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宏偉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船舶企業的快速發展為國民經濟的前行做出了無法忽視的貢獻,而在一個以“快”為標志的時代,會計電算化的便捷與高效無疑為船舶企業財務管理和會計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向。但對于船舶企業而言,“快”并不意味著全部,“優勢”也并非會計電算化唯一的標簽,其要想讓這項全新的業務系統在企業當中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彰顯價值,還需要做好必要的風險控制工作。
對于大部分的船舶企業而言,其在推進和落實會計電算化的過程中,主要會在這樣幾個方面遇到問題,需要引起一定的關注和重視:
我國的會計電算化發展相對較晚,所以國內的很多船舶企業即便利用會計電算化也會因為經驗的不足而讓應用效果有所折扣。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國人其實對于會計電算化其實并沒有準確且清晰的認知,一些企業已有的會計電算化系統也不見得比傳統會計工具增生出更多的價值。本質上,會計電算化系統集合了管理與核算的雙重功能,但是多數企業往往只重視了“算”,忽視了“管理”,很少會建立起與企業會計電算化相契合的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必要的風險管控工作。
嚴重時,企業內部工作人員本身就會對會計電算化的性質產生嚴重誤讀,將其視作能夠提高船舶企業形象的工具,并沒有考慮到對其究竟該如何使用、后續又該如何發展等,比如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建立和籌劃、相關人才的培養和發掘、軟件的更新及成本的投入等,都沒有考慮在內。所以其并不能充分利用會計電算化的優勢、功能和價值,切實為船舶企業帶來真實存在的效益,如此并不利于會計電算化在船舶企業當中的推廣與發展。
會計電算化工作融合會計、電子計算機、管理以及信息科學等多門知識,具有非常強烈的綜合性。但是很明顯,船舶企業當中的會計電算人員本身的素質并沒有達到綜合性這一時代訴求,其缺少相應的理論知識和應用能力,不僅容易出現計算機操作失誤、導致數據丟失,而且會因為工作效率低下,讓船舶企業錯失發展的良機,甚至遭遇某種程度的經濟損失。
當下,在我國的會計電算化領域還沒有形成完備的系統,不同的船舶企業往往會使用不同的軟件,而沒有經過針對性設計的會計軟件在應用過程中往往會暴露出一定的隱患和危機,導致數據流失、信息被篡改等。
而且不同的企業之間也會因為彼此所使用的軟件不同,促使業務銜接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困難,很難保持流暢,故構建先進且完善、完整的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則成為一種必要和需求。
鑒于我國會計電算化應用的歷史并不長,很難生成完備的制度體系,這就導致工作人員對于自身所承載的責任和義務認知不清,制度管理體系混亂,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安全性和隱秘性無法得到充分保障。對于相當一部分船舶企業而言,沒有制度保障的會計電算化系統往往會讓其望而卻步、不敢選擇。
鑒于船舶企業在會計電算化方面表現出的問題和不足,筆者認為需要從這樣幾個角度做出優化和調整: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讓會計電算化可以結合不同領域的知識和理論,創新方法、更新內容、拓展維度,這也意味著船舶企業必須隨著各類新技術、新課題的應用和提出,彌補自身在理論認知和工具應用方面的缺陷、不足。比如要考慮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是否對會計電算化的實踐和應用產生一定的影響,是否能夠讓會計電算化實現跨領域、跨時代發展,會計電算化對船舶企業的現代化發展究竟會產生怎樣的作用和影響等。
通過參與相關的研究和課題探討,既能夠加深其對會計電算化的認知,而且能夠有效跟進其發展的進程,同時有助于在此過程中探究方法、掌握先進的理論和應用技術,彌補自身在相關知識和應用過程中的不足。更能夠幫助船舶企業完善信息系統、豐富會計核算辦法及功能。
目前我國的會計電算化人才是十分稀缺的,所以為了進一步推動船舶企業當中的會計電算化發展,不斷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價值和質量,船舶企業和相關部門都應該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完善且豐富其知識結構,已到刻不容緩之勢。
作為會計人員,其除卻要學習必要的會計知識外,還要掌握與之相關的信息技術和科技應用知識。對于企業而言,為了實現快速發展的目標,就必須放眼國際,選擇和聘用高質量的人才,在為工作人員提供優良的工作和學習環境之余,更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勵工作人員加強對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學習,這樣既有助于會計電算化的應用,也有助于船舶企業內部管理向管理型轉換。
對于國家而言,其更應該鼓勵高校開設有關會計電算化的課程和內容,比如加強財會課程當中的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比例等,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保證船舶行業能夠得享會計電算化帶來的便利。
制度的缺失,一度是導致船舶企業對會計電算化有所“畏懼”的重要原因,所以優化和完善管理制度需要從這樣幾個角度來開啟:
1.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
新事物的產生與活躍難免會伴隨諸多的問題和缺陷,一些船舶企業因為對會計電算化的應用缺少經驗,也沒有意識到會計電算化和企業利益的關聯性。
事實上,會計電算化牽扯到計算機的應用,但計算機本身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一旦出現病毒、黑客等問題,導致數據泄漏,必然會給船舶企業發展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甚至巨大的經濟損失。但是截至目前,國內有關會計電算化的法律規章和制度并沒有完全生成,并不能從根本上杜絕和規避電子信息化犯罪問題。
因此,船舶企業必須加強有關會計電算化的法律規章建造的思考和研究,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落實,以免不法分子鉆漏洞。
2.不斷完善審計監督制度
審計監督在企業生產管理和實踐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僅可以保證會計數據的真實性與科學性,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約束會計人員的行為,確保其切實履行責任,讓會計電算化的功能和價值得到最大化的發揮,如此才能保證船舶企業內部擁有足夠的環境及制度保障。
3.不斷完善內部管理體制
船舶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與管理體制:
首先,在人員管理方面,要明確會計電算化關聯或直接工作人員的權責;
其次,在數據管理方面,要格外加強對數據輸入輸出和備份的管理;
再次,在系統維護制度方面,需要加強對系統軟硬件的維護以及流程權限的維護;
最后,在操作要求方面,要建立包括操作流程、權限及作業日記等在內的制度體系。
會計電算化的實踐有效地融合了信息技術和會計系統,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信息共享的實現,在為會計工作帶來便利同時,也帶來了信息科技飛速發展、網絡共享所潛藏的隱患和危機。因此在具體應用會計電算化的過程中,要秉承嚴謹的工作態度、完善和嚴謹的信息保密制度,制定和落實相關的政策,采取有效且可靠的辦法,維系信息系統的安全性。
首先,增加計算機房使用管理規定和電磁屏蔽的相關要求,保證系統免除電磁輻射帶來的影響和干擾,并做好相應的預警方案;
其次,為了避免出現會計信息泄露或被竊取的情況,可以通過啟用防火墻、進行身份認證、存儲信息加密等手段達成網絡安全防護的目的與效果;
最后,使用紙質檔案和新型檔案載體共同存儲的辦法,保證會計檔案管理的可靠和安全。
總而言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及功能的定位完全符合如今會計行業發展和改革的訴求。但是在其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確實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比如會計人員的從業素質不高、審計監督力度不夠,企業內部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不完善等,要想充分發揮會計電算化的功能和作用,船舶企業必須提高會計電算人員的業務能力、專業知識,在嚴守相關法律規定、優化應用系統的情況下,突破發展道路上的種種障礙,才能讓企業的會計電算化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