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山陽縣自然地保護中心 羅寧 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西照川鎮農業綜合服務站
森林生態旅游是一種新型的旅游模式,頗受當下人們的喜愛,有助于社會進步,以及經濟發展。尤其是從近年來的發展情況而言,交通行業、通訊行業的發展,為森林生態旅游帶來新的契機,也得到政府的重視和扶持。為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采用宏觀+微觀的森林保護策略,實現資源共享,在保護森林資源的時候,也能推動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森林保護和生態旅游二者實際上是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關系。二者不可脫離任何一方面,為構建完善的協同發展機制,將生態旅游和森林保護工作進行有效結合,著重體現生態旅游中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全球化背景下,森林生態旅游的發展呈現出一種全新的趨勢,這既是資源合理應用的有效手段,而且在促進當地資源和諧發展的時候,也能實現對林業資源的有效保護。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是生態旅游的核心,實現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時候,也是推動生態旅游順利進行的關鍵所在。因此,結合現階段的發展情況,認識到對資源的保護是促進生態旅游經濟發展的前提,表明生態旅游的發展離不開資源保護工作,為從根本上避免出現資源破壞情況,需要采取合理措施,構建完善且優化的森林環境。
森林保護在生態旅游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動旅游行業的強大發展。利用科學且有效的合作方式,確保生物的多樣性,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避免由于保護不當出現嚴重的生態危機。
森林保護,為生態旅游發展提供有效依據,滿足人們觀賞需求的時候,營造良好的活動環境。實現經濟、生態效益的和諧發展,營造一種健康、良好的發展趨勢。
森林生態旅游和森林保護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在當前的環境下,需要對二者予以有效把握,通過合理措施,在實現森林保護的同時,開發森林生態旅游,實現二者的協同發展。
為實現森林保護和生態旅游的協調發展,需要完善森林規劃工作,強化基礎建設,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實現森林生態旅游的產業化發展。如千島湖國家森林公園,有著“天下第一秀水”的美稱,總面積為9.5萬hm2,在規劃初期,則是認為必須在保護現有資源不受到破壞的情況下,進一步體現當地的區位優勢,合理開發森林資源,精心打造獨特的區域文化,以及宜人的服務模式,實現生態旅游開發的進一步發展。在實施總體規劃的時候,有助于旅游行業和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有效進行。多年來,千島湖國家森林公園始終堅持優先的發展原則,將產業建設作為改善生態系統的有效策略,致力于走出一條完善的生態發展道路,實現森林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
從森林公園建設的啟示而言,生態旅游中缺乏樹木會沒有靈魂,所以森林生態旅游建設中,應該將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維護生態系統的協調性,堅決制止一切破壞性行為。為實現資源開發和利用的一致性,一定要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實施有害生物的綜合治理工作,持續體現森林的優化作用,展現景觀功能。所以,從日后的發展而言,一定要強化對林業的改造工作,將其作為一項重要業務,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林業改造計劃得以順利實施。需要注意的是,森林公園的發展,還需要從戰略性眼光構建和布局,打造一張和諧的生態旅游網絡,秉承著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著重體現森林景觀和地方特有資源的特色,發揮綜合性的資源優勢,使其成為景色宜人+休閑服務為一體的森林公園。
生態旅游的良好發展改變了人們的認知觀念,讓生態環境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無論是當地居民,或者是林業管理部門,具有森林保護意識。在生態旅游業發展的基礎上,最大程度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在實施保護工作的時候,也讓大眾的生態保護意識得到明顯提升。對此,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宣傳工作,致力于打造文明的森林生態旅游模式。以霧靈山為例,是整個京津冀地區唯一入選的一處“中國森林氧吧”,由于當地的獨特條件,形成了處處有奇觀的景色,為保護這塊綠色花園,為游客提供良好的環境教育,相關部門必須積極宣傳,強化生態環境的安全管理,守護青山綠水。
第一,加大對林木資源的保護工作。霧靈山作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防火日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保護區,制定《霧靈山夏秋防火預案》,設計專業的巡查組,設置有效的森林保護模式,不僅讓消防隊伍攜帶專業入駐到服務區,還強化對資源的保護查詢,禁止出現一切危害森林資源的行為,采用說教的形式,強化廣大游客的保護意識,一起守護我們的青山綠水。
第二,文明引導。為引導游客欣賞霧靈山的美景,體驗生態文明。霧靈山設置對應的網站,以及多元化的宣傳資料,當游客進入其中的時候,必須提前預覽規章制度,在停車場、主要景點設置生態服務提示牌,及時傳播生態文明知識,樹立保護森林資源的良好意識,文明游覽。
第三,強化對服務人員的培訓工作。為打造有序、健康的生態旅游氛圍,自然保護管理局需要對從事該行業的相關人員進行系統培訓,考核沒有合格的人員禁止上崗。培訓過程中,必須反復強調相應的生態旅游管理規定,依法誠信經營,致力于打造生態文明的綠色搖籃。
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工作,則是在市場自主調節的基礎上,對現有的旅游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和保護,切忌違背普遍性的發展原則,對有潛力、有市場的森林旅游資源,尋求環保部門的支持,樹立全局意識。從目前的發展情況而言,我國森林旅游管理能力還有待加強,政府應該盡快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積極借鑒國外優秀的管理模式,體現旅游行業等非政府組織行為,出臺國家森林旅游業政策,確定旅游產業扶持的方針,進一步規范旅游市場秩序。而且政府要提供一些公共性服務,及時和收集和發布旅游信息,包含了對森林旅游市場的宣傳和促銷,實現資源的協調發展。
從目前的發展趨勢而言,我國森林生態旅游業迎來新的機遇,一方面,隨著城市化的推進,森林生態保護面臨的壓力增大,需要尋找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所以森林公園的出現,將“砍樹”轉為“看樹”,讓人們開始投入到欣賞和享受自然風景的狀態內,兼顧生態和改善民生的協調發展。另一方面,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回歸自然的意愿也會愈加濃厚,森林生態旅游的存在,滿足現階段人們的休閑、養生需求,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所以,政府要履行自身的職能,將森林資源保護作為生態旅游發展的基礎,認識到森林中擁有諸多動植物素材,以及多元化的人文景觀,保護和利用好這些資源,是當地政府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將森林開發和建設工作控制在可承載范圍內,盡量將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此外,為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必須積極創新、大膽改革,體現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優勢,實現生態和產業的協同發展。
面對日漸嚴峻的環境形勢,為加強森林保護的建設工作,必須認識到病蟲害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利用多種防治策略,在長期摸索和實踐中改進和完善防治策略。結合當地森林生態旅游的實際情況,對現有的林業發展情況做綜合分析,盡量規避林業保護工作不到位的問題。
為做好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首要任務是加強病蟲的檢測工作,利用信息技術,如網絡管理系統,對樹木的生長情況進行綜合分析,避免病蟲害的暴發,減少病蟲對森林生態旅游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由此可見,病蟲害的檢疫工作,有助于提高防控質量,無論是林業的栽培,或者是運輸工作,需要對各個步驟進行有效監測,及時將外部感染物扼殺在搖籃,減少對森林資源的不利影響。除此之外,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有效的防治,構建網絡管理情況,跟蹤和分析病蟲害的實際情況,及時扼殺。由此可見,檢查工作的進行,從森林資源的栽培、管理到防治等方面進行檢疫,避免林木資源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造成病菌擴散,對森林生態旅游造成影響。最后,為保護生態物種,盡量減少農藥噴灑的方式,可利用害蟲的天敵進行防治,如啄木鳥和天牛,積極宣傳,避免農業對森林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未來的發展中,需要積極研發新技術,及時引進和推廣最先進的病蟲防治手段,完善森林保護和生態環境的建設工作。
從上述的分析可發現,我國森林保護和生態旅游開發的關系,生態旅游的發展有助于實現現代化服務模式,提高當地人們的經濟收入,構建生態的文明城市。因此,必須重視森林生態旅游的發展,積極宣傳,提高大眾的環保意識,將森林保護作為出發點,引導人們走進森林、享受大自然,帶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