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麗 貴州三都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伴隨著信息技術科技的不斷向前發展,信息技術的普適性也在不斷的深化加強,導致傳統的金融市場以及其商業模式受到了強烈沖擊,也由此催生許多的新的金融商業模式,給企業價值創造基本邏輯帶來了巨大變化,即通過將新商業模式帶入整體的市場商業體系,進而創造價值,通俗來講就是用新方法賺錢。以往舊的商業模式無不在新科技的影響下產生著悄然的變化,從本質上就是生產力發展推動生產關系變化。
金融行業中,金融科技的發展以及應用就是生產力發展的一種具體表現,結合信息技術激發的金融行業的創新能力直接開啟了新時代。再從金融行業發展的勢頭來看,科技的融入是行業發展必然趨勢,金融技術的發展道路前景廣闊。總體來看,金融科技創新對于新型商業模式的改變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方面,移動端互聯網普適性越來越大。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運用,使得人們的信息交流更加快速頻繁,網絡空間也呈明顯的去中心化特征在發展,人們的思維方式以及相關的行為方式,都受到越來越深入的影響。與以往的PC機相比移動終端的自由性更大,更加無拘無束,在金融科技的不斷影響下,以往傳統的金融機構明顯的感受到了虛擬化演變,簡單說就是線上支付大有取代線下支付的趨勢。銀行線上交易量在不斷地增加,這導致了傳統的柜臺實體交易模式正在漸漸的消失于無形。
第二方面,更加便捷的金融支付模式。信息化時代,依托于互聯網金融及移動端的高度普及,金融科技創新對于新型商業模式的改變,正在翻天覆地改變著人們傳統的支付模式,便捷支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廣泛應用。支付寶可以說是便捷支付金融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它提供了企業以及個人線上結算的新方式,這使得金融貿易變得更加便捷。隨著電子業務替代率越來越頻繁普及,相關的交易模式也在不斷地改善完備之中,相應的電子賬戶也是同時具備儲值以及支付還有結算等類似銀行實體賬戶的功能。如Lending Club它專注于P2P貸款,而Wealthfront則是針對個人的自動化資產進行配置的互聯網科技,可以為追求成本低、便捷要求高的客戶進行個人線上理財服務。第三方面,為金融大數據市場分析提供可能性。伴隨著金融科技支持下的新型金融模式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傳統銀行領域所造成的影響非常巨大。往往可以容納大量客戶,并可以通過客戶整體經營行為、資金動態、上下游關聯客戶信息等大數據進一步作出市場分析。對比之下,過去的銀行業卻只能對相對固定及一些零散分割的信息進行粗略統計分析。由此可見,新型金融模式下,正是金融科技手段,為金融大數據市場分析提供了可能性。
當今的金融科技,使用先進科技手段來進行金融創新,進而促進金融市場以及金融科技、服務等方面的改善,有著自身非常寬廣的發展空間。以往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用戶的體驗度非常重要,提升服務品質以滿足用戶需求的多樣化,以此預見傳統的銀行業在現今金融科技高速發展期間將呈現頹勢狀態,但是恰恰與之相反,銀行在應用金融科技技術方面具備先天的優勢基因。另一方面,銀行從來都是金融技術的帶動者,舉例說,人類最早使用計算機的企業就是當年美國的銀行。同樣,在我國眾多銀行中尤其以工商銀行在技術應用方面最為耀眼,工行一直秉持著科技興行的發展理念,為其他銀行做出了范例。由此可見,銀行的未來發展要樂觀地擁抱先進技術,追求更優良的服務品質,促進信息技術在金融領域的不斷結合,進而增強經營管理的信息化能力。
與此同時,伴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蓬勃發展,金融數據也在不斷的呈現出高速的增長曲線,線上的每一筆交易信息都會源源不斷的保存在相應服務器之中,以往舊的商業模式之中許多交易是根本難以進行記載的。信息時代在這種技術背景之下,掌握信息就代表掌握了財富,金融業的發展也是必然要對金融數據進行充分的利用,對于這些信息的掌握,可以對市場進行相應的預測,從而為調整戰略提供寶貴依據,還可以利用這些信息數據來分析用戶習慣,進而改進相關產品使之更加迎合用戶需求。
在這樣發展趨勢下,就需要金融行業學會進行大數據技術的使用,以達到對于相關金融數據的深入探析,將這些金融數據所蘊含的價值充分開發出來。同時還可以使用相關的數據挖掘技術改革傳統銀行管理方式,例如,可以建立相應的信用風險監控中心,從而預測發放貸款的風險,進而將貸款風險得以降低。此外,大數據監管,是一種金融監管模式,它的作用在于為金融監管體系做及時并且科學的決策,可以很好的進行金融監管。同時,大數據技術利用具體的區域金融數據,根據一定的規則及權重關系自動抽象計算出各區域的各類金融指數。此外,大數據技術能對金融行業的發展特點和規律進行總結與提煉,從而建立起一套科學有效的金融監管體系,并在實際的動態金融監管下排查漏洞、補齊短板,提升金融監管的科學性、精準性和有效性,形成監管更加具體、披露更加規范的良好局面,更加明確金融監管的導向,健全完善金融監管制度。
歸結起來,金融科技創新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風險。一是客戶資金的安全保障問題。伴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壯大,涌出了許多除實體銀行以外的各種支付機構,這些機構在金融操作之時普遍缺乏有效防護手段,它們普遍沒有如數字證書這種安全支付防護工具;二是客戶信息的安全問題。金融科技企業對于大量的用戶信息數據進行收集掌握,用戶的手機號、身份證號碼、工作學習單位等個人信息都被金融企業所掌控,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如上下游關聯客戶信息等許多信息被掌握著,在這種背景下需要一個完善的安全防護技術。否則,一旦用戶信息被盜取利用,這對于企業來說將會是致命的打擊,企業形象以及信譽都會造成崩塌,聲譽風險帶來的一系列連鎖不良反應可能會造成企業破產,進而引發金融動蕩;三是增大了洗錢、套現、非法集資、非法放貸款等風險。金融科技平臺自由開放,準入門檻低,其交易的相關監督審核難以周全,無法要求用戶提供有關交易的全部信息,因此就容易出現洗錢套現問題。與此同時,大量的小貸公司、P2P網貸平臺、融資平臺的出現,有部分不法分子鉆法律空子虛假宣傳收益、非法發放高利貸,擾亂金融市場秩序,給消費者帶來了直接損失。
與此同時,金融科技的發展也遭受著許多前所未有的問題挑戰,以往依靠人工操作的交易模式正在逐漸被金融科技自動化所取代,將導致許多從業者直接面臨著下崗失業的危機。一旦這些從業者失業,基于專業化分工的特殊性,他們很難快速地進入其他行業,這就大大增加了社會的就業壓力,也會導致社會不穩定因素的上升。此外,金融科技帶來了許多新型商業模式的誕生,但是這些商業模式沒有經歷市場的檢驗,在市場不斷向前發展的洪流中,優勝劣汰的機理必然會出現許多企業破產的現象,從而使金融市場產生許多變化因素。
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壯大也對國家政府對于金融機構的管理能力形成了巨大的挑戰,新出現的商業模式需要不斷更新法律規范進行管制,但是對于新興出來的新型商業模式的相關立法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因此就會出現一些不法分子、無良企業鉆法律空子玩起了擦邊球游戲,非法辦理業務,對市場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當今時代金融科技的發展不斷創新進步,極大地提高了交易操作的效率,為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捷,改變著金融行業的發展模式,是當今時代金融業的重要發展力量。但是一個事物的發展要從兩方面看,所謂有利就會有弊,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會帶來客戶資金的安全保障、信息安全問題等風險,造成相關從業人員失業問題,以及由此所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在高速發展金融科技的過程中,我們將如何妥善的化解這些問題將會是未來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