稅光榮
從知識點應交稅費分析引入透漏稅案例,進而引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法制理念,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樹立擔當意識。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偷稅違法納稅光榮,強化學生法制意識,激發學生家國情懷和擔當意識。
4.超越利潤
從知識點利潤表分析開始,引出企業目標的話題,探討企業責任,對學生進行社會責任教育。讓學生認識到企業背后的責任,個人的社會責任。
5.康美藥業現金流表造假
從知識點現金流量表分析開始,讓學生思考現金流量表的重要性,引出康美藥業現金流表造假案例,對學生進行自律教育。讓學生強化誠信意識,深刻認識到自我約束的作用。
6.工匠精神
在進行財務報告撰寫實訓前對學生提出報告撰寫要求,引出工匠精神話題,樹立嚴謹認真、踏實勤奮的職業意識。讓學生深刻意識到工匠精神在職業生涯的重要性。
將職業素養落細于教學全過程,要求學生分組,組成團隊,分工協作,課下共同完成項目任務,課上進行成果展示。通過項目任務的完成對學生提出職業素養要求,要求合理規劃時間、認真嚴謹、誠實守信、組員團結,無私奉獻。在項目完成過程中培養學生作風嚴謹,誠信、高度的責任心、團隊協作精神等職業素養。
拓寬載體途徑,深入挖掘專業知識的思政元素,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實際案例、視頻、圖片,結合課堂+課外、線下+線上、理念+行為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講授啟發法,案例法、討論法、翻轉課堂法、項目法、合作學習法等達到預定教學目標。
采用“多維度”的評價體系,指評價主體多維度和評價客體多維度。評價主體多維度是指教師、小組之間、小組本身均是評價成員。評價客體多維度,是指評價方面全面。評價學生日常參與過程(簽到、討論、互動、作業提交時間),主要評價側重評價自我管理,誠信等;評價學生成果,包括個人作業,討論觀點、小組作業方面(將項目小組的成果作為重要部分),側重評價將是否具有正確的價值觀,過硬的政治素養,小組作業側重評價團隊協作、責任意識、溝通能力等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