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倩 寧波財經學院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打造新時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要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居民重心要向下移動,不但要使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變成良性的互通,還能增加居民自身的調節能力。在這一背景下,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模式創新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但是當前義烏市農村社會治理面臨的問題日趨多元化和復雜化,基層黨組織無力承擔、村民自治組織無力分擔日益繁重的社會管理服務事務,原有的基層社會治理機制越來越無法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客觀上需要探索基層治理模式的創新。網格化管理模式的誕生為創新基層治理模式提供了一種選擇和借鑒,但目前國內基層治理網格化的實踐仍處于探索完善階段,它起源于城市,并在城市管理服務中得到了成功的運用,有效提高了社會管理服務的精細化、智能化和專業化。相應的理論研究還基本處于起步階段,而欠發達基層社會治理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不能照搬城市社區或其他發達地區農村的治理模式。
義烏在中國是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在縣級市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先后被授予中國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和浙江省文明示范市等榮譽稱號。義烏國際商貿城被中國國家旅游局授予中國首個AAAA級購物旅游區。其次義烏被國內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2019 年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2019 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第六名。但隨著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義烏的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特別是以小商品為生的中小企業無論是外貿還是內銷都受到了巨大的重創。
義烏市政府未來投資最重的一塊是可能民生方向,實際上,義烏市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教育、醫療、養老問題,到現在為止已經改善很多,隨著全科網格的規模擴大,未來可能主要都是由政府來主導,部分只能由全科網格成員來執行。
隨著義烏市新農村建設的深入,農村社會結構、利益格局和村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義烏老百姓生活方式多樣化、個性化,利益訴求多元化。原先行政命令為主要管理手段,出現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不能滿足村民在醫療、教育、養老等需要矛盾。基層政府現采用網格式管理模式。在醫療方面,義烏市政府早在2014 年正式完成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的全部建設,只是限于全額投資負擔較重,后期在別的規劃上發展較緩慢,該醫院方面可以考慮適當與各鄉鎮的全科網格成員合作,在保證衛生安全的情況下,提供對百姓的“點對點”服務;在教育方面,義烏市在2019 年1 月30 日通過浙江省政府辦公廳發函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的同意,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遷至義烏,是義烏市內第一所本科院校,隨后已經基本確定還會再建設中國科學院義烏校區、浙江外國語學院義烏校區但工期還不確定,受今年影響肯定會延長,甚至遙遙無期。隨著21 世紀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高齡老人的文盲率較高,義烏市政府可能會安排網格人員的掃盲工作。另外,市政府在后期可能會對全科網格的自身條件進行篩選,擇優“入科”;在養老方面,義烏市內已有多家養老機構,但在居家養老方面還是不太完善,這也是公共衛生事件后的老人安置問題最重要的一塊,全科網格成員在鄉鎮的居家老人身上可能要多花點心思。隨后義烏市政府再開始治理經濟復蘇,保證疫情治理下的義烏對外出口的小商品衛生、無攜帶病毒,促使義烏國內外小商品貿易增加,提高經濟收益。農村網格化管理以現代化信息手段為依托,有效整合政府資源,提高政府在農村的服務效率和質量,為村民提供精準、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打造“前瞻性”政府、服務型政府,有效緩解現有矛盾。在實踐探索中,浙江省優化網格化管理模式,推進“多元化”的基層治理體系建設。
通過小組成員的觀察走訪,結合社會基層治理總體現狀和“全科網格”模式的特點以及調研結果映射的現狀。綜上,本小組認為在目前時代背景下“全科網格”模式建設無論在哪個地區,首先都應加強對新居民的關懷幫助力度,網格員做起表率作用,主動深入新居民群體,在一些社區活動中,社區方面主動邀請新居民參與其中,以便幫助其更好的融入社區群體;其次完善網格員的功能定位,理清網格員的工作思路,明確“服務”是全科網格得到群眾認可的關鍵所在;最后加強隊伍建設,向精準化管理轉變,改變過于倚重系統數據的考核方式。重點強化群眾對網格工作的評價考核。規范信息報送和現場巡查模式。多方面運用在醫療、經濟方面上。除此之外,在縣級市地區,政府應加大對相關部門的資金幫扶力度,而街道(鄉鎮)在開展“全科網格”管理模式的同時也要加強該模式在居民中的認知普及度,以便加強居民配合度,更好的開展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