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勝利 李萍 新蔡縣關津鄉農業農村服務中心
農業作為第一產業,對國計民生至關重要。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非常重視農業的發展,采取了各種技術措施以增加農作物產量,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農業,有效提高了農業效益。當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堅持生態安全、資源安全和農產品安全準則,深度融合綠色環保理念,追求低能耗、高效益與農產品質量健康、營養。
從實際意義上來講,綠色農業主要是將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和管理理念進行有效結合,從整體上保障和提升國家農業生產總值,強化產品質量安全的協調性。從宏觀上來講,加強農業綠色種植技術有利于食品安全衛生農業生產模式的建設工作。綠色農業應該對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加以應用,從根本上提升農產品質量的安全性,進而切實提升農業統一協調效率,以使用先進工業設備作為基礎,實現農業的標準化生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農業發展向綠色農業轉型迫在眉睫,推廣綠色種植技術可以有力地促進和推動我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當前在綠色種植技術推廣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而加強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對我國農業經濟建設和人們的日常生活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大力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可以為廣大農業種植戶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同時也可以使農業種植主產區的經濟增長速度逐漸加快,形成農產品的品牌效益,使之能夠在當前農產品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圍,以其獨有的優勢獲得社會各界的歡迎。
一些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會出現失敗,導致很多農民群體對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甚至無法正確掌握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因此,要積極轉變農民群體的思想觀念,做好農民的思想教育工作,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來開展圖文、食品、圖書的宣傳工作,多引入一些綠色農業技術的成功案例,讓農民能夠了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優勢與經濟效益。其次,不斷創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宣傳方式,如開展知識講座,讓一些專業技術人員來對農民進行培訓,讓農民能夠了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正確操作方法,共同制定統一的發展方案,讓更多的農民積極配合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工作。信息技術廣泛地運用在人們的生活與工作中,帶來了較大的便利性,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工作中也可以運用信息技術。
科研人員不斷深入研究探索,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陳出新,出現了多樣化的發展的趨勢,有機肥、測土配方、水肥一體的等技術有效性已經得到了實踐的檢驗。新型技術的推廣工作,對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技術水平要求。推廣人員需要積極學習前沿技術,淘汰過時的技術,讓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得到有效的推廣傳播。滿足這樣的工作需求,需要各地農業部門針對新技術開展體系化的培訓,幫助一線推廣人員補充專業知識,提高專業素養。將綠色種植技術的最新成果作為培訓重點,力求讓推廣人員掌握一套符合當地特色,并且行之有效的綠色種植技術。進而讓這種先進技術推動農戶增收,助力鄉村振興。防止推廣工作走形式,流于表面。
傳統巨型農業機械設備并不能滿足新興綠色無公害農業的發展需求,這就需要引入各種新型農業機械設備,并大力推廣這些新設備的使用范圍。某市就在推廣和使用水稻機械設備的同時不斷突破水稻機插瓶頸,該市政府每年會召開春耕農機推廣大會和插秧現場指示會,使廣大農民對水稻生產模式與農機設備有了更為全面地認知,通過科學指導與示范擴大了水稻機插技術的推廣范圍,引導農民熟練掌握水稻機插技術操作流程。隨著水稻機插技術的廣泛使用,水稻產量逐年增加,水稻生產模式呈現出全程機械化特色,播種、插秧、灌溉、病蟲害防治與收割作業均無須人為,而是用農機高效完成,從而有效提高了農業機械化水平,使廣大農民更加認可現代化農機與農技的使用效果。此外,國內各地區成功研發了新的栽培機械、茶葉生產烘焙機械、禽畜養殖機械、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和節水型灌溉機械設備,這些設備不僅工作效率高,而且具有節能環保效果,在啟用過程中能耗低,不會產生強烈的污染問題。
資金是阻礙各項技術發展的因素之一。在一些偏遠地區,農民的生活水平不高,農業發展也較為落后,資金不足成為主要難題。很多綠色農業種植技術需要專業的器材,但在較為貧窮的地區,很多農民無法承擔購買專業器材的資金,給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帶來了很大的難題。因此,針對以上情況,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人員應積極向上級部門申請資金補助和政策支持,財政部門應加大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的資金投入,保證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基礎設施得到完善,給采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農民分發專業的器材,增加資金補助,鼓勵更多農戶采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并采取簽訂訂單的形式給農戶的綠色農產品提供經濟支持。
農業部門人員要提高思想認識,重視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工作,通過設立專項資金、系統防治病蟲害、建立在線宣傳渠道、提供科學培訓、打造綠色品牌、增加研發資金、提高專業水平、加大宣傳力度等舉措,多途并舉,形成合力,才能切實提高推廣工作成效,促進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