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敏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醫療保障局
機關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一定差異,前者需要依靠組織制度展開各項管理工作。對于員工而言,機關事業單位屬于“鐵飯碗”,其人才流失率相對于企業而言相對較低。也正是因為如此,使得機關事業單位沒有充分認識到員工激勵的重要性,使得單位內部缺乏健全完善的激勵機制。尤其對于一些剛入職的大學生而言,原本滿懷斗志進入機關事業單位,但是工作一段時間后,卻因管理體制滯后、薪資制度不合理等因素影響,導致其工作積極性逐漸將降低,嚴重降低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1]。基于此,單位需要認識到激勵體制創建的重要性,并通過不斷改進和完善,幫助員工樹立服務意識,全面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為更好的服務社會群眾奠定基礎。
近年來,我國堅持嚴查“四風”問題,使得機關事業單位基層員工存在的問題逐漸暴露,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責任心不足,在工作過程中不愿承擔責任,對待工作得過且過、敷衍了事,并且缺乏自我完善意識。第二,心浮氣躁,面對工作中的困難不愿克服,不能靜下心對自己的工作狀態進行反思,只有在利益面前能夠勇往直前。第三,官僚作風嚴重。工作過于形式化,沒有真正了解群眾需求,對上級政府下達的命令、政策落實不到位,沒有做好民眾與政府之間的溝通工作,無法第一時間掌握一手信息。第四,工作散漫。工作量不飽和,利用上班時間做其他事。第五,機關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不到位,仍然沿用傳統管理方法,欠缺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和考核指標,使得單位內部沒有實現多勞多得目標,并且在工作強度、實際收入、崗位競爭之間缺乏聯系,使得一些員工積極性受挫,工作效率逐漸降低。
導致機關事業單位員工及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點:第一,缺乏健全績效考核機制。導致單位內部呈“大鍋飯”現象。在考核方面依然將職務、職稱等作為考核標準,沒有對員工日常表現、工作質量、創新水平進行綜合評價。另外,在發放績效獎金時,也習慣以部門為單位平均分配,無法對員工起到激勵作用。第二,發展空間較小。機關事業單位崗位較為固定,短期以內基本不會發生變化,這也使員工意識到職業規劃很難有所突破,晉升空間相對較小,導致員工積極性喪失[2]。第三,薪酬標準不合理。機關事業單位在薪酬分配方面沒有充分能做到與時俱進。新入職的年輕員工通常學歷較高,不乏研究生、博士生。在工作能力和學習能力方面均相對較強,并且對薪酬要求也相對較高。但目前的機關事業單位在薪酬分配方面仍然沿用層級分配方式,沒有考慮員工實際需求,導致年輕員工士氣低落。
“四風”監督主要目標是解決機關事業單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以及奢靡之風等不正之風。對違背黨的宗旨、損害群眾利益的員工進行根除。近年來,我國在文化、經濟和政治等方面,均進入蓬勃發展狀態,基層民生工程也取得了顯著成績。而在此過程中,不能放松對員工“四風”問題的監督和管理,需要基層事業單位給予高度重視,并在單位內部積極開展自查、自糾等工作,同時接受廣大社會群眾的監督,為員工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這也是機關事業單位政策監督的主要表現[3]。
機關事業單位新入職員工大多為大學生,雖然工作經驗較少,但各有所長。具體可以體現在專業領域方面和個性等方面,例如:有些人注重細節,在工作中很有耐心,但工作效率相對較低。有些人則擅長抓重點,雖然細節不到位,但能夠快速完成工作任務,執行能力較強。還有些人擅長掌控大局,能夠很好的為他人提供指導。對于不同的員工,單位需要給予不同激勵機制,結合員工發展需求、專業特、個性特征,為員工分配適合自己的崗位,使其能夠自覺利用所知所學在所在單位有所為,繼而有所突破,同時可以創造“奇跡”團隊,為事業單位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機關事業單位需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績效考核機制,績效考核制度改革,會直接影響到部分員工切身利益,這也是提高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必經之路。為滿足這一目標,需要機關事業單位制定明確的考核標準,將員工工作質量、日常表現、創新能力、群眾滿意度、領導評價等納入考核內容,對員工綜合素質進行科學評估。保證評價全面性和真實性[4],在此基礎上,還應將績效考核結果與員工薪資待遇、崗位競爭有機聯合在一起,從而全面提高員工自我完善意識,使其在工作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學習相關知識豐富自身專業水平,從而提高單位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機關事業單位當前自員工激勵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導致員工工作積極性不強,尤其針對一些新入職員工,由于薪資待遇不高,工作強度過大,導致其心理產生不平衡,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針對這一問題,單位需要及時創新激勵政策,全面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為提高單位服務水平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