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穎 中國農業銀行審計局廣州分局
1921年,在浙江嘉興的南湖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我們黨踏上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奮斗歷程。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秉持初心使命,遵循救國、興國、強國的路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走向富強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是貫穿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歷程的一條主線,始終貫穿中國共產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有無數優秀的共產黨人堅持初心使命,以堅定的信仰和目標為了為人民謀幸福而不斷奮斗,我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等歷史,可以更好的了解我們從哪里來,明確我們到哪里去,能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重要性,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做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我們需要以史為鑒、以史為師、以史為鏡,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汲取豐富的營養與不竭的動力,不忘初心、接續奮斗,用實干托起中國夢。
當前全球金融市場在劇烈動蕩后形勢趨穩,但在疫情反復、反全球化、中美關系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仍存在波動風險,我國經濟結構沒有改變,銀行業面臨的金融風險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后疫情時代資產質量將持續承壓,信用債違約等新舊風險可能交叉感染,容易通過客戶傳導到銀行。外部“嚴監管”態勢明顯的情況下,銀保監會在2021年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嚴格落實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和重點房地產企業融資管理規定,繼續做好不良資產處置,大力規范整治影子銀行、理財存量資產處置、名實不符金融產品等重點業務;審計署強調,必須要牢牢把握經濟監督這個定位,把研究作為審計的前置準備,把揭示風險隱患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化戰略思維和系統思維,著力推動源頭治理。
因此,銀行內部審計工作必須要與時俱進,結合宏觀形勢變化,及時關注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及政策的實施和管理情況,持續開展審計監督,發揮揭露、抵御、預防的有效作用,揭示并預警政策執行過程中出現的不同問題,例如重大體制性、機制性障礙或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及時有效的促進建立科學的發展體制機制,促進政策持續完善,發揮審計的建設作用。
國家在政策的制定與落實中,為了保證政策的科學合理及貫徹落實,及時有效的開展政策審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這既體現了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貫徹,也為實現科學經濟的合理、可持續發展做出了保障,審計人員應以問題為導向,結合政策的內容和執行情況,有效的開展政策跟蹤審計,以實現國家政策實施的正確性、及時性。首先,重大政策跟蹤審計是黨中央對審計工作的要求,是黨中央和國務院給予審計機關、審計隊伍的重大的政治任務和職責,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大對黨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的跟蹤和審計力度,努力做到黨中央的政策措施部署到哪里,審計監督就要跟進到哪里。因此,作為銀行內部審計機構,要明確重大政策跟蹤審計是職責所在,要旗幟鮮明的講政治,以強烈的政治使命來履行好審計的職責,增強作為政治機關的黨員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其次,最近幾年,審計工作在不斷的進行改革,要求從原來的合規風險審計向管理審計轉型,審計人員要明確自身的職責,站到更高的層面,以管理的視角去看問題,從頂層的部署、執行、落實層面去看問題,以加強內部治理、內部控制、不斷完善如何經營的層面去看待問題,這樣才能真正認識到重大政策跟蹤審計的重要性,才能有效跟蹤重大政策是否落實。
加強政策研究是做好政策跟蹤審計的基礎和先決條件。要做好政策跟蹤審計工作,首先就要深入研究政策,只有不斷的學習、弄懂黨中央現行的政策,深入領悟黨的十九大的精神,黨的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精神,了解當前國家所面臨的國際形勢和國內形勢,當前經濟中所面臨的戰略問題,才能深刻的理解作為國家金融的主力力量,所承擔的金融職責。在當前復雜的形勢之下,金融機構要在穩健經營的基礎上,不忘初心使命,積極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支持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等,而審計工作要做到懂政策、知實情、善運用,將基層落實的實際效果與政策意圖初衷審視比較,及時發現政策落實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和執行偏差,客觀評價實施效果,發揮好審計促進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的保障作用。
再好的政策,只有落地實施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實現價值。一是要主動以戰略思維、系統性思維、全面性思維進行問題分析,找出重大政策落地實施中的主要問題,主要矛盾,真正推動重大政策的實施;二是要務實作為,注重實際情況分析,一定不能單一的、教條的、機械的看待政策,要聯系實際和客觀情況去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充分理解和分析政策的差異化。三是要積極創新方法,利用新的技術手段,進行全量分析,聚焦主要問題、重點問題、普遍性問題、典型性問題,而不是僅僅去看某一個點的問題,從而找出真正制約發展的重大問題。
政策跟蹤審計工作,要堅持實事求是,遵循事物本身客觀規律與實踐特點,有針對性行開展工作。避免力度不夠、矯枉過正、過猶不及現象。不同類型、不同行業領域政策,其特點、表現形式、發揮作用的時間節點也不同,審計工作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防止一出政策就要效果,沒有效果就認定基層落實不到位等等。另外,政策落實相關業務在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特征,面臨不同的問題,審計人員應當加強學習,適時轉變思維,遵循業務發展規律,適時地調整轉換審計關注重點,實現政策變化-業務發展-審計跟蹤-管理跟進-業務規范的良性互動,根據跟蹤審計的前瞻性和持續性,對同一業務的不同階段或不同業務實現提前預警、及時揭示、立查立改和整改監督,切實做好審計監督和服務,提升審計工作的質效。
結合近年政策跟蹤審計的經驗,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與合規性審計、管理審計等審計工作有所不同,理論上政策跟蹤審計在審計目標、內容和方式方法上都有所區別,其在重點關注政策落實的導向下,審計準備階段就已經要開始介入,將跟蹤政策糅合進去,貫穿始終,可以實現統籌審計力量,達到集中突破的目的。
深入學習相關重大政策的內容和要求,及時了解和掌握政策實施的具體情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度和政策鑒別力,做到懂政策、知實情、善運用,將基層落實的實際效果與政策意圖初衷審視比較,及時發現政策落實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和執行偏差,客觀評價實施效果。發揮好審計促進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的保障作用,積極落實審計部門政策跟蹤審計的責任。一要關注有無不作為,檢查責任落實主體的主動性;二要關注有無亂作為,檢查落實工作的合規性;三要關注有無假作為,檢查落實任務的真實性。通過檢查揭示責任主體履職盡責方面不到位問題和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促進責任主體各司其職、各盡其責。通過檢查評價相關業務內控管理的有效性,通過提出可行性建議促進完善機制、優化流程、規范管理,更好地保障重大政策貫徹落實到位。
政策跟蹤審計的難點:一是在于及時了解相關政策及其變化,二是在于擁有合適的途徑能夠掌握政策實施的全貌及其特點,三是如何對全量數據進行分析以獲得多維度分析結果。相比傳統業務,政策跟蹤審計更依賴大數據分析。審計人員要在很短時間內快速了解和把握某項政策的實施情況,并找出其中的問題所在,必須依靠大數據分析手段,善于整合多方面數據信息,以問題為導向,開發運用審計模型以及其他分析工具,把全量數據逐步轉化為特征數據,從而形成相對精準的疑點線索,為政策跟蹤審計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快速實現審計目標。適應政策跟蹤審計發展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分層次建立綜合性審計信息數據中心,探索以數字化為基礎,打造數據分析團隊,充分發揮團隊優勢,按金融、投資等專業構建數字分析審計模型各司其職,用各種相關數據開展分析研究和預測,揭示重大政策在貫徹落實中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一是在應審盡審全覆蓋基礎上,突出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審計工作,特別是涉及大額投資、重大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建設、地方重要政策、重大民生政策等,要重點進行跟蹤審計,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落實。二是嚴格審計標準。要嚴格依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的時間節點和目標任務,進一步分解亮化工作任務,對于落實不到位、推諉扯皮、應付了事、違法違紀導致嚴重后果等問題,要加大審計力度、固定證據,堅決追責問責。要馳而不息抓好問題整改,咬住問題不放松,真抓實干,堅決同審計“形式主義”劃清界限。三是強化審計過程管理,提高跟蹤審計效率。隨著時代發展變化,特別是國際金融局勢錯綜復雜,銀行系統面臨的風險隱患也越來越大,因此開展政策審計工作,要注重從過程管理上作文章,要進一步強化同步跟蹤審計、監督關口前移等措施,切實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對政策落實不力、推進遲緩等問題,要跟進制定跟蹤審計方案,嚴查瞞報、漏報、錯報問題等,提升審計效果。
新形勢新環境下,政策跟蹤審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本文結合實際,提出做好審計工作的三個基礎條件“學深悟透,學懂弄通政策;主動務實作為,保障政策實施;遵循客觀規律,更好地發揮審計的作用”,并就進一步加強政策跟蹤審計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銀行內部審計人員應緊跟政策導向,把握政策跟蹤審計的特點與方法,合理解決審計中的問題,實現政策實施的有效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