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雅 霍州煤電集團云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離退休管理部
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是指在職工達到了離退休年齡之后,養老金主要通過政府部門指定專業銀行或者機構進行社會化發放,離退休人員的日常管理管理通過實現和原單位的全部分離,同時又離退休人員所在地的政府進行管理,從當前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來看,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效益。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其中仍舊有著較多的不足之處,影響到社會化管理質量。因此,對國有企業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進行分析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
因為受到經濟發展水平之間存在的明顯差別,在推行社會化管理的過程中,企業和政府所承擔的費用在很多方面有著較大的差異。從當前的發展來看,對經濟發展相對較好的城市,對養老保險社會化管理過程中,政府給予的支持力度相對較大,反之,企業承擔的費用相對較大。因為我國經濟發展表現出較強的不均衡性,很多地方在對離退休人員進行社會化管理的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經費僅一部分納入到地方財政中,企業在繳納養老保險之后,還需要繳納若干年的工作費用,由于該項費用相對較大,導致很多企業出現了拖繳、拒繳的問題。同時,對于承擔具體管理工作的街道與社會而言,若各種費用不能到位,必然影響到管理服務工作的整體質量,進而影響到離退休人員在社會化管理過程中整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由于相關的服務方式等相對于先前出現了一定的變化,導致離退休人員在前期接受社會化管理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的不適應問題。因此,全面做好針對性的思政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從具體的思政工作開展來看,工作重視程度不高、模式單一、實效性不足的問題明顯,制約了社會化管理工作的整體質效。
一方面,對于離退休人員所在地的工作經費中帶有明顯的普遍性、經常性的費用,企業不應當承擔這部分費用,這些服務若是當地社區組織開展的,則社區應當承擔這部分費用。若企業內自我制定的主要用于離退休人員人員的各種撫恤費、慰問費等,這部分費用應當由企業承擔,但是這部分費用不需要在移交時繳納,可通過離退休人員與企業之間的財務管理方式有效解決。若屬于社會統籌之外的費用,由于是離退休人員應當享受到的企業津貼,這部分費用需要企業承擔。
另一方面,對政府單位推出的養老保險社會化管理等類似的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時,對其中的管理主體責任中的“事權、財權”等應當做到全面統一,若事權主體屬于政府行政單位,那么財權應當在政府財務預算中單獨列出,財務部門、行政部門應當做好事先協調工作,在將各種經費全部落實的基礎上,再考慮推開其他相關工作。
在全面推進社會化管理的過程中,對離退休人員出現的思想問題,全面做好對應的思政工作非常關鍵。在具體實施中,企業、當地政府等應當采取多種類型的方式,對社會化管理的相關政策做好解讀,為該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營造出良好的氛圍。同時,將解決其中存在的思想問題與解決離退休人員面臨的實際困難全面結合起來,全面提升思政工作的實際效果。此外,需針對性提升社會化管理過程中,管理服務工作的整體效率與水平,將離退休人員的顧慮全部消除,特別是及時組織離退休人員學習相關的政策制度,特別是國家關于離退休人員的相關政策制度,將離退休人員中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應當全部以社會組織為基礎,構建出完善的社會保證服務機構。在具體實施時,應當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將企業原有服務人員作為班底,推動企業開展的各項服務與政府部門開展的各項服務的全部對接。同時,對社區承擔的社會保證職能應當全面強化建設,在基層應當構建出完善的社會保證服務機構,確保各項服務保證工作順利開展。企業應當注重加強和離退休人員所在地區的聯系對接,做好社會化管理移交與服務保證工作,將離退休人員在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困難及時解決到位。此外,政府保障部門應當加強對基層開展的服務保障工作的指導督導,從專業的角度進行相關政策的解讀與引導,做好相關人員的培訓與提升工作,通過多方面主體高質量開展工作的方式,推動社會化管理工作工作高質量落實到位。
綜上分析,為了提升離退休人員整體的社會保證效果,全面推行社會化管理對于更好保證離退休人員應有的待遇水平在很多方面有著較為積極的作用。但是從具體的實施情況來看,在社會化管理的過程中,其中有著較多的不足之處。因此,這就需要離退休人員、原單位及當地政府均充分認識到做好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從實際情況出發,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全面提升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