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昊 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
新時代下中國企業不能被眼前的困難絆住腳步,應更加積極地開發海外市場,勇于面對風險、規避風險,同時還應抓住各種機遇,才能看清眼前困境,將困難危機轉化為良好機遇,才能開辟出一條屬于中國海外市場發展的新道路,形成全新經濟格局,在世界市場經濟中提升我國企業的品牌形象、站穩腳跟、脫穎而出。
當今的時代下大部分國家與地區都出臺了限制其他國家人員入境的政策,政府也紛紛實施“封城”措施,導致我國商務人員在海外市場中進行商務談判與各項市場活動受限,政府的發標量減少,對海外市場開發產生嚴重影響。航空公司的航班數大幅度降低,同樣影響了我國商務人員在海外開展經營工作。還有部分國家與地區出臺了相關投資政策,使外商投資門檻提高,從而保護自身企業經營與商業利益[1]。
當下的形式導致各個國家的經濟出現了明顯下降的狀態,具體而言,在項目融資過程中,主要包括,政府財政赤字更加的嚴重,包含在“走出去”戰略實施過程中,對企業的支持因財政實力有限導致力度不夠,以及相關政府服務部門在引導企業“走出去”過程中,信息不足、項目推動緩慢、引導不當所導致的項目失敗風險。導致中國企業在融資過程中,不僅要面臨來自國內的融資風險,還會面臨所在國家政府的和國外融資機構的風險,使中國企業海外市場流動性資金投入大幅度減少。
為了更加扎實、穩定地開展海外業務,企業應加強風險管控力度。目前國際經濟與形勢十分復雜且持續變化,部分國家政治經濟、市場環境不太穩定,還由于受到當下現實影響,部分企業承受較高債務,對海外基礎設施項目可持續發展形成阻礙,也為承包商的海外市場開拓工作帶來更加嚴峻的挑戰。因此企業應勇于面對并積極解決對已開發的項目所受的影響和可能面臨的違約風險與法律訴訟情況,同時掌握不同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合同條款內對不可抗力的判定范圍,面臨這種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認真考慮項目所在國家的貨幣風險、融資落地困難等情況,對風險進行準確的前期預判與高效管理。
另一方面,企業還應增強自身的經營水平與合規性,對國內外人力資源、設備資源、防疫物資進行靈活協調與統籌,增強與國內外其他企業之間的聯系與合作,才能將損失與違約風險降至最低,為后續的項目推進爭取更多機會,為更好地開展優質項目、獲取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面對新時代的到來,各國基建企業的競爭力在國際市場中重新洗牌,業務模式發生巨變,因此為更好地應對開發風險,中國企業必須對國際業務模式進行創新,不能一直,進一步增強實踐水平。從目前情況來看,國際市場開始更加迫切需求資金支持,中國企業在開發過程中應以投資助力工程業務模式獲得更新與拓展,準確鎖定項目,以一代多的方式在國際市場中得到滾動發展。同時還應將投資作為籌碼,獲取更加優質的國際市場合作條件,從而提升企業綜合收益,規避合作風險。企業應將目光放長遠,做到長期持有優質境外資產[2],獲取長期、穩定、可靠的境外收益,使海外市場業務獲得可持續、健康發展。
由于當下現實情況的影響,會阻礙向海外市場派駐工作人員,使我國企業在海外的項目由于缺乏人力資源受到嚴重影響,企業遭受巨大損失。為解決該問題,中國企業若想在海外市場更好地進行開發與發展,應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聘請國際化員工和屬地化員工,對當地材料進行采購,與當地企業形成良好合作關系,增強當地資源利用效果。中國企業還應使用各種方法,如為當地學校、醫院、公益組織等提供贊助,加強與當地政府、人民之間的聯系,與當地社會形成十分緊密的工作狀態。通過這樣的方式,如果遇到突發情況,會更加容易獲取援助,將風險損失降至最低。
不同行業企業都有屬于自己的行業組織,如商會,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支持與服務。在當今時代影響下,中國企業應更好地吸收行業組織對自身的業務指導與服務,重點關注政府對金融、稅收等方面的政策變化,積極在行業組織平臺中交流經驗、分享信息,從而更好地度過當前的困難時期,迎接行業復蘇。
為加強防控效果,推動經濟社會穩步發展,我國各個部委連續出臺了各種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這一困難時期。因此中國企業應合理利用相關政策,應用保險手段,獲取國家開發銀行提供的低成本融資、外匯轉向流動資金貸款等支持,同時享受多元化外幣融資服務利用好,還應密切關注國家相關政策,將海外市場開發風險降至最低,抓緊機遇,使海外市場開發范圍得到進一步拓展。
新時代下世界格局發生巨大變化,中國將進一步鞏固地位。中國企業海外市場開發過程中應更加注重總量與整體結構。由于嶄新的時代已經來臨,供給端與海外企業供應鏈恢復速度持續加快,全球供應鏈體系獲得重新調整[3]。2020年之后,各國受到嚴重影響,尤其對我國海外工程承包業務來說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2020年1-9月,我國工程企業的海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為921.7億美元,同比下降10.61%,相比于2019年同期降幅擴增至4.31個百分點。在2020年末,再次由于多個國家封城等更加嚴格措施,對我國海外承包工程施工產生了更加嚴重阻礙。
但伴隨著日漸好轉的新時代來臨,結合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使海外市場新簽合同獲得快速增長。自2020年大環境的發生后,我國政府主管部門與相關金融機構陸續開始推出相關政策,使海外承包工程業務獲得了進一步的高質量發展。從2020年前三個季度情況來看,我國基建行業對于海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方面,達到了持續增長的狀態。2020年1-9月,我國對海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呈現增長,同時對于對外勞務合作方面,共派出各類勞務人員約為20.8萬人。另一方面,由于在2020年前三個季度中,我國企業對海外承包工程新簽項目規模都很大,大部分新簽合同額都可超過5000萬美元,甚至還有幾百個上億美元的工程項目。2020年,雖然我國正在經歷不平凡的一年,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合作依然在穩步推進與發展過程中。2020年末一直到現在,我國形式呈現良好局勢,政策也在持續凸顯,基于一帶一路韌性強勁基礎上,中國企業國際市場競爭能力大幅增長,工程企業的承攬能力也獲得增強。因此中國工程企業應緊抓這一機遇,使海外市場獲得進一步拓展,穩步推進我國工程行業與整體經濟獲得持續進步與發展。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經歷了國際大變動,但是各個國家政府為使本國經濟快速回復,會投入更多資金、下發更多政策紅利,利好影響范圍持續擴大。因此中國企業在時代進行海外市場開發過程中,應充分掌握并合理利用這些政策,才能真正抓住這次變革時代下的發展機會,與各個國家與政府之間形成良好溝通,獲取更多的國內外金融機構資金支持,增強國際市場影響力,獲得更加穩定、健康的發展。
一場國際性的變動,不僅為人類帶來了巨大傷害,還阻礙了世界整體經濟的發展。但作為中國人民、中國企業,應勇于面對、解決困難。新時代的來臨,世界經濟格局、政治格局等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企業應充分考慮法律、政策、市場等多個因素,找準機會、抓住機遇,積極應對風險,使海外市場開發更加順利,拓展海外市場范圍,從而增強自身經濟效益,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