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志芳 太原市能源發展中心
在我國主要職能機構中包含行政事業單位,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要不斷改革與創新,并不斷加強內部管理及財務審計監督工作,是單位改革與管理的主要發展方向。為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監督工作的順利進行,國家審計機構應對其加強監督與指導,為財務審計監督各項工作的開展出謀劃策,確保事業單位中管理與業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開展審計監督工作是客觀獲取及評價經濟活動、經濟事項的相關依據,可概括為取得證據再評估的過程,事業單位在開展審計監督工作時與其它企業開展審計監督有所差異,在行政事業單位中開展該項審計工作能夠對內部進行有效管理,借助審計的方式來規避財務問題及財務風險,從以下幾點作用進行詳細分析:
1.審計調查過程較為獨立,主要借助合理且有效的方式來確保單位內部人員的經濟利益,向社會公示審計數據,展現該單位內部的財政管理情況,進而取得社會各級人民的大力支持[1]。
2.審計監督工作能夠讓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情況更加一目了然,確保內部資金使用去向較為合理與公開,并有效了解單位內部資金的使用詳情。審計監督工作比會計工作更為重要,是會計工作最有效的監督方式。
3.行政事業單位開展審計監督工作能夠第一時間發現企業財務所存在的風險及問題,通過類似的審計報告,可以整體了解企業的資金流向及財務狀況,同時,開展該工作可以對行政單位內部進行制約。審計監督工作開展較為獨立,能夠核查出內部違反犯罪等不良行為。
1.財務審計監督欠缺獨立的執行地位
行政事業單位在行政層級上與審計機關層級不相上下,僅有少量單位在層級上會有出入,因此審計機關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開展財務審計監督工作時會面臨很多困難及各種矛盾,兩者之間極其容易出現沖突情況,導致財務審計監督工作開展受阻,難以發揮其職能作用?,F階段,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審計水準不足,因此在開展財務審計監督工作時都嚴重滯后經濟工作及會計工作,使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制度的創新與改革和財務審計監督工作有很大距離,財務管理與審計監督工作沒有及時進行溝通與配合,導致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監督工作無法發揮應有的社會作用[1]。
2.內審工作人員素養水平較低
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內部活動時,內審人員的專業水準會直接影響經濟活動的開展。雖然內部審計監督部門表面上對單位經濟收益毫無幫助,但開展該項工作會對單位工作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內部審計部門所審計的結果為單位領導人員提供重要的決策方向。在進行審計監督工作的過程中,負責各項財務并落實執行相關政策的人員是開展工作的關鍵,如果相應工作負責人自身能不足無法勝任該項工作,會導致審計業務水準無法滿足審計要求。現階段,我國部分基層行政事業單位負責審計的相關人員綜合素質不足,在開展工作過程中沒有認真嚴格要求自身行為,進而導致審計質量無法滿足審計標準,只有確保內部各個環節的審計質量過關才能對行政事業單位有所幫助。一些內部審計人員在開展工作期間缺乏積極性與主動性,且其它部門在工作期間常常借調審計人員,導致其無法專心投入工作中。因此,新形勢下若不盡快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及綜合能力,會導致監督工作的開展對單位毫無意義,影響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監督的順利開展。
1.加強財務工作與財務審計監督工作的溝通和交流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人員應與負責財務審計監督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相關行政單位領導人員應給予財務與審計相關人員充足的時間進行交流,使兩個部門工作人員能夠彼此意識到對方存在的重要性及工作上的關聯性。同時,相關事業單位負責人員要充分認識到開展財務工作的意義所在,將財務審計與內部財務進行有效整合,增加兩個部門之間的默契性,對單位日常開銷與人員補貼金額開展全面分析,將單位日常資金使用明細與總預算資金進行比對,分析預算金額使用期間所存在的漏洞及問題,兩個部門之間互相合作推動行政事業單位的優良發展[2],與此同時,還要找到單位內部財務管理與財務審計之間的關聯性,其關鍵是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要足夠重視該項工作,而領導人員要意識到單位內部開展財務管理及審計監督的重要意義,為兩項工作的有效開展制定相應的工作規劃,賦予兩項工作足夠的行使權,使兩項工作能夠相互配合,為單位發展帶來助益。
2.加強對審計人員職能培訓,提升審計人員綜合素養
新形勢下對相關審計人員加強培訓工作,全面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及職業素養,具體可按以下幾個方面落實:
(1)對審計人員進行相關培訓,進而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首先,可安排審計人員參加國家審計機構、審計協會組織的活動來豐富自身專業知識,與國家審計機構及時溝通,讓單位負責審計的工作人員參與到國家審計項目中,借此來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水準與專業能力。其次,根據單位對財務管理要求制定完善的審計學習體系,邀約專業的審計學者開展培訓、外出業務考察、進行專題培訓、制定內部審計學習網站等,借此來提升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并不斷完善單位內部審計體系[3]。
(2)對單位財務崗位人員的選拔及晉升制度進行優化與完善,通過事業單位相關考試,選擇優秀的審計人才并對相關人員開展業務培訓。與此同時,拓展內部晉升范圍,所有業務能力優秀的財務人員均可競爭上崗,領導層選取優秀人才勝任審計監督崗位,根據財務管理制度及晉升制度對所有財務人員進行嚴格監督并考核。另外,企業可建立專業的審計團隊,并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以此來激勵審計人員開展工作,并不斷創新審計模式,對于特殊貢獻人才可儲備晉升。
(3)單位需對審計人員綜合素養及崗位職責進行相關培訓。比如可安排財政審計人員學習財政違法相關法律條例、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等,且相關企業要對財務審計監督工作開展有效指導,進而提高審計人員的道德素養和專業技能[4]。
縱觀全文,在行政事業單位中開展審計監督工作十分重要,不斷創新審計監督工作方式,并提高審計人員專業能力和道德素養,充分發揮審計監督的重要職能,進而規范財務流水情況,整體提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準,為行政事業單位健康、持續的發展,奠定夯實的基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