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連連 晉城市園區開發建設運營有限公司
內部控制的目標是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有效的控制,是為了保證內部會計核算控制網絡環境下的信息系統是有效的,以實現企業的控制目標,從而實現企業的總體目標。會計核算工作就是及時、準確的收集各個部門的財務信息,以便管理層做出正確的決策。內部控制是企業為了合理保證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的效率性和效果以及對法律法規的遵守,由治理層、管理層和其他人員設計與執行的政策及程序。隨著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建立健全有效的會計核算內部控制制度,對企業的經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代企業會計核算是通過建立企業會計核算制度,通過預算、核算、分析、考核和監管相結合來管理的。只有逐步采用與之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有效地促進傳統會計核算向現代會計核算的轉變。簡言之,從過程的角度加強控制已成為當前和發展的需要。當務之急是要健全有效的內制制度,加強核算控制,加強自身控制,協調各部門、各人員的行動,規范進入企業運行軌道,以適應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變化。[1]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企業的控制管理和核算過程中尤其重要。沒有既定的規則遵循,各人思路不統一,操作不一,在最終結果要求是統一標準時,就會出現資源浪費,效率低下結果。根本原因在于現實與制度脫節,缺乏具體的行為指導和約束。
核算控制是指監督核算實施進行,及時糾正偏差,確保核算有效實施,核算實施結果符合預期核算目標的必要手段。如果沒有達到既定的目標,控制的意向應當是修改企業核算控制或更好地實施該核算控制以使企業實現會計核算目標的能力能夠得到提高。
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公司會計核算面臨著許多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關系到公司的前途和命運。核算預測、決策和預算只是指明了核算控制的方向,為核算控制和計劃提供了依據,只有實施核算控制才能保證其實施。[2]
首先,針對業務建立相應的控制管理制度。比如,在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時款項的收取,是收取現金、銀行存款還是以票據的形式收取?怎么樣收取?什么時點收取?由哪個業務部門的誰去執行?這些都需要在相應的控制制度中加以明確。只有在對應的控制制度中明確時點、環節、執行人等事項,財務會計在企業會計核算過程中依據制度、結合合同來判斷款項是否按時按規定進行了收取。通過資金管理會計業務的處理,可以優化配置的企業資源,并樹立了價值創造的理念,還被動地要求會計人員開展工作,而且主動與他人緊密合作,形成良好的協同、互動機制,為實現企業增值的目標提供建議。在傳統的組織內部分工下,會計實務和會計業務流程圍繞著組織更新,會計活動之間會有邏輯的聯系,以完成整個流程。
其次,要監督建立的控制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制度建設是基礎,但光有制度是不行的。如何保障制度的執行還需內審部門根據業務流程、業務性質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檢查或抽查。通過檢查對未按規定執行的或按規定執行了卻沒有執行到位的及時更正和糾偏,確保控制運行的有效性。
在當今信息高速變化的情況下,在業務流程再造的背景下,企業行政管理理念將在理性與非理性、碰撞與整合的統一過程中實施。因此,企業應將傳統的價值等級觀念轉變為新的團隊觀念:獨立狀態依靠相互協作狀態,通過競爭狀態來達到協同發展。通過經驗性的做事方式,轉變為探索開創性的做事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講,業務流程再造的商業理念也將有助于企業制度的再造,有利于企業的經營者和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再循環。[3]
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伴隨著資本管理和擴張,企業內部管理尤其突出。核算控制是會計核算的核心部分。核算控制、核算決策和核算分析是會計核算體系的組成部分。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要提高核算效率,需要技術支持,需要全員參與,協同奮進,改善核算控制狀況,降低核算控制成本,達到提高核算控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