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燕 河南師范大學
通貨膨脹是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一種常見現象,是指在貨幣流通條件下,市場上貨幣的實際需要小于貨幣的,即是公民的實際購買力小于貨幣的供給,引起貨幣的貶值,從而引起的一定時期內物價水平持續地上漲的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供給小于社會總需求[1]。
在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經濟體中總供給與總需求的變化導致物價水平的移動。而在貨幣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2]:當市場上貨幣的實際需求量大于在市場上貨幣的流通量,此時會出現貨幣的貶值,物價會持續上漲,導致購買力下降,這就是通貨膨脹。接下來我將舉例我國通貨膨脹時期與其經濟影響。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衡量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的指標。我國2010 年1 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5%,2010 年4 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8%,2010 年7 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3.3%,2010 年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4.4%,2010 年12 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4.6%;我國2011 年1 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4.9%,2011 年4 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5.3%,2011 年7 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6.5%,2010 年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5.5%,2011 年12 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4.1%。一般情況下,CPI增幅高于3%,就是通貨膨脹,CPI 增幅高于5%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按照CPI 數據來看,我國2010 年-2011 年存在十分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
各種經濟事實表明,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總是負面的,通貨膨脹可以被認為是一種社會災難。凱恩斯曾指出通貨膨脹的危害,認為再也沒有什么比通過摧毀一國的貨幣來摧毀一個社會的基礎更容易的事情了。通貨膨脹出現或惡化不僅會導致市場價格嚴重扭曲,而且也會導致一國貨幣的嚴重貶值,并由此破壞市場的運作法則[3],每一個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和經濟單位都難以置身事外。通貨膨脹對經濟和社會都會產生很大很多的影響,在此我只挑出通貨膨脹對收入、資源分配、生產來講。
通貨膨脹會導致收入結構更加不平均。當發生通貨膨脹時,有固定收入的人以及債權人將遭受損失;相反,非固定收入者及債權人則是受益者[4]。也就是收,通貨膨脹對不同收入階層、不同資產的持有者的影響是不同的。
1.對于固定收入階層
固定收入階層包括工薪階層、公共雇員、領取救濟金和退休金的人群以及靠福利和其他轉移支付維持生活的人群,通俗來講就是低收入人群。通貨膨脹不利于低收入人群。如若通貨膨脹出現,在名義收入不變的情況下,低收入者的實際收入會降低,其購買力也會下降,導致生活水平下降。
2.對于債權人和債務人
債務契約是根據在簽約時的通貨膨脹率來規定的名義利率的,如果在償還期間發生了通貨膨脹,當通貨膨脹率高于簽約時,那么債權人的利息收入將受到損害,而債務人會獲得好處。
3.對于非固定收入階層
非固定收入階層是指除固定現金收入外還持有土地、資本等其他資產性收入。這些收入在通貨膨脹的背景下會由于土地,產品等的價格不斷上漲而收入增加。
通貨膨脹扭曲了資源的配置。通貨膨脹在一定情況下會引起經濟的增長,但是這種刺激卻是不利于經濟發展的。通貨膨脹出現會導致物價上漲,刺激了消費的增加,但普通人群收入卻是下降的。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更愿意去投資來增加收入。但是在扭曲的市場下,價格不可能真正反映市場資源的狀況,市場價格會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會誤導市場主體對于投資的判斷,從而可能會造成浪費資源的現象。
勞動生產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勞動者創造的勞動成果與他勞動消耗量的比值[5]。企業若想在通貨膨脹下繼續獲取利潤,就會提高產品價格,但是短時間內過快提高產品價格會造成產品銷量下降。企業則會選擇對企業內部做出調整,則企業員工的實際利益就有可能受到損失,此時企業不合理的利潤分配政策就會挫傷員工的積極性,從而降低勞動生產率[6]。
通貨膨脹會對宏觀經濟會造成嚴重影響,加強對通貨膨脹對宏觀經濟的影響的研究可以促使我們對通貨膨脹采取更好更有效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嚴重的通貨膨脹會對一國經濟有遏制作用,當產生通貨膨脹時,應采取一些措施來控制,防止對經濟產生抑制,可以通過控制貨幣的供應量和調節社會的總需求等來抑制通貨膨脹,使經濟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