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貝 國家能源集團山西公司王曲電廠
每一個時代都需要一種精神,這種精神能夠推動社會前進,引領人們奮發向上,也就是勞模精神?!笆奈濉笔俏覈鎸崿F小康、完成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因此,結合發電企業實際,通過樹典型、搭平臺、建機制的方式,抓好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引領廣大職工踐行“實干、奉獻、創新、爭先”的企業精神,推動企業生產技術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勞模創新工作室由勞模本人領軍、掛帥,采用“理論+實踐”相結合的形式,通過開展勞模線上及線下授課、技術交流及科普講座等活動,進行科學技術研究,形成“比、學、趕、超”氛圍,從而提高廣大職工的業務技能水平、創新創效能力。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不斷提升,為激勵廣大勞模、工匠人才發揮帶頭和示范作用,中華全國總工會在《關于進一步深化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的意見》中提出,要最大限度上去實現創新工作室集智創新、引領示范、協同攻關、儲備人才及培育精神等功能,引領廣大職工全身心投入到群眾性創新和實踐中去,加速形成人人想創新、人人能創新、人人善創新的生動局面,打造一支素質優良、技能精湛、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的技術工人隊伍,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貫徹新發展理念,立足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必須緊緊依靠工人階級、廣大勞動群眾。工人階級、廣大勞動群眾必須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的周圍,接續奮斗、努力開拓,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創造屬于我們的時代輝煌、歷史偉業。勞模創新工作室是新時代職工群眾的偉大創舉,是工人階級無窮智慧、創造活力的生動體現。工會組織開展創建工作,拓展了弘揚勞模精神的新途徑,在一線職工培訓、技能提升方面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能有效助力企業發展。
《工會章程》規定:“工會組織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創新、綠色、開放、協調、共享的發展理念,牢牢把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工人運動時代主題,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積極發動職工自覺參與建設和改革,提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及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水平?!焙霌P勞模精神,營造“正能量”氛圍,最大程度上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廣大職工鉆研業務本領、提高崗位技能,積極參與企業建設和改革任務,是《工會章程》賦予工會的神圣職責,體現了工會組織的引領職工、服務企業作用。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始終高度重視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始終高度重視發揮勞動模范、工匠及先進工作者的重要作用。2020年11月,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光榮屬于勞動者,幸福屬于勞動者。勞動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國的功臣。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作為發電企業基層單位,我們要立足“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結合企業生產經營中心任務,以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為載體,形成技術創新、攻關的合力,圍繞破解安全生產、環保達標排放等領域技術引進、吸收等方面的難題進行鉆研,使創新人才的個體優勢轉化為群體優勢,實現技術創新由個體到團隊、由單打獨斗到協同作戰的提升,推動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
勞模創新工作室經驗互通、技術交流及日常交流載體不夠豐富,有待搭建更加多樣化的平臺,適時組織各類交流活動,促進各種前沿技術、經驗的共享、傳播。此外,交流機制限于大小會議,創新形式不足,未利用好新媒體進行廣泛宣傳。
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培養欠缺全局性、系統性、持續性機制,缺乏針對個體的定制化創新,致使職工參與度不高。創新工作的社會認同感和職業榮譽感、自豪感、獲得感不強,也導致部分成員成長緩慢,逐漸不參與課題和活動,游離于組織之外,不利于人才的系統培養和整體輸出。
勞模創新工作的開展,需要在工會組織的牽頭下,協調人資、計劃、財務、宣傳及生產一線多個部室共同發力、協同作戰。但個別勞模創新工作室缺少工作思路、量化指標、資金支持和獎懲細則,這樣既不利于工作室自身工作的完善提高,也不利于與兄弟單位的橫向對比。
勞模創新工作室應在更廣的職工范圍內發揮示范作用,因此需要在職工與勞模工作室之間搭建更為暢通的橋梁,推動勞模先進輻射帶動更多身邊的職工。勞模工作室活動不應局限于先進技術的交流,還應成為先進管理經驗、先進技術的“產學研”孵化基地,成為企業發展、員工進步的有力助推器?,F實中部分研究成果在推廣應用、專利申報時,受制于政策把握不準確、精力投入不足及流程相對繁瑣等因素,導致研究成果落地應用較為困難。
為充分發揮勞模精神對企業職工創新和素質提升的推動作用,克服當下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過程中諸多問題,王曲電廠工會創造性制訂了“1234”(即:一個典型、兩個保障、三個理念、四個平臺)工作思路,積極適應企業內外部的新形勢、新情況、新變化,以勇于創新、敢于勝利的態度對工作室創建進行大膽嘗試和探索。
黃林,1972年9月生,現任運行部化驗室技術員,廠內一級生產專家、A級技能操作專家,2013年榮獲原神華集團第十三屆職工技能大賽中電廠水化驗項目一等獎,2014、2019年分別被授予了“中央企業技術能手”“中央企業勞動模范”稱號。“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黃林同志的事跡深深觸動了全廠員工,公司抓住機遇,廣泛宣傳黃林同志的事跡,提倡發揮勞?!皞鲙蛶А弊饔茫e極開展技術交流、業務培訓、“師徒結對”等活動,輔之以廣播、電視、報刊及新媒體的廣泛宣傳,工會組織迅速在企業內掀起了向黃林同志學習的熱潮,營造了“學有榜樣、行有目標、追有方向”的工作氛圍。
選好典型,保障機制建設就成了關鍵。為此,王曲電廠工會提出了“七條建設標準”(即:場所規范、標志明顯、制度完備、職工參與、經費保障、設施齊全、臺賬詳實),全力抓好創建工作。硬件保障方面,依托該廠化驗室,設置工作區域面積170平方米,配套資金70多萬元,擁有離子色譜儀、顆粒度儀、氣相色譜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儀、加熱消解器CR3200及WTW光電比色計photo S6、721-100分光光度計、哈希濁度儀、熱量計、定硫儀、硅酸根分析儀、循環水靜態試驗分析儀等十余臺精密儀器。軟件保障方面,成立了組織機構,配備成員15人,平均年齡38歲,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11人,均為該廠各專業的技術骨干,人員結構合理、專業全面、工作經驗豐富。工作室自創建以來,針對生產中出現的各類水汽、油品技術監督難題,先后設置了“提高聚合鋁絮凝劑有效成分(Al2O3)測定準確度”“循環水處理優化”“提高石灰石粉驗收質量”等研究課題,開展了一系列技術攻關和QC活動,其中:“降低脫硫廢水去除硬度成本”課題榮獲2018年山西省電力行業優秀QC小組三等獎。
抓好創建工作,要求我們找準定位,把握好幾個工作理念。一是把握人才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理念。依托勞模創新工作室項目推進、生產一線創新工作開展情況,為特殊技能人才、對創新工作作出突出貢獻人員的崗位晉升提供支撐依據,同時積極發掘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先進典型和事跡,積極營造重視、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二是把握“雙培養”的理念。把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骨干。積極開展黨員先進事跡宣講、勞模突出事跡報告會等主題活動,營造了良好的學習對標氛圍。近年來,已有6名工作室成員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生動案例。三是把握鼓勵創新的理念。制訂了《黃林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管理辦法》,規范課題研究、團隊攻關、成果推介等工作流程,積極倡導“敢闖敢干、先行先試”的工作理念,以寬廣的胸襟和執著的態度鼓勵廣大職工大膽試、放心闖,努力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誤的良好氛圍,不斷提升創業創新的膽氣、敢作敢為的銳氣和走在前列的豪氣,實現職工與企業共成長的目標。
王曲電廠工會注重把創建工作與人才隊伍建設相結合,將工作室搭建成技能人才培養、技能人才使用、技能人才激勵和青年人才帶動的平臺。2018年,下發了《生產技術專家、技能能手管理辦法》,結合科技攻關、“師帶徒”等方面工作,每年選聘技術專家、技能能手,給予符合條件人員5000元/年·人-18000元/年·人津貼獎勵,點燃了職工創新熱情。2019年,成立了“立潮頭”青年創新工作室,聘請黃林為名譽導師,定期指導青年創新工作,推動創新精神向一線班組延伸,與生產現場銜接,形成互動格局。
2014年5月,王曲電廠啟動創建工作,同年10月,黃林勞模創新工作室被長治市總工會授予“長治市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2015年7月,黃林勞模創新工作室被原神華集團命名為第一批集團級勞模創新工作室。近年來,多家電廠、煤礦單位到王曲電廠觀摩、學習,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效應。
7年來,針對生產中出現的各類水汽、油品技術監督難題,黃林勞模創新工作室先后設置了“提高聚合鋁絮凝劑有效成分(Al2O3)測定準確度”“循環水處理優化”“提高石灰石粉驗收質量”等研究課題,開展了一系列技術攻關和QC活動?!敖档兔摿驈U水去除硬度成本”課題榮獲2018年山西省電力行業優秀QC小組三等獎。此外,還解決了磨煤機出口分離器電機滲油、循環水回水管道超壓等現場實際問題。
通過參與黃林勞模創新工作室項目具體研究、學術交流及論文撰寫工作,近年來,王曲電廠涌現出侯富智、嚴濰及郝曉路等一批運行、檢修專業青年技術帶頭人,先后在上級公司技能大賽斬獲集控值班員、熱工及閥門檢修等5個項目的桂冠,工作室成員王紅娜、閆明分別被國神公司授予2016、2019年度“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在兄弟電廠機組調試、現場突發故障處置、疑難雜癥解決等方面,王曲電廠也多次伸出援手,派駐技術支援團隊指導、協助,贏得了廣泛贊譽。
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創建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需要明確創新目標、持續不斷發力,必須要固化好工作長效機制,形成文化氛圍,引領廣大職工自覺踐行。同時還要在創 建過程中將攻堅克難的精神、忘我拼搏的優秀品質繼承發揚下去。
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要進一步融入到了公司安全管理、生產經營、科技環保及文明單位創建過程中去,引導廣大職工群眾積極踐行“綠色發展 追求卓越”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履行“能源供應壓艙石,能源革命排頭兵”的企業使命,共同擦亮國家能源集團企業文化品牌“底色”。
要注重發揮品牌效應,要讓大家了解,扎實抓好新聞宣傳工作。宣傳的方式可以采用先進事跡報道、創新成果發布等方式進行,同時需要考慮在“學習強國”“國資小新”等重量級媒體發布稿件、微視頻的策劃與組織,叫響國家能源集團創新品牌,引領廣大職工群眾積極參與創新創效工作。
創建勞模工作室過程中,要進一步增強互通交流,通過現場學習、觀摩互動及經驗報告會等多種形式對各工作室基本情況、特色亮點及突出業績等內容進行展示、互通,積極學習其他行業、兄弟且因工作室建設經驗,從而達到學習交流、取長補短的目的,提升勞模工作室的競爭實力。
在加強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之間協作的基礎上,還要注重加強與工會組織、人資部門、經費管理部門及生產有關部門的協同作戰。特別是在機制完善、制度執行、人員支持、資金保障及獎懲考核等環節工作,確保實現“1+1>2”的團隊效應。同時,要以研究成果應用為導向,通過密切關注行業科技信息、加強政策研究、積極與地方科研機構及高校溝通聯系等方式,推動成果落地、轉化。
總之,就電力企業而言,加強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探索和實踐,將為職工發揮聰明才智提供廣闊的舞臺,推動形成國家能源集團創新品牌。工會組織作用的發揮,也將更好地凝聚廣大職工積極參與到創新工作中來,一起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