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江蘇省高速公路經營管理中心
國企是我國重要的企業組織形式,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部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國企也逐步加大了改革力度。然而,在現實中,國企人力資源管理在改革環境下,面臨著新問題與新挑戰。只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方可以制定出富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實現人力資源優化配置,推動國企與國民經濟獲得持續性發展。
首先,提升國有企業市場競爭力。良好的市場環境下,中小型企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隨著中小企業發展規模的擴大,國企也面臨著較大的市場競爭壓力。通過深化改革,國企可以結合市場發展環境與企業未來發展趨勢,制定出富有針對性的制度規范,進而有效協調各個部門間的關系,并不斷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其次,有助于推動企業獲得可持續性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間的競爭。高素養人才是企業技術創新,不斷發展壯大的根基。國有企業通過加大改革力度,積極運用先進的發展理念或者管理理念,并借助先進的管理機制,來提升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
國企改革背景下,有些企業領導層存在著錯誤的認知,導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成效甚微。具體表現如下:首先,企業領導層全權把控企業事務,未給予員工足夠的尊重,導致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其次,有些領導全面掌控著企業決策權,導致基層員工處于被控制狀態,無法有效地參與到企業決策中,進而無法為企業決策貢獻出自身的力量。最后,有些國企領導層將人力資源部門作為一個協助性部門,并未給予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足夠的重視,導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無法與企業戰略決策相契合,影響到人力資源優化配置,與企業的持續性發展。
多數國有企業均制定了相應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規范,但是制度本身缺乏完善性與先進性,導致人管理制度規范與企業發展不相契合,并影響到企業人力資源優化配置,使得企業人力資源發揮不出應有的成效。從人事安排來看,多遵循著“先來后到”原則,但是在實際運用環節,基層員工多是按照逐級晉升原則,且晉升周期較長,使得基層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受到打擊,并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此外,有些國企未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激勵機制。比如,有些國有企業僅僅將職工的日常工作表現作為考核標準,卻未將員工績效考核與職工的實際貢獻有效聯結起來,進而導致績效考核出現嚴重的同質化,根本無法高效地反映出員工的工作表現或者工作完成情況。
企業文化建設對象是企業廣大職工。高質量的企業文化建設,可以獲得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培養員工的歸屬感,提升員工的凝聚力等。這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有著一定的共通之處。然而,在現實中,有些國企的企業文化建設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相互脫節,導致國企文化建設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圍,并一個姓到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成效。因此,國企改革背景下,提升兩項工作間的關聯性,就成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新方向。
首先,國企改革背景下,企業領導需要正確認知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并樹立科學人力資源發展觀,以此更好地指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其次,領導層或者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要堅持以人為本,給予基層職工足夠的重視與尊重,以此調動起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最后,為員工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與機會,以此幫助員工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為企業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首先,建立完善的企業薪酬管理規范。薪酬是員工付出勞動應得的回報。因此,企業在建立人力資源管理體制規范時,應給予薪酬管理制度建設足夠的重視。企業可以將員工的薪酬與績效考核相掛鉤,形成靈活性強、多層次的薪酬管理體系。企業需要保障薪資機制的透明性與公平性,進而為員工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薪資環境。其次,建立規范的獎勵機制。有些員工對企業做出的貢獻較大,企業可以給予先進員工相應的獎勵,以此調動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員工的榮譽感與企業認同感。最后,健全培訓機制。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對人才綜合素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企業應完善培訓體系,為員工提供高質量的短期培訓與長期培訓,以此保障員工的專業技能、知識儲備等符合現實企業發展需要。
企業文化建設在激發員工工作潛力等方面的成效往往無法在短時間內呈現出來。因此,企業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制定出富有針對性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案。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將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深入到每個職工心中,使得人才感受到企業的重視,并認可自身的價值,進而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人才氛圍。其次,國企領導要做好表率,激勵著員工發揮自身的潛力與創造力,實現員工個人價值與企業價值。
總之,國企改革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也應順應時代發展趨勢,不斷創新與優化人力資源管理思路與方法,方可以發揮出人力資源的最大價值。以上內容結合具體問題,提出了相應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希望可以給相關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