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麗杰 西安西航集團萊特航空制造技術有限公司
A 公司為機械加工制造型企業,主要通過外貿轉包的形式實現產品的生產交付。A公司提供原材料,所屬供應商加工后交付成品。實質上是兩個企業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很“微妙”,它不是純粹的合同關系,也不是純粹的管理關系。A 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與供應商維持著互相扶持、合作共贏的關系。但純粹的“軟”控制影響產品準時交付且成本居高不下。因為供應商往往只考慮自身利益而忽略產品準時交付,影響A 公司的信譽度,最終雙方利益受損。想要共贏必須提高生產制造效率,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鑒于此,A 公司在生產管理上增加考核制度,意在通過考核加強供應商的生產管理,提高生產制造效率,實現最終目的。
對機械加工企業而言,想提高顧客滿意度勢必要使生產制造效率最大化。供應商管理的兩個企業實現共贏,需要創建和諧的生產氛圍,同時應增加考核辦法加以約束,引入供應商準入、退出制度。
說到考核,必須先確定KPI。KPI 在管理過程中發揮著標準、衡量、記錄、分析等重要作用。機械加工制造企業生產管理有四類指標:安全、品質、成本和交期。成本和交期是生產計劃管理的主要職責,是衡量生產制造效率的重要指標。生產管理過程中能夠體現成本和交期的重要指標有生產作業計劃完成率、準時交付率和批卡結算率。這三項指標目標明確、可以衡量、能夠實現、合理關聯、時間明確,符合指標設定的SMART 原則。因此,選擇這三項作為供應商的考核指標無可厚非,
KPI 指標評分標準的確定力爭對每個供應商做到公平、公正、公開。A 公司遵循“顧客滿意、公正公開、數據支撐、兼顧個案”的原則。
(1)三項指標計算公式
生產作業計劃完成率=當月生產計劃完成項/當月生產作業計劃下達項×100%。
準時交付率=當月準時交付訂單項/當月訂單需求項×100%。
批卡結算率=考核期內批卡已結數量/考核期內批卡應結數量×100%。
(2)A 公司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指標評分標準總分為100 分,考慮權重將總分分配為:生產作業計劃完成率40 分,準時交付率40 分,批卡結算率20 分。每一項指標劃分考核得分的范圍值,給出相對應得分值。
(3)特殊情況平衡項
A 完成緊急任務加分項。
當月出現計劃外增加的緊急需求,A 公司生產部門以補充計劃的形式下發供應商,供應商在不影響當月生產作業計劃完成的前提下,保質保量按時完成突增任務,加X分;完成部分突增任務,酌情加X-X 分。
B 特殊指標平衡項。
對批卡結算指標做加、減分平衡。首先通過上一年度核定產品平均生產周期,且每年度進行調整;然后在考核期內,提前結算的批卡,每結1 份加X 分,最高加XX 分;在考核期內超期未結的批卡,未結1 份扣X分,最高扣XX 分,不可抗力原因除外。
(4)各供應商總得分∑
∑=生產作業計劃完成率得分+準時交付率得分+批卡結算率得分+特殊項得分。
(5)根據考核總分∑劃分生產能力等級,A 公司根據得分將生產能力劃分為三個等級:優秀、良好、一般。
(1)生產計劃員對三項指標進行詳細記錄。對未按期完成項的狀態及原因作重點標注。月初對上月指標完成情況進行匯總。由生產部門根據統計結果對各供應商進行內部評議和打分,并將加蓋公章的考核結果下發各供應商。
(2)供應商接到通報單后,如對相關扣分項存在異議,可通過申訴單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申訴。
(3)生產計劃員對供應商申訴單匯總后,由生產部門領導主持,生產部門及供應商共同召開月度考核會,對申訴單內容進行分析、評議,確定最終考核得分結果及生產能力等級。并將加蓋公章的得分及生產能力等級結果予以公示。
(1)連續X 個月考核結果在XX 分以下的,供應商遞交書面整改報告,并限期整改,整改期后無明顯改善的,A 公司將該供應商現有產品開發第二供應商。
(2)全年超6 個月以上確認生產能力為“一般”的,A 公司引入供應商退出機制。
(3)能力等級作為A 公司新樣件分配的參考依據
辦法實施后,A 公司年底通過對生產作業計劃完成率、生產準時交付率和批卡結算率三項指標每月完成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評價。
(1)生產作業計劃完成率。A 公司年底通過對全年數據統計生成折線圖后,觀察A公司全年月份生產作業計劃完成率趨勢線呈上升趨勢。
(2)準時交付率。A 公司通過全年數據統計生成折線圖后,觀察A 公司全年月份準時交付率趨勢線呈上升趨勢。且經統計全年顧客抱怨減少,為后期各項目需求增加提供有力支持。
(3)在制品資金占用。A 公司自考核制度的實施,增強了供應商的產出意識,產品的生產周期明顯縮短,各供應商能夠積極主動的處理待處理品,加快批卡結算。通過全年數據統計分析生成折線圖后,觀察A 公司平均在制品資金占用趨勢線呈下降趨勢。
通過供應商管理辦法的制定,對實施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使得供應商注重產品的準時交付,提高了生產制造效率。由此可見,該考核辦法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