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柯君 浙江中利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嵊州分公司
在建筑工程建設中,鋼結構是十分重要的結構組成,在某種程度而言,鋼結構設計和工程建設質量之間存在緊密聯系。基于建筑工程自重較大,所以對承載負荷也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和標準。因此,在開展鋼結構工程設計過程中,更需要發揮嚴謹和細致性要求,在全面提升施工效率基礎上,實現工程綜合效益的提升,為建筑工程建設質量優化奠定良好基礎。基于此,本文就將詳細論述建筑鋼結構工程設計問題,通過相關問題的提出,制定合理應對方案,希望對后續建筑工程的穩定發展提供科學指導和幫助。
鋼結構作為新型建筑結構,近年來憑借自身特性,受到了越來越多專業人士的關注和推崇,在研究中發現,鋼結構的主要特點為:1)抗裂性。傳統磚混結構建筑受到外界因素,特別是溫度因素的影響較大,很容易發生墻體開裂問題,一旦墻體出現裂縫,墻體材料中的保溫性能和防水效果必然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縮短建筑物整體使用壽命[1]。對比而言,鋼結構具備較為顯著的抗裂性優勢,在承擔一部分承重墻壓力基礎上,能有效降低裂縫問題的發生概率。2)抗震性。在鋼結構中,鋼材是最主要的組成材料,塑形特點和韌性特點比較顯著,因此能實現對鋼結構抗震性能的優化,實現對鋼結構使用壽命的延長。即便是在鋼結構受到強力外作用力的影響,出現結構形變,也不會發生脆性裂變。并且在柔性連接方式作用下,可以實現對形變位置的原貌調整,這對于整體結構抗震性能而言也有著重要影響。3)施工便捷性。通常情況下,工廠需要提前進行鋼結構構件的預生產,之后,將鋼制構件運輸到施工位置進行現場拼裝和后續施工。整個鋼結構構件拼裝完全可以借助機械化手段進行,施工方式更為簡便,是對工程安全進行保障的重要手段[2]。
在對鋼結構進行設計環節中,需要對結構選型問題引起必要關注。在某種程度而言,選型工作的開展將對整體設計工作的推進起到直接影響,因此在設計工作開展中,工作人員的設計切入點也要滿足結構力學關系和結構破壞機理,只有結構選型得到優化,才能有效保證工程結構質量的穩定性。
工作人員在施工前應該全方位掌握鋼結構的具體情況,這對于工程穩定性設計的優化也有著重要影響。在此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格外關注對鋼結構的抗震設計,始終堅持標準化、規范化施工原則[3]。同時,在對鋼結構構件進行處理的過程中,還要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操作,確保鋼結構抗震性在實際施工中可以實現性能穩定提升。需要注意的是,鋼結構抗震性能、配置位置和支撐形式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因此在進行鋼結構設計工作的過程中,更需要加強對相關因素的分析,在有效降低負面因素的影響基礎上,實現抗震性能的全面提升。
在進行工程方案設計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對結構設計適宜性的格外關注。在設計工作推進過程中,要確保已經完成的鋼結構在施工現場得到有效布置,并對建筑工程提出的要求進行滿足。為切實達成這一目標,在設計工作開始前,設計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還要提前進行現場調查和數據勘測,只有這樣才能按照具體設備要求進行施工方案的合理設計。
為切實提升設計方案的落實效果,在設計工作推進過程中,還需要認識到材料合理性對施工方案的重要影響[4]。如果在實際工作中應用的施工材料存在不合理情況,即便設計方案是完美的,也難以獲取理想的施工效果。因此,在對鋼結構材料進行選擇的過程中,也要對各項材料類型進行科學分析和對比,明確材料的參數指標,針對不同區域的施工要求選取不同的材料結構,保證滿足施工項目的建設要求。在這一過程中,材料參數主要指的就是材料長度、寬度、韌性、強度等等。
在對鋼結構工程進行設計研究的過程中,除了要對整體設計質量進行關注之外,還應該加強對細節的掌控,特別是要加強對細節管理工作的關注,確保在不同節點的施工都能滿足可靠性工作要求。對于不同節點所采用的連接方式也存在較大差異,比如應用螺栓或是焊接手段進行連接,在對具體施工情況進行分析后,選擇更適宜的施工形式[5]。在工程設計中,特別要加強對消防安全隱患問題的關注。基于鋼結構材料的防火性能較差,因此在設計方案中就需要制定更為健全和完善的防火設計方案,保證消防安全系統設計和整體設計風格的一致性。目前,我國建筑鋼結構工程設計中,最常見的消防安全設計手段就是直接對鋼材進行防火涂層處理。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領域飛速發展背景下,隨著建設規模的增加使得群眾對建筑工程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因此對于鋼結構設計方案而言,更需要加強對多個細節的把控,有效選擇合理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手段,在切實優化鋼結構設計方案過程中,提升整體質量,發揮結構穩定性的優勢。所以希望在本文研究下,相關工作人員能準確調整工作方向,在積極進行鋼結構工程設計優化的基礎上,為建筑行業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