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佩英 山西四建集團有限公司
現階段建筑施工企業在業財融合過程中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業財融合的相關基礎性工作執行不到位,其次就是業財融合過程中的預算管理和成本管理工作有待完善。具體而言,前者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目標缺乏一致性,不利于實際工作的開展,也在無形中加大了業財融合的難度;二是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交流,由于現階段不少建筑施工企業依舊沿用的是比較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導致財務和業務一直是分離狀態,再加上二者的目標和管理方法并不一致,導致兩者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交流,難以實現信息共享,二者結合程度不高,財務工作者并沒有深入一線提供相應的支持和服務,而業務工作人員也沒有向財務部門及時反饋信息,導致企業在制定戰略目標和決策的時候難以獲得全面的數據支撐;三是業財融合工作的具體操作者對財務流程和業務流程的熟悉程度不高,難以有效落實業財融合的相關工作,不利于發揮其應有的實際作用;最后則是財務和業務數據的滲透和交互質量有待提升,現階段不少建筑施工企業在財務處理和業務處理的接口依然是不同的,而且存在較大差別,導致二者在數據和信息的交互方面質量不高,也導致財務部門難以全面獲取業務信息,在具體的財務報告編制過程中無法真實反映企業的運營管理情況,不利于管理者的科學合理決策。后者主要是預算管理不到位,難以發揮其在業財融合過程中的橋梁紐帶作用,主要是由于目前建筑施工企業的預算管理比較粗放,執行效率較低,導致不少資源被浪費,其次在成本控制方面并沒有實現精細化的管理,導致在業務過程中存在不少浪費,加大了業財融合實行的難度。
建筑施工企業在具體工作過程中,由于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在管理流程方面存在著交叉的地方,并且項目開發需要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共同配合,因此建筑施工企業需要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采取預算管理、資金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等多個方式來不斷統一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管理目標,使二者朝著共同的方向努力,只有這樣才能為后續的業財融合打下堅實基礎,需要積極制定并完善合理統一的業財融合目標,減少業財融合機制建設過程中的阻礙。
建筑施工企業要想真正發揮業財融合應有的實際作用,就必須要對現階段企業整體的運營管理狀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對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進行深入思考,制定行之有效的改進辦法,在統一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目標的前提下,加強二者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為后續的工作夯實基礎。需要財務工作者深入業務一線參與企業的業務活動,對現階段的經營信息進行全面了解,同時也需要業務工作者學習和了解財務部門的工作內容,并且將相應的成本信息、數據、資金以及風險情況及時向財務部門進行反饋,以此來獲取財務人員的支持和服務,為業財融合營造良好的環境。
企業管理者在通盤考慮業財融合機制建設各要素和流程的基礎上,全面提升業財融合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需要組織和安排財務骨干和業務骨干進入到業財融合組織,并且分別對其進行財務和業務的培訓和實習,掌握業財融合的相關流程,并且在構建過程中提出有效意見,以減少業財融合制度構建過程中的阻力,通過智力輸出推動業財融合進度。
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要想實現業財融合的預期目標,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因此需要在業財融合理念指導下,對財務系統和業務系統進行全面的改造和升級,通過對業務和財務流程的不斷優化使數據對接口統一,以此來完成信息數據的及時傳遞和共享,再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對管理系統進行有效改造,實現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相互轉化與交流共享,借助信息系統這一平臺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協作,為業財融合營造良好的內部環境。
為了更好落實業財融合,需要建筑施工企業引進并吸收全面預算管理理念,并將企業運營管理的各個環節都納入到預算范圍之內,需要全體員工的共同參與和配合,需要業務部門及時向財務部門反饋預算需求并提供詳細的部門預算數據,便于財務部門的預算編制,在預算審批之后將其下發到業務部門執行并加大執行過程中的監督力度和相關信息的反饋,以此來強化預算執行效果,同時需要實施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強化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配合,以此來減少項目建設過程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控制資源消耗,對施工現場的材料、器械進行合理利用,以實現企業降本增效的目的。
通過上文分析不難看出建筑施工企業在業財融合機制建設過程中,要從現階段所存在的具體問題出發,強化運營管理理念,加強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業財融合機制建設,優化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盡快推動業財融合機制的落地執行,從而為建筑施工企業的長遠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