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彥發 河南省堯欒西高速公路建設有限公司
在2021年3月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當中,針對交通運輸領域提出了明確的規劃目標,其中“智能交通”成為幾大關鍵詞之一,備受關注。作為今后交通行業發展的大趨勢,智能交通是指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等進行充分的融合與有效集成,積極應用到整個交通管理體系,從而建立一種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系統。高速公路作為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交通智能化建設當中,我們必須立足基本國情,重視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設,積極發揮智能化、信息化的優勢作用,進一步推進高速公路管理水平提升,為社會、為人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2020年8月31日,伴隨著G5517長益北線高速公路的通車運行,意味著長沙建成了我國第一條支持車路協同的自動駕駛智慧高速,標志著我國高速公路智能化建設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作為21世紀交通事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智能交通是實現高速公路安全與暢通的重要保障。當前,我國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高速公路網絡,想要最大限度發揮出其社會價值,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最關鍵的還是在于交通信息化建設及智能化建設水平。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伴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大量先進技術的不斷涌現,只有充分發揮信息化的作用才能達到智能化的目標,才能實現人、車、路的統一,才能建設以人為本的交通信息化體系。長期以來,我國高速公路建設速度位居世界首位,然而,在道路信息化水平方面卻存在明顯的滯后性,比如說事故多、處理緩慢等,這些問題的長期存在,不利于我國高速公路事業的健康發展。
當前,我們正處于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信息成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獲取想要的信息,都可以與任何一方進行交流與溝通。汽車作為人們出行的必需品,也變成了一個流動的辦公室,而道路則成為一個綜合信息平臺,信息無處不在。伴隨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大量新技術隨之誕生。在高速公路智能化建設當中,全球定位系統、車輛自動識別系統、地理信息系統、車輛自動防碰撞系統、自動駕駛系統等大量先進的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同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進一步推進交通運輸事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提高服務保障水平,應積極探索具有前沿技術水平的智慧高速公路,通過前瞻性的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方法,積極引導和創新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設。新時代新環境新要求,人們對高速公路發展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信息的依賴性也日益增強,發展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設已成為未來高速公路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為此,開展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設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
相比傳統高速官公路管理模式,智能化管理最大的特點在于堅持并全面貫徹了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通過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準確搜集、處理、發布、分析和充分利用行駛車輛及道路狀況的相關信息,能夠為高速公路的司乘人員、服務人員及管理人員提供更全面、更優質、更高效、更精準的服務。然而,在我國高速公路智能化建設當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最突出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綜合化是智能化的一大特色,這就需要高速公路建設各子系統保持高度的統一性、協調性,進而有效提升系統化的優勢,強化對各個系統的管理與控制能力。但從我國當前高速公路管理現狀分析在各個子系統當中,采用的管理模式仍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尤其是在監控、通信和收費等系統,并沒有連成一個整體,而是處于一種相對孤立的狀態。這種情況下,就導致了高速公路各個系統的信息無法互通互聯、共享。在高速公路運營管理過程中,每一個系統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當這些數據無法產生關聯時,很難發揮出其最大的價值與優勢,進而對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設的發展造成極大的阻礙。
在智能化建設與管理當中,信息化是其最關鍵的部分。為了給高速公路智能化管理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撐,需要各個子系統能夠實現高效、實時地搜集、發布和共享數據。然而,由于信息化無法達到協調統一,各個系統之間產生的數據難以互通、共享,這種情況下極大地影響了數據處理的速率。比如說,在搜集數據時,由于數據庫建設存在嚴重的滯后性,很容易出現重復搜集數據的情況,進而導致整個系統冗余的信息過多,大幅降低了系統運行的效率,甚至會產生嚴重的經濟損失。與此同時,因為數據庫建設存在問題,導致大量交通信息無法全面采集,不能深入挖掘現有的數據,很難達到多樣化信息需求。
作為現階段世界上最先進的收費系統,ETC是智能交通系統的重要服務項目,當來往車輛從高速公路收費站經過時,無須人工收費和停車,即可滿足自動繳費的需求。目前,ETC已在全國高速公路收費站得到了全面實施,通過這一項智能收費系統的廣泛應用,可以有效提升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減少收費管理成本,大大提高車輛的運營效益。然而,在實際應用與管理當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在ETC全面實施早期,很多新聞上可以看到“為什么用上ETC,走高速反而更堵、更貴了?”很多車主遇到ETC收費貴的問題。雖然,這一問題在2020年初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但當車輛較快速度通過ETC通道時,由于后臺管理系統和車載電子標簽間的數據無法實時進行交換,極易出現交易失敗等問題,有時候甚至比人工通行花費更多的時間。除此之外,針對ETC收費系統,目前系統的運行環境和管理措施還不到位,在很多情況下存在系統不兼容問題,最終會對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設造成不利影響。
無規矩不成方圓,制度是保證一切工作開展的重要條件。在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設當中,加強制度保障,才能更好地指導智能化建設。第一,明確智能化建設的地位,準確定位。全面詳細地研究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設的建設目標、行為準則、建設周期等相關內容,在實施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階段都能做到有規可循、有章可依。第二,責任落實到位到細。在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設當中,要求每一個管理者都必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崗位職責,做到專人專責,將責任落實到崗到人,全面夯實責任,保證工作分配的合理性、科學性,確保人人參與到管理智能化建設工作中去,將每一個成員的潛在能力最大限度發揮出來。第三,進一步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對于智能化建設當中存在的系統功能不全等問題,應進一步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加強監督管理力度,在制度的保障下更好地開展各項智能化建設工作。
當前是網絡時代,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到各行各業,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給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方向。將互聯網技術充分融入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當中,可以有效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獲取更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還能全面解決高速公路智能化建設當中數據庫建設滯后等問題。因此,必須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并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積極打造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平臺。第一,在高速公路管理體系當中,須以互聯網技術應用為重點,通過先進的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建立一個強大的管理數據庫,在該數據庫當中可以全面納入各類不同的高速公路交通數據,從而為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設提供數據支撐。第二,以網絡為紐帶,將互聯網技術覆蓋到高速公路管理的各個方面。比如,利用智能管理平臺,可以做到控制中心實時聯系車主的功能,達到友好溝通。利用網絡協作平臺,可以準確、快速下達任務,實現各部門人員分配合理化。或者利用大數據技術,實時預測分析高速公路的承載能力,為限流、放行等提供依據。
智能化建設涉及高速公路建設的各個系統,比如監控系統、收費系統、機電管理系統等等。想要實現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設,必須保證各個系統數據互通、共享。第一,充分發揮設備的作用,比如,高速公路的監控設備,在監控路面的同時,還可以對路面、車輛等信息進行全面收集,為大數據庫建設提供數據支撐。第二,強化機電設備智能化建設,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將高速公路機電設備打造成一個完善的信息化系統,實現設備智能巡檢、維修,保證機電設備運行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伴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道路交通量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快速增長,這無疑會給高速公路通行安全帶來嚴峻的挑戰。為了充分發揮高速公路的優勢,必須對現有的高速公路進行改造,充分挖掘其潛力,進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做好統籌規劃及管理工作。因此,必須重視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設,加強智能化建設力度,提供更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