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立 廣州鐵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財務部門作為企業的重要職能部門,對企業經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其中財務會計能夠對企業當前資金運轉進行監督與考核,結合審計工作能夠為企業決策提供科學性高的財務報表,在企業轉型發展的背景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成為企業會計工作發展的重要方向。對此,本文將從關系、問題以及優化的角度出發,對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進行探析,旨在通過提升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度的方式,推動企業財務管理質量的提升,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重要數據參考,為企業各項工作的優化落實創造條件。
1.對象一致
從會計學科的角度上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處于并列地位,且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皆屬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內容,但是,管理會計具有保密性特征,財務會計則具有公開性特征。從對象上看,兩者皆是企業內部財務運營管理的具體化體現,都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數據進行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兩者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輸出信息的目、處理手段以及處理原則等方面。
2.職責類似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相似性具體表現在兩個層面,具體表現為:一是性質層面,從工作性質的角度出發,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皆屬于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兩者在工作環境與工作流程上具有較高的相似性;二是職能層面,從職能的角度上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研究對象始終具有一致性,但是,在決策者、決策內容以及工作內容上存在差異,而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專業知識內容屬于同一范疇,且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在經濟指導地位具有較高的相似性,此外,兩者還是不同部門間高效連接的紐帶。與此同時,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目的具有統一性,兩者皆將企業實際發展狀況反映和分析作為主要目的[1]。
1.工作內容差異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在工作內容上存在差異,主要表現為:管理會計主要以內部決策者需求為依據,側重于通過信息處理的方式,編制財務報表,實現對有效數據內容的提煉與匯總,進而達到為管理決策者提供簡潔數據的目標,在此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還會對數據信息進行主觀判斷與預測,相較而言,管理會計帶有主觀色彩。財務會計主要以外部決策者需要為依據,對象主要包括政府機構、股東等。其主要工作內容在于以會計規定與準則為依據,企業生產經營實際為出發點,通過編制以數據與信息為支撐的財務報表,呈現出企業經營狀態,相較而言,財務會計具有總結性與階段性等方面的特征,是企業過去經營管理活動的匯總記錄。一般而言,財務管理可以劃分為月度、季度等多種形式,整體而言,財務管理是對過往數據信息的總結,其還具有準確性的特色特征。
2.信息質量差異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在信息質量與信息性質上存在明顯差異。在管理會計中,多以實際情況為依據進行調整,并不會為會計準則所束縛,其具有多變性與靈活性等方面的特征,且在實際工作中,財務信息輸出面具有范圍廣的特點,財務信息包括大量真實數據與信息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許多主觀判斷信息和結論。財務會計則以保障數據信息準確性與真實性為出發點,相較而言,對預計量程序確認方面具有較高的要求,且相關工作人員必須以相關準則為依據落實財務會計工作,用以保障數據信息能夠直接反映企業實際經營狀況,同時,管理會計的數據不僅具有靈活性特征,在數據理解上亦較為清晰明了,財務會計多以規范性財務報告呈現,且多通過書面形式向外傳輸。
在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過程中,部分企業并未對分工進行明確界定,使得相關工作人員對自身工作內容把控度偏低,再加上企業并未以實際情況為依據制定工作機制,任務分配與工作時間等方面皆存在較高的不合理性,進而導致兩者融合工作的落實受到不良影響,具體表現在管理會計難以延伸至財務會計,在財務信息數據分析上存在較高難度,進而導致企業會計工作中存在較多的問題,不利于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影響下,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工作的復雜性有所提升,財務管理系統被引入與企業會計工作之中,有效降低了人為主觀因素對會計工作的影響力。但是,在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過程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工作內容存在一定差異,融合過程中的工作量有所提升,但是,部分企業并未順應融合需求優化財務系統,進而導致融合工作質量偏低。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所產生的新型工作模式,對工作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但是,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部分企業管理人員并未及時轉變管理理念,且缺乏管理會計所必須具有的綜合素質,使得其在思想上和執行力上難以適應融合工作需求,進而對融
合質量的提升產生不良影響[2]。
針對會計工作機制的優化,應當重視以下幾方面:一是端正觀念,企業應當樹立正確會計觀,強化對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差異性于相關性的把控度,了解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的主要目的,為融合價值的發揮創造條件;二是規章制度,在優化融合規章制度的過程中,企業應當強化對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共性的把控,并以此經營情況為基點,對企業會計工作流程進行細致劃分,用以保證企業內部融合會計工作整合發展創造條件。此外,還應當重視權責機制、監督機制以及行為準則等相關信息進行把控,為企業內部會計工作的展開提供重要支撐與依據,推動企業會計工作的優化落實[3]。
企業會計工作具有工作量大、流程復雜等方面的特征,使得會計操作流程和成本核算工作的質量控制難度偏高,針對這一問題,單純依靠工作融合亦不能達到理想效果,還應當重視針對培養機制的構建,通過提升會計工作人員能力的方式,促進會計工作質量的提升。一般而言,會計工作人員培養,主要包括:首先是基礎技能培養,側重于提升會計工作人員的財務報表制作能力、統計學以及計算機運用技能等相關基礎性技能;其次要加強專業能力培養,側重于通過定期培訓的方式推動會計工作人員的動態化發展,提升會計工作人員知識認知。
針對信息平臺的搭建,應當重視以下幾方面:首先要完善會計報告,在實際會計工作中,應當以事實為導向編制會計報表體系,用以提升報告資料的全面性與準確性,在此過程中,應當以使用者需求為依據完善與落實會計報告,為決策提供重要支撐;其次要加強信息篩選,會計工作人員應當結合自身需要對數據內容進行進一步調整,用以提升數據信息的準確性,此外,還應暢通信息渠道,必須確保企業經營過程中所需的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能及時上傳信息平臺,形成有效的數據鏈;最后是要優化信息共享,通過將信息技術引入于會計工作中的方式,實現財務報表與賬目明晰等的數字化呈現,并通過上傳至信息平臺的方式進行統一管理,用以促進會計工作效率的提升[4]。
綜上所述,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發展是企業會計工作優化的需要,在融合兩者的過程中,企業應當強化對兩者差異與共性的把控,并以此為依據構建信息平臺、工作機制以及培養機制,從而推動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度的提升,推動企業會計工作的優化發展,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重要財務信息支撐,進而達到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提升的目標,為企業的長久發展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