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娜娜 聞喜縣醫療保障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我國實行了35年的計劃生育政策,新生人口不斷減少,老齡化的快速到來(我國老齡化率是18.9%,國際上規定是10%),社會保障體系越來越重要,人們也越來越重視社保保障福利。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作為社會保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工作尤為重要,它關系著國家、企業、醫療機構及職工的各方權益,能有效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企業的穩固發展,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行,職工的疾病救助等,是現代社會保障體系向發達國家靠齊的重要體現。
近幾年,國家社會保障體系越來越深入人們的生活,讓人們享受越來越多的國家福利,特別是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從職工自身角度出發,減少因大病造成的經濟負擔。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職工醫保”)作為社會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減輕職工大病經濟負擔和促進社會穩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和醫療水平的提高,職工醫保使用頻率越來越高,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職工醫保的繳納和使用,職工醫保財務工作需要處理的事情越來越多,各種問題也不斷出現,嚴重影響財務工作的正常運行。為此,本文就職工醫保財務如何管理進行探討。
社會經濟的穩步發展使職工醫保基金不斷增加,但是隨著亞健康人口和老齡化人口的增多,醫療保險費用運行壓力不斷增大,職工醫保基金收支出現嚴重不平衡。單位繳納職工醫保中存在個別企業不繳納或不按實際工資申報的情況,嚴重影響了職工醫保基金的收繳額。另外,騙保情況時有發生,冒用別人醫保住院治療、開大量藥品進行出售等,增加了職工醫保基金的支出。這些行為嚴重影響職工醫保基金的收支,加重基金使用壓力,使基金財務收支矛盾進一步加大。
職工醫保財務管理關聯性比較強,需要對接部門比較多,不同部門財務方面能力參差不齊,缺少系統的基金資金的預算及預警監測,不能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一些部門不熟悉職工醫保財務相關辦事流程與規章制度,也沒有及時進行相關的培訓學習,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和解決,影響財務管理工作運行進度。另外,職工醫保結余基金財務增值管理收益低,因缺乏對投資市場及投資形勢了解不及時,錯失高收益投資項目,導致基金增值收益難以提高。
為增強對職工醫保基金財務的管理,首先要注重對基金收入的管理。財務部門強化對申報單位、申報人員數量及申報人員的工資基數審查,結合職工的勞動合同及工資信息等進行實地調查,嚴厲打擊瞞報、少報等行為,保證醫保征繳工作順利進行。其次,要聯合醫療機構建立完善的監管平臺,保證對患者藥物、服務費及各項醫療費的實時監管,及時了解基金的使用動態,確保患者享受正常的醫保費用,嚴謹欺騙行為。同時,還要加大對住院患者身份、診斷治療及治療手段進行監控,減少非正常疾病治療費用,杜絕過度檢查、掛床等問題,減少醫保基金支出。
增強基金財務預算十分重要,可以切實提高各單元的業務管理效果。實事求是的編制基金預算,各單位各部門合理制定財務預算,劃分專項資金,結合收支事前計劃、事后控制及事后檢查等方式,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保證基金收支平衡。
在職工醫保基金的財務管理中,不僅要做好基金的運用情況,還要利用各種資料、通過各項體系分析監測基金的運作情況,對運行過程中出現的異常進行及時處理。財務預警監測能有效避免各種隱藏的問題和紕漏,指出需要完善的工作環節及措施,提出有效建議,避開或分散資金風險,保證職工醫保基金的正常運行。
按照財政部《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的規定,職工醫保基金結余除按照國家規定的預留金額外,剩余全部用于購買國家發行的特種定向債券和國家債券,任何地方、部門、單位及個人不能進行任何其他形式的直接或間接投資。財政部門在充分確定基金結余的前提下,把握職工醫保基金投資原則,探索投資市場資金流動趨勢,保證結余基金投入低風險市場并獲得較高的收益,進一步增強稅務部門的征繳力度。同時,要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投資內部的監管體系,改善職工醫保基金的投資外部環境,以使基金獲取較高的收益。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職工醫保基金財務管理人員要不斷進行財務職業技能培訓和投資培訓,全面了解最新的財務相關法律法規、國際經濟發展態勢及勞動保障政策等,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財務管理能力。積極引進外部優秀財務管理人員,不斷進行財務收支、監管、投資等創新,強化對職工醫保基金的財務管理。
職工醫保財務管理對社會、企業及個人都有重要的意義。完善的職工醫保財務管理體系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有利于穩定、和諧社會的創立;能解除企業的后顧之憂,分擔企業負擔,營造企業良好發展的營商環境;是職工身體健康的保障,解除職工因病造成的經濟負擔,確保得到應有的醫療救助,充分享受社會保障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