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 大元建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最近這些年,建設行業的進步速度顯著,國內的建設市場也在擴增,在這種形勢之下,建材的品類也變得更加多種多樣,同時品質也參差不齊,有很多品質較差的建材,也流入建材市場之中。一旦這種建材被使用在建設項目的施工活動之中,那么施工技術的運用必然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建材的監管也是技術管控中的內容之一。但是,當前大多數的建設企業都并未明晰這一點,繼而只是單純地對技術本身予以管理控制,對建材監管不到位,還有部分企業過于注重成本,為了壓縮支出,不惜引入品質較低的建材,這也是需要特別注重的問題。
建設項目施工活動中的技術管控,需要嚴謹、有序、科學地完成,因此就需要建設企業從總體出發,顧全大局,明晰側重點,唯有如此,才可以確保施工技術管控的成效得以事半功倍。但是,從當前建設項目的實際狀況中來探析,在很多施工建設活動之中,都存有過度注重工期,而忽略技術監督的問題,而這也是過于追求經濟收益的一種表現。
由于國內城鎮化的加快,建設項目數量在持續增加,對于施工技術管理人員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因此也就致使高技能素養的管理人員變得十分稀缺,很多管理者并沒有與之相應的素養,就進入到了管控工作崗位之中,這就會使得各類問題層出疊見,在開展技術管控時,極易出現甩項、漏項的問題。與此同時,大多數的建設項目作業人員都沒有接受過系統化的培育,學歷都比較低,在運用各類技術期間,也只是憑借以往的經驗來完成,若是管理人員沒有辦法高效地踐行自身的權責,那么技術管控水準也必將會大打折扣,繼而增加問題出現的概率。
土建項目的施工作業中的技術管控,站在本質層面來看需要極高的客觀性,由于項目的工期極長,并且作業量也非常大,因此需要運用的技術類別也就更多,這樣就會使得管理人員在落實技術管控期間,難免會受到主觀影響,致使問題出現,所以說就需要完善的管控機制來約束管理人員。然而,在一些土建項目之中,卻有著管控機制不夠健全的問題,一方面是由于建設企業對于此項工作的注重程度比較低,另一方面是因為管控機制的創建,并未從項目的真實情況出發,在這種狀況的干擾之下,管控機制健全程度自然也就隨之降低,客觀性也無法保障。
首先,作為建設企業來說,務必要做好建材與成本控制之間的協調,換言之,縮減成本需要在保證建材品質的根基下來完成;其次,在引入建材之前,除了要檢查各類合格證件之外,還需要對落實抽樣實驗工作,一旦發現不達標的建材,堅決不能使用;最后,在建材運送進土建工地現場之后,務必要依據規程要求,做好存放工作。
在土建項目實行施工技術管控工作時,還需要貫穿于整個作業過程。建設企業要做好技術監督標準的明確,以此來提升技術監督的強度,確保規范化。詳細來說,需要保證如下幾點。第一,建設企業需要精準的運算出作業量,并且科學地選取支架、模板等工具,為施工技術的良好運用做出保障;第二,需要依據當前的土建項目施工技術常見問題,編訂出對應的技術管控條例,以及各項應急方案,以確保管理人員能夠有據可依;第三,加強對新技術、新工藝的監督,確保技術在土建項目中被運用時,可以達到比較高的水準。
不論是管理人員,還是作業人員,在土建項目中都屬于施工活動的一線參與人員,所以就需要注重人員的技術培訓,在當全部人員都擁有比較高的技能素養之后,技術管控工作的水準提升自然也就會水到渠成。具體來講,一方面,在施工作業期間,要加強對技術管理人員的考評,以此來督促其可以持續進步,確保技術管控的成效;另一方面,在土建作業開始前,應該將作業人員集中,并且做出相應的培訓,借此來讓其明晰技術運用的關鍵點,以及相應的工序,這樣一來,就可以降低技術管控的難度。
現階段,對于技術管控機制完善度不夠的問題,應該從企業層面入手,推動機制的規范化進程。在土建項目作業開始前,企業需要集合各個技術人員,對各項施工技術予以全面的討論,并制訂出針對的管控機制,在此之后,還需要對管控機制進行多方面的論證,及時調整無法落到實處,或者是不夠健全的內容,以確保技術管控機制可以作為土建項目施工技術的管理依托,進一步提升管理人員的工作客觀性。另外,還需要對以往出現過技術問題的項目做好調研,以便于吸取其中的經驗,更好地完善技術管控機制,規避出現相同的錯誤及問題。
總之,建筑工程作為時代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能夠有效促進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必須加強土建施工技術操作的管理,制定健全的管理體系,強化建筑人員的質量原則,落實施工責任監督管理,提升工程施工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