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2017 年10 月18 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截至2019 年,我國鄉村常住人口55162 萬人,城鎮常住人口84843 萬人,鄉村居住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例39.4%。由此可見,農業農村的發展事關全國接近40%人民的福祉利益,也事關2035 年全國是否能基本實現現代化。因此,鄉村振興戰略勢在必行。
貴州省借助自身內陸開放型試驗區、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三大國家級試驗區平臺,在經過1 至2 年的深入調研后,省委省政府提出目前貴州發展的三大方向:十大工業產業,十二大特色優勢農業,十大創新服務工程。十大工業產業包括:基礎能源、清潔高效電力、優質煙酒、新型建材、現代化工、先進裝備制造、基礎材料、生態特色食品、大數據電子信息、健康醫藥;十二大特色優勢農業包括:茶葉、食用菌、蔬菜、牛羊、特色林業、水果、生豬、中藥材、刺梨、生態漁業、辣椒、生態家禽;十大創新服務業包括:大旅游、大數據融合、大健康、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現代商貿、科技研發、文化產業、養老服務、會展服務。基于鄉村振興戰略上,貴州省可大力建設大健康產業和特色生態食品產業,讓其成為帶動貴州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
1.打造“國際度假村”生態養老品牌
生態自然資源一直是貴州省的比較優勢。根據最近兩年的數據,2020 年貴州全省森林覆蓋率已達到55%,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2 個百分點。此外,貴州的氣候宜人,冬暖夏涼,降水豐富。根據貴州省氣象局的數據,2020 夏季年貴州省平均最高氣溫為24.6℃,2020 年冬季貴州省平均氣溫8.1℃,2020 年降水量為1449mm。根據2019 年的環境公報,貴州省的空氣質量指數優良天數比例為98.3%,排在全國前十位。隨著交通條件的日益完善,良好的生態優勢為貴州健康養老產業、健康養生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貴州有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應該在康養產業上打造出自己的知名品牌,作為自身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筆者認為重點是要進行“山水田林湖草綜合規劃系統開發”。結合土地三權分置的政策,農民可以在終身享受土地承包權的同時將土地的經營權轉讓出去。龍頭企業可以利用農村農戶閑置的土地,進行統一集中開發,在森林和水資源豐富的鄉村打造“生態避暑度假村”,打造獨具特色的山系、水系,樹立省內外知名的國際品牌。同時,讓農民也參與到龍企業開發的項目中來,對農民進行基本技術培訓,農民也可以參與“生態度假村”的運作,比如進行山系和水系的管理和日常維護等。對此,農民獲得了土地轉讓的財產性收入同時也在參與項目運作過程中獲得了勞務收入,切實增加農民的收入。
在資金支持上貴州省政府在2020 年11月出臺了《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旨在引導健康的社會投資,規范政府投資,資金重點投向新興產業和重點產業,助力本省鄉村振興和產業轉型升級。筆者認為,借助這次機遇,省政府可以進一步在本省的重點康養產業聚集地,建立生態資源管理公司,在縣級和市級平臺發售生態綠色債券和融資項目,比如在銀行的理財產品中融入本產業的投資標的,在銀行平臺發售綠色債券,組建綠色投資基金等。這樣一來,可以充分利用社會閑置資金,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同時社會普通民眾投資者也可以得到可觀的匯報。總的來說,就是以生態文明為導向,以鄉村振興為基礎,以城鄉融合為趨勢,帶動社會投資。
2.打造戶外健身康體產業
從地貌條件來看,貴州省共有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4 種地形。其中山地和丘陵占百分之90 以上,境內山脈眾多,重巒疊嶂。豐富的山地資源,貴州省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地形比較優勢,大力發展山地自行車、山地越野、攀巖、徒步等戶外運動項目。此外,貴州境內河流眾多,處于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長度在10km 以上的河流就有984條。貴州省可以利用豐富的河流資源,大力發展如漂流、皮劃艇、溯溪等健康水上運動項目。
以六盤水市為例,貴州省六盤水市有著“中國涼都”美譽,全年平均氣溫17℃,適宜的氣溫加上六盤水的山脈地形為戶外運動項目的開展提供的天然條件。2020 年6 月12 日貴州省政府發布《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支持六盤水市加快建設避暑度假和山地戶外運動目的地的意見》中提到支持建設國際攀巖小鎮、汽車露營基地、體教旅綜合體、北盤江體育旅游帶和六枝牂牁江飛行故事小鎮,改造提升梅花山、玉舍雪山、烏蒙大草原等冬季滑雪項目,打造南方滑雪基地,創建10 個生態體育公園,舉辦首屆“山地英雄會”、中國涼都夏季國際馬拉松賽、牂牁江國際滑翔傘賽、野玉海越野汽車拉力賽、世界雪日暨系列冰雪賽事等活動,發展索道、房車、冰雪、滑翔等旅游運動裝備制造,爭取創建成為全國體育旅游示范城市。該政策重點項目總計77 個,總投資473.38 億元。推而廣之,貴州省其他有條件的城市也可積極利用自身生態優勢,積極優化自身獨特景區,形成生態產業化,積極承接國際著名運動品牌例如阿迪達斯、耐克等公司主辦的山地自行車賽,馬拉松賽等以此模式來帶動本市經濟增長。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盤活農村的產業,因地制宜發揮自身特色優勢農業是關鍵。2017 年12 月29 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對此,貴州省政府和專家組經過長期實地考察調研,在此基礎上,貴州省在2019 年出臺《省委省政府領導領銜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工作制度》,成立12 個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12 位省領導分別領銜推進12 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貴州省為每一個特色優勢農業提供一個專家團隊,在全國聘請7 位院士作為產業發展顧問,在省內組織13010 位專家(研究員、農藝師、獸醫師)成立12 個特色優勢農業專家團隊,進行實訓指導。
在發展模式上,貴州省目前正在做并且可以推廣的是“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例如辣椒產業在遵義市蝦子鎮的做法就采用的這一模式,2019 年就有“貴三紅”“重慶德莊”“辣得笑”等規模以上8 家辣椒龍頭企業入住蝦子辣椒產業園,租用當地農民的土地,利用當地農民勞動力進行規模化、專業化生產。目前,蝦子鎮基本形成了集辣椒生產、交易、研發、加工、包裝、倉儲、物流等為一體的產業發展格局。
推而廣之,貴州應鼓勵政府企業對第一產業中傳統農戶的勞動力和農戶的土地進行吸收,讓傳統農戶進入產業園工作并進行專業化培訓,讓原本第一產業中進行傳統生產的農民學會智慧農業的管理方法,加速進行現代化農業生產,這也解決了第一產業人數過多,第二產業人數過少問題,鞏固了本省加工制造業的力量并在第一產業中融入了第三產業,加速一二三產業融合。對農民來說,他們不僅可以獲得土地作為出資的股息分紅也可以獲得在產業園工作的工資收入。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貴州省要積極利用自然區位優勢和生態環境優勢,走出一條人無我有的鄉村振興之路,充分利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相關政策,充分利用財政和社會資金,使貴州省的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建設出國際知名的康養基地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