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艷 東營市墾利區財政局
隨著國家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意見的出臺,對于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確要求事業單位應該建立完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進而通過強化單位內部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作用的發揮,對單位內部的資金使用進行規范,促進提高單位的公共服務質量。然而,預算績效管理的政策性和專業性相對較強,當前一些單位在預算績效管理的開展實施方面出現了不少的問題,要求單位應該明確預算績效管理的各項要求,完善單位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實現單位預算資金使用效率的全面提升。
對事業單位來說,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也就是要求在事業單位預算的編制執行以及調整等預算工作環節來對預算資金的具體使用效益等進行反映。預算績效管理重點是以預算目標作為導向,通過開展預算績效評價以及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的使用等,改善預算的績效水平。在事業單位內部管理中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其重要作用主要是:
首先,可以嚴格落實單位內部的預算支出責任。在事業單位管理中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可以有效解決單位長期以來存在的預算績效理念不強的問題,通過編制細化明確的績效目標等,來對預算資金支出的責任主體進行跟蹤監管,嚴格落實預算支出管理工作責任,督促單位預算管理目標的順利實現。
其次,可以促進提高單位預算資金的實際使用效益。通過執行落實預算績效管理,對單位內部的資金分配使用等管理進行嚴格規范,幫助在單位內部構建以結果為導向的預算績效管理模式,并注重從預算資金的產出、成本核算、資金效益等方面對預算支出項目進行科學的評價分析,因而可以促進提高預算資金尤其是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第三,可以促進單位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能力的提升。通過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尤其是推進預算績效信息的公開,可以督促有關方面對單位內部的各項業務和經濟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監督評價,推動信息公開程度的提升,并督促單位內部的各個業務單元改進業務活動,促進單位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些單位自預算管理過程中,對于預算績效管理還沒有科學的認識,尤其是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的設置不夠科學,預算績效管理制度機制不夠合理,造成了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不夠規范有序,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1.預算績效的目標不夠清晰。準確的確定預算績效目標是單位開展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有的單位在預算管理過程中,績效管理理念較為薄弱,對于預算績效目標還沒有進行明確,有的對于預算績效指標的設定上也沒有充分考慮預算績效指標的適用性,有的預算績效指標相對較為寬泛,難以準確的進行衡量,因而直接影響了預算績效管理的開展實施。
2.預算績效的運行和跟蹤不夠完善。有的單位對于預算績效目標沒有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等來進行細化分解,也沒有建立動態的跟蹤管理機制,對于預算項目在實際的預算執行過程中有關績效狀況等內容缺乏及時的掌握和分析,往往只是重視對于預算資金撥付和資金執行進度的監管,因而造成了預算績效管理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3.預算績效評價體系不完善。有的單位在預算績效管理方面,還沒有建立完善的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預算績效評價指標沒有結合單位的業務職能等進行科學的選擇,也沒有注重采取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相結合的方式,指標的代表性不強,預算績效評價的公信度容易受到影響,同時對于預算績效評價結果也沒有充分的應用,造成了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缺乏導向性,難以實現預期的預算績效目標。
改進優化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單位應該充分認識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工作要求,建立完善單位內部的預算績效管理組織架構和工作機制,加強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全流程控制,強化預算績效評價和結果應用,進而通過預算績效管理形成良好的工作導向。重點措施主要是以下幾點:
1.強化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組織保障措施。在事業單位內部管理過程中,應該徹底解決以往存在的重投入重支出、輕管理輕績效的問題,強化預算績效理念,完善預算績效管理的組織領導和機構保障,建立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落實單位內部各個部門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責任,尤其是根據預算績效管理計劃的制定、預算績效管理實施、預算績效評價報告制定、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等不同的環節細化制定管理措施和辦法,推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實施。
2.完善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機制的建設。首先,應該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基礎工作機制,突出預算績效目標的設定,重點圍繞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主要內容和各個環節,建立涵蓋全方位全過程的績效管理流程,對單位內部的不同環節的業務程序、工作機制等,進行一步目標任務,并建立預算績效的標準體系,可以探索采取定量定性結合的共性績效指標體系,分別在預算項目的決策方面、過程方面、產出和效益等幾方面,建立完善共性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其次,應該建立完善預算績效運行和跟蹤管理機制,在預算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對預算項目的實際進度以及資金使用情況等開展跟蹤分析,并根據績效目標的內容等做好分析,尤其是注重做好績效指標與實際情況之間的差異情況分析,并完善單位預算績效溝通機制,對于預算績效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應該及時與管理層以及預算責任主體做好溝通,確保預算績效目標的順利實現。此外,應該建立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機制,將關系到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目標設定、運行跟蹤、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等相關的信息,借助于功能齊備的信息化智能化數據交換平臺,進行分析管理,進一步增強對于業務和財務以及資產信息分析利用能力,促進提高預算績效管理的效率。
3.做好預算績效的評價和結果應用。在單位內部預算績效的評價方面,關鍵是做好預算績效評價指標的選擇,在績效評價指標的選擇方面應該堅持系統全面、科學實用的原則,堅持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式,重點是選擇預算目標設定、預算投入、預算編制的合理性來評價預算編制情況,選擇資產財務管理狀況、預算目標完成度等來評價預算執行情況,選擇預算調整合理性、預算控制有效性來評價預算調整和控制情況,選擇職能履行、社會影響、公共資源配置、資金使用效益等來評價預算實際績效情況。同時,還應該做好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管理,對于預算績效的評價結果應該注重與預算責任部門以及單位的管理層等做好反饋溝通,并建立預算管理績效獎懲機制,對于預算績效結果較好的應該在下年度預算資金安排時予以支持,對于預算績效評價結果較差的應該嚴格控制預算資金撥付,嚴重的應該問責追責,切實發揮預算績效管理的作用,提高單位預算績效的實際水平。
在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開展過程中,應該進一步強化預算績效管理的工作意識,對單位預算績效目標的確定進行合理論證,并強化預算績效運行和評價分析,強化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的有效應用,進而促進單位預算績效水平的提升,促進單位公共服務能力和公共管理能力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