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興雨 江蘇億淮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從當前實際工作情況的角度上來看,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仍舊處在一種初級的發展階段中,其中還存在著一些較為顯著的問題,比如工業化生產效率低,技術水平不高等。因此需要加強對裝配式建筑的重視,采取針對性措施解決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為其后續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裝配式建筑最大的特點就是需要提前按照預定尺寸和規格制作建筑結構中的梁、板、柱、墻、樓梯等部件,即預制混凝土構件。這些構件在工廠里完成生產,之后運送到施工現場進行調配安裝。所以,預制混凝土構件技術是保證裝配式建筑質量的前提。首先要制作精準的模具,并且要求脫模方便,保持較高的剛性和平整度。在往模具中澆筑混凝土時,要檢查模具中鋼筋的排布、預埋件位置、模具密實性等是否符合要求。在混凝土澆筑時要一次性完成,并且要及時、連續振搗。在整個模具構件進行養護時,可采用自動化程度較高的蒸汽養護,提高工業化生產效率和水平。在進行脫模時,要注意預制混凝土構件的表面是否平整,如果有較大的氣孔、蜂窩、漏洞等,則可以判斷為澆筑失敗,需要重新制作構件。
在將工廠制作好的預制構件運輸到施工現場后,接下來的關鍵環節就是如何把這些構件安裝到一起。由于鋼筋混凝土構件普遍較重,有的體積很大,這就要求承載力很強的起重設備、吊裝設備等,選用的吊繩、吊鉤等必須進行嚴格的測試。在進行安裝構件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在對接位置處更要小心翼翼地防止磕碰,這就要求施工機械具有較高的水平、垂直精度,保證精準地完成對接。為了使安裝的準確度高、誤差小,可在預制構件中預留定位孔和定位銷,但要同時保證定位銷能夠實現微調,以解決在實際操作中出現的誤差問題。
預制裝配式建筑構件在完成安裝之后,通常情況下可以采用的連接方式有機械式連接和現澆式連接。如果采用的是機械式連接方式,連接部位就需要使用高強度的鋼構件,在連接部位安裝套筒,通過套筒內注入具有高強度、低收縮的灌漿料,在灌漿料硬化后實現一體連接。機械連接應保證構件之間的穩固性,不能有松動和位移。而如果連接采用的現澆式,就要在構件對接之后進行支撐模板,再進行現場澆筑混凝土,同時要在標準條件下養護。在拆除模板后,務必要檢驗構件對接是否良好,保證澆筑的混凝土硬化后與預制構件緊密結合,使整個建筑構件成為一體、同一壽命。
(1)制定首件驗收制度:明確驗收標準,生產過程中聯合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深化設計單位、監理等單位對構件進行首件驗收,掌控每道工序的施工質量,需派專人駐場進行隱蔽驗收。(2)鋼筋綁扎質量控制點:主要從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搭接長度;箍筋規格、數量、位置、間距,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及平直段長度等方面進行控制。(3)砼質量控制點:包括砼強度、養護、各種預留、預埋件的安裝位置,其預留、預埋質量將直接影響到現場的吊裝和施工質量。構件脫模后進行100%實測實量,并登記臺賬。(4)預制外墻構造控制點:主要包括夾心外墻板的保溫層位置、厚度,拉結件的規格、數量、位置等;灌漿套筒、預留孔洞的規格、數量、位置等;預埋線盒的規格、數量、位置及固定措施。(5)預制構件本身尺寸偏差控制:當其偏差較大時,易造成現澆構件模板安放困難,且易造成構件本身安裝的偏差。建議與廠家簽訂合同時明確參照《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要求,取其一半的偏差值。(6)在每個預制構件內表面、端頭醒目處,注明預制構件型號、生產日期及施工編號等信息。同時,實行蓋章驗收制度,合格構件出廠后,應具備鋼筋檢驗合格章、生產檢驗合格章、成品檢驗合格章及出貨檢驗合格章。
(1)運輸方式:采用專用平板掛車運輸,預制板、預制陽臺采用平放;預制墻體采用豎直立放運輸,且采用足夠剛度和防止傾倒的專用托架固定牢固。(2)運輸路線選擇:運輸過程中充分考慮路面狀況,選擇路面較平、較寬、暢通路段進行運輸,以避免預制構件受到較大顛簸、搖晃等影響。(3)構件運輸車輛進入施工現場前,由各參建單位及構件廠生產單位進行聯合驗收,對構件的尺寸、砼強度及表面質量、預留、預埋件的安裝位置等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場卸貨使用。
(1)灌漿料等材料進場時,應組織相關單位旁站監督取材進行相關試驗,并做好相關檢驗記錄;進場構件須提供構件合格證、首件驗收表、原材檢驗報告等資料。(2)為解決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轉換層預留插筋鋼筋定位準確,減少混凝土澆筑時對預留鋼筋造成擾動,現場采用鋼筋定位鋼板定位插筋。(3)預制外墻安裝前,在接縫處進行分倉,分倉間距為建議1米,封縫完畢確認干硬強度達到要求后(常溫24小時,約25MP)再灌漿。
總之,裝配式施工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筑施工技術,其在建筑工程中所突顯出來的優勢,是以往建筑施工技術難以比擬的,但是我們也應該明確的知道,裝配式施工技術也有它不可忽視的缺點。因此,我們在運用裝配式施工技術的時候,應該重視其合理性,以此來減少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使得建筑項目可以在增強安全性和舒適性的同時,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從而滿足當前越來越快的城市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