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菊 東營市東營區發展和改革局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社會環境的復雜變化,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事業單位在壓力不斷提升。作為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事業單位承擔著重要的社會服務職能,單位人事工作的科學開展,對推動單位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低提升提供有效支持,為單位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條件。但是在實際的人事工作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制約著管理質量的提升,需要人事部門結合服務型事業單位發展需求,優化人事工作思路,推動人力資源價值的高效實現,推動單位科學發展。
人事管理是單位現代化管理體系的基礎構成,是保證單位高效運行的重要基礎。單位干部職工是人事工作的重要主體,通過對人才引進選拔、崗位配置、薪資管理和績效管理的科學開展,激發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推動職工科學發展。而在實際的管理活動中,管理思路較為傳統,忽視了職工的主體位置,管理工作開展缺乏針對性,無法有效滿足職工的實際發展需求,無法形成較好的人事工作成效。[1]
完善的管理機制是保證人事工作效果的重要基礎,而隨著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單位的管理模式和組織結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人員流動不斷頻繁,現有的管理制度已經無法滿足單位改革發展需求,缺乏長效管理機制,無法對相關管理制度進行及時的調整,不能對人事工作進行有效的規范。[2]缺乏完善的監督體系,對人事管理活動無法形成全面的監督,信息公開落實不到位,無法對管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做到及時的發現,影響管理效果。缺乏完善的激勵機制,獎懲措施落實不到位,無法對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形成有效的激發。同時缺乏完善的管理隊伍建設機制,缺乏專職人事崗位配置,管理人員的素質能力存在不足,無法保證較好的管理質量。[3]
信息技術在事業單位管理運行中的高效運用,推動了人事管理模式的轉型,而當前信息化建設較為滯后,信息設備缺乏及時的更新和維護,對先進技術缺乏有效的引進和利用,無法實現管理效率的提升。
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學開展對推動事業單位發展起到關鍵作用,單位要加強對人事工作的重視,強化制度保障和資金支持,形成對人事工作的正確認識,積極協調相關職能部門,保障人事工作的高效開展。同時人事部門要轉變傳統的管理思路,提升主動意識,充分深入到單位業務工作和管理運行中,進行全面細致的調研,有效掌握單位發展需求和職工的工作生活情況,實行管理工作的針對性開展。在管理工作中要切實關心職工的工作生活,幫助其解決現實問題,充分發揮溝通橋梁作用,將職工的訴求對單位領導進行及時的反饋。要融入柔性化管理思想,強化對職工的人文關懷,提升人事管理的科學性。
人事部門要構建長效機制,對管理規章制度進行動態化調整,實現對人事工作的科學規范,保證管理制度的貫徹執行。一是要落實責任機制,明確權責劃分,強化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在管理活動中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強化人事部門的公信力,營造積極的人事工作環境。二是要完善監督體系,落實信息公開,接受廣大干部職工的監督,及時發現管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對相關規章制度進行針對性的優化,構建積極的民主管理氛圍。三是要重視績效管理,結合職工崗位職能,制定科學的績效計劃和考核標準,對職工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進行科學評定,將考核結果與激勵政策進行有效結合,優化激勵執行力度,激發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四是要強化管理隊伍建設,優化隊伍結構,積極引進優秀的專業人才,充實管理隊伍。重視對管理人員的培訓教育,實現專業素養的提升。
信息技術的科學運用對提升人事管理水平起到關鍵作用,人事部門要充分發揮先進技術優勢,推動管理模式的科學升級,建設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管理效率的提升。在單位招聘環節,要結合單位發展需求,制定科學的招聘計劃,科學開展網絡招聘,實現招聘信息的廣泛推廣,有效提升招聘活動的覆蓋面,并利用視頻面試的形式,有效提升招聘效率。在職工培訓工作中,要發揮網絡資源優勢,豐富培訓資源,通過網絡渠道加強與高校、社會培訓機構等組織的合作,積極開展線上培訓活動,有效適應職工的實際崗位發展需求,提升培訓工作的實效性。同時信息化管理體系的構建能夠有效強化人事管理的交互性,利用微信、微博等渠道與職工進行高效的溝通交流,對人事工作成效形成及時的反饋,通過對人事工作中產生的數據資料進行全面的收集和科學的分析,為管理工作開展提供科學的依據。
人事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對推動服務型機關事業單位發展起到關鍵作用,人事部門要結合事業單位發展需求,轉變傳統的人事工作思路,明確職工的主體位置,完善管理機制,創新管理模式,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推動人事管理質量的提升,為單位發展提供有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