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飛 510681198108150316
為應對外部社會、科技等環境變化帶來的變革沖擊,近年來,交通運輸行業相關的咨詢研究企業紛紛開展了自身的發展轉型,在傳統的勘察設計業務基礎上,紛紛探索多元化發展道路,向工程型、科技型、綜合型企業轉變。如何應用企業總體架構(Enterprise Architecture),縫補企業戰略、公司業務、信息化系統之間的鴻溝,進而通過敏捷智能的信息化平臺牽引企業效能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成為值得研究的重要問題。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最早起源于制造業,早期叫做物料需求計劃(MRP、MRPII),應用范疇在工廠管理方面非常成熟,在銷售行業、服務行業也逐漸開始廣泛應用。以腦力勞動為主,生產資料很大程度上為不可見的設計方法、科學技術的企業很難找到能夠直接適合的ERP業務模型。
開放平臺(Open Platform)被人熟知源于互聯網科技企業,如谷歌、阿里、騰訊等,平臺將服務打包成統一的、可識別的接口并開放出去,以使得第三方的服務以相應形式接入到平臺之上,第三方開發者為平臺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同時能夠與平臺共享各種資源。更廣義的來看,以核心業務為自營,依賴于產業鏈上下游進行與核心業務進行強關聯,從而達成最終商業目標的商業模式,本身也是開放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體架構源于90年代美國的企業架構框架,目前已經衍生出多種企業架構框架,如DoDAF(美國國防部體系架構框架)、TOGAF、Zachman等。架構是用來理解、表述企業信息基礎設施的一個直觀模型,為企業現在的以及未來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藍圖和架構。在業務戰略方面,可使用定義企業愿景、使命、組織架構、職能及角色等;在IT戰略方面,可以詳細描述如何定義業務架構、應用架構和技術架構,是IT戰略規劃的最佳實踐指引。
與一般企業不同,交通運輸咨詢研究企業核心性生產資源是各類專業設計生產資源,企業的應用系統主要由于設計業務、工程業務與企業內控管理三類組成。設計資源是否按專業集中是生產與管理之間的矛盾,專業設計知識的傳承、傳遞、創新直接影響交通運輸咨詢研究企業核心競爭力,國內從事交通勘察設計企業一般都使用了計算機輔助設計工具,進一步引入了“智能設計專家”系統,使用工程三維設計、三維建模和虛擬仿真技術,開展可視化、精確化的評價技術和手段,提高道路、橋梁和交通工程等專門的設計的效率與質量。
管理上著重設計工作協同管理與項目管理,在院級層面進行項目管理、合同管理、費用管理、生產管理、客戶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資產管理等方面的信息系統建設,并進一步將引入質量管理等內容。
以從事交通勘察的企業為例,應用總體架構理念與方法,從應用系統、開放臺、流程配置三個方面來開展企業總體架應用實踐。
以生產部門業務類型、管理部門職能為依據進行開發,力求實現企業日常業務全面覆蓋,企業的生產經營部門和管理控制部門的系統可按具體業務兩兩對接,形成成對出現的“聯合部門”。
將成熟的服務業務由線下移植到具有相同基因的開放平臺上,通過互聯網更加快捷的與用戶、合同伙伴進行交互。企業內部管理的信息化系統整合成為一個有機無縫整體,具備充分的彈性與敏捷性,能夠很好地適應與創新。同時,開放平臺還是先進的軟件開發平臺,應用系統都可在此基礎上快速的進行系統的二次開發和用戶化配置,滿足企業現在的和今后的業務發展需求。
系統整合將面對業務流程不斷優化與重組的挑戰,如果系統變更的速度跟不上流程優化重組的速度,或者系統流程重構的開發成本過高,系統整合將無法實現。流程配置支持動態化、可視化操作,按照業務流程需要依次啟動服務對業務系統進行調用。因而當流程重組時,只需重新配置,不需要對系統重新進行大量開發。
企業的戰略、組織、流程、信息化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要實現轉型升級、多元化發展的目標,必然要求企業自身對外界政治、經濟、社會、技術等各方面變化要能夠敏捷響應。應用企業總體架構思路統一至上而下地進行信息化建設與整合是一個較為有效的途徑,然而由于內外部環境變化速度、人員理解力與執行力等因素,要全面實現總體架構預期效果是一個存在風險與反復的過程,目前并沒有一個現成、快速、通用的實施路徑,需要企業不斷的進行優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