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瑛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投資項目評審中心
投融資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國有企業的盈利水平,實現對投融資相關財務風險的有效防控,有助于國有企業在新時期的良性發展。因此,對國有企業的財務風險類型加以總結,并制定相應的防控策略,是很多國有企業發展策略設計人員重點關注的問題。
國有企業,顧名思義指的是具有國家背景的大型企業。這決定了國有企業在行業競爭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這也使得國有企業領導者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缺乏競爭意識,進而導致其對相關風險控制工作缺乏重視度。在當前市場環境中,國有企業相關的領導者為在業績上有突出表現,進行盲目的項目投資和擴大生產規模,對于整個投融資活動沒有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即便對投融資活動的合法性和合規性,也采取置若罔聞的態度,對風險管理缺乏重視。基于籌資角度來說,在當前市場環境中,經濟發展新形勢的動態性,外加國有企業內部籌資管理工作的不完善,使得國有企業的融資活動伴有諸多不確定風險因素,容易讓國有企業在資金籌集過程中面臨較大的風險。另外,國有企業在投資過程中,領導者思想認識不足而開展的盲目投資活動及擴產行為,使得國有企業的資金難以及時回收,并出現資金周轉困難問題。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在改革進程中,正因為上述投融資行為的存在,導致國有企業投融資工作逐漸與現有規章制度相脫節,不利于發揮制度約束和監督作用來提升投融資管理水平,進而容易產生融資成本高、投資過度、投資效率低下等實際問題,最終會影響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
在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維持企業正常運行的關鍵在于企業是否擁有穩定的資金來源,是否有完整的資金鏈來保證企業的正常發展。在現階段下,國有企業在進行融資決策時,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企業不具備專業的融資人士,加之多變的市場環境,以及對新政策的認識度不夠等,這些都會對融資決策產生一定的影響。與此同時,國有企業融資決策體系不夠完善,對融資決策的流程分析不夠準確,容易在融資中出現不科學、不合理的問題,融資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綜上所述,國有企業的融資決策體系必須要健全和完善。
就目前來說,盡管有一部分國有企業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投融資風險防范體制機制和行為準則,但總體來說缺乏完整的監督體系和嚴格的監管機制,尤其是在工作中缺乏有效的執行力度,這就導致國有企業的資金內部控制以及投融資風險防范質量相較于預期的目標來說較低,而這種現象會直接導致國有企業內部出現資金濫用或資金閑置的情況,地方國有企業無法保證資金的邊際利用率,長此以往則會導致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影響。一部分國有企業在進行管理時,并沒有建立完整的預算管理體制,即使有少部分企業建立了相應的體制,但總體來說過于流于形式,并沒有將現代化的管理體系應用于其中,這就導致許多在現實中復雜多變的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企業的整體應變能力較差。
很多國有企業管理者還沒有完全適應市場化運營,風險管理意識薄弱,對于投資項目存在一味追求高收益、忽視高風險的盲目投機決策,所以導致投資活動風險較多,也容易遭受巨大虧損,擠占自有資金,惡化資金結構。這主要是源于國有企業普遍沒有建立具有科學戰略規劃的投資風險評價體系,不能對企業擬投資項目潛在風險進行全面分析和評價,更不能科學預測投資收益和風險大小。特別是在重大投資項目中,不能對風險管理活動進行科學的戰略規劃,缺乏專業的風險預警識別、分析與評價,從而容易誤導企業投資方向,甚至不能糾正錯誤的投資目標。
國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必然會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國家政策的改變會在短期內對市場環境造成沖擊,倘若企業未能提前做好預測以及應對措施,那么就會為企業帶來嚴重的市場融資風險。首先,政府補貼政策影響,國家政策中包含對國有企業的補貼政策,如果該政策發生變化,那么便會對企業經濟效益帶來影響;其次,產業政策影響,該政策變化會使得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發生改變;最后,金融監管政策影響,因國有企業的自身屬性,更易受到金融監管政策變動的影響。在國家政策倡導去杠桿的背景下,企業在負債的狀況下進行融資,就有可能導致監管部門介入。
企業投融資的風險因素,主觀上占據很大一部分。企業在進行投融資活動中,其各種決策對風險控制有很大的作用。企業在投融資過程中,過度的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了自身的實力和項目實施的可行性,缺乏對項目實施的各個環節的審核,將會增加投融資的風險。對于一些大型的國有企業來說,企業的決策團隊所做出的決定,會影響到企業投融資的整個過程,而資金的風險問題也是十分常見的。同時,在企業的投融資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把控,缺乏專業人才的指導。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企業的投融資往往是由企業主直接來實施的,這樣的投融資過程更加缺乏合理性和科學性,通常也帶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對市場環境及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的整體考量。
現階段,我國的國有企業發展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大力支持,國家連續出臺相關政策,保護國有企業發展不受私營企業的干擾和影響,在法律文件和政策制度上對國有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對規范國有企業行為作出了突出貢獻。企業的管理者要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優勢,發揮企業的特點和長處,在企業發展中,要積極倡導建立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不斷擴大企業的改革規模,達到完善企業管理的目的。一方面,國有企業應對資本市場予以重視,建立企業的金融機制,在此引導下,對資本市場進行有效評估,利用資本市場的優勢帶動企業上市;另一方面,國有企業應完善自身的融資體系,健全融資市場體系,有效降低了企業的融資風險,減少了國有企業的融資成本,通過這種方式從側面改善了企業的融資環境,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渠道,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起到帶頭作用。
國有企業的運營受到傳統權力運行機制的影響,風險管控措施的創新處在較為復雜的環境之中,實現制度的有效設計,可以使國有企業的投融資風險管控措施得到有效的調整改進,進而提升投融資財務風險的控制水平。在處理投融資財務風險控制制度設計工作的過程中,實現對項目投資過程中資金運用特征的分析,可以使資金的流向狀況得到有效明確,并保證投資項目的實際狀況得到精準認定,為資金流程的改良提供幫助。在國有企業制定投融資風險管理的措施過程中,實現對會計處理方法影響因素的總結,可以使會計信息具備更高的準確性,為企業財務風險的高水平規避提供幫助。國有企業投融資風險管理制度的建設還需要加強對財務內控相關舉措價值的關注,尤其要對管控財務風險的各項措施是否具備足夠的有效性進行考察,為財務內控制度與投融資風險管理方案的充分結合提供支持,并保證相關法律資源得到高水平的應用。國有企業投融資風險管理制度的建設還必須實現對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工作原理的有效分析,使舞弊行為和會計差錯的規避質量得到提升,在提高會計信息精準性的基礎上,實現投融資相關風險的高水平管控。
首先國有企業要基于戰略發展目標,提升管理者投資戰略規劃意識,站在企業長遠發展戰略、國內外形勢變化的眼光看待投資風險,塑造企業風險評估文化,健全投資風險評價體系,提高投資風險評價的科學性。將投資風險分析時間拉長到未來3~5年,以此來統籌規劃長短期的投資目標。其次國有企業不僅要建文化,還要搭班子、組隊伍,加強專業人才的招聘和內部人員的培訓,提升風控人員的專業知識、戰略規劃能力,以此來為投資風險管理奠定人才儲備。此外國有企業要在每一次投資前做好市場調研、市場細化分析、合作方信用資質調查等,跟緊政策號召,加大對金融行業、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力度,對資源消耗型企業謹慎投資。對于重大投資項目,國有企業還可以邀請專業機構來對投資項目風險進行深度分析,以此來確保風險都處于可控或者可承受范圍之內,從而減少投資收益與預期投資收益之間的差距,并且還能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企業在進行投融資活動中,盡量避免采取單一的投融資形式,一旦因不可抗因素而產生資金的損失,則可能會對企業造成致命的危害。因此,企業在進行投融資活動中,盡可能的選擇多種方式,降低投融資的風險。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投融資的形式越多,其風險越小,并且資金越充裕。目前除了銀行和民間借貸之外,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更是為一些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更多渠道。中小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金融,來進行相關的投融資活動。但是便利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等活動,也對一些中小企業產生了不良思想,有些企業主過度的選擇互聯網金融進行投融資,背負過多債務,影響企業和個人征信,受到一定的不良影響。隨著我國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管理不斷加強,針對一些中小企業主的失信問題也采取了較為嚴厲的措施,更加規范互聯網金融市場。
國有企業投融資活動需要財務人員參與完成,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對企業投融資活動的工作成效有著直接影響,因此企業應當及時增強財務人員素養,使其業務能力滿足企業的財務管理需求,企業可從三方面處理:首先,企業要明確新時期財務管理工作的定位,及時摒棄傳統核算財務管理觀念,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的決策規劃的職能作用,進而發揮財務部門的深層價值;其次,財務專業管理知識是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的基礎,因此,企業可通過開展思想宣傳活動以及知識講座,動員財務人員積極學習最新的財務管理專業知識內容;最后,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成熟,企業將管理工作與信息系統結合,已成為當前財務管理轉型的必然趨勢,因此企業財務人員應當熟練掌握財務信息系統的操作方法和運行原理。企業可邀請業內專業人士來企業內部,為員工講解信息系統的操作要點,并在現場演示其操作步驟,企業管理層可將學習成果與績效考核掛鉤,確保員工真正掌握信息系統的應用能力,全方位提高員工財務專業素養。
綜上所述,市場經濟的發展,國有企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是并存的,國有企業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國企在實際的發展中,要不斷調整內部管理機構和管理模式,制定完善的投融資管理體系,結合市場經濟發展形勢,做好投融資管理工作,從而推動國有企業長遠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