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瑩 四川音樂學院
思政教育內涵深遠,可以很好使學生在意識形態的完善中,成長為信念堅定的新時代人才。為了使高等教育的辦學宗旨得以落實,教師所開設的就業指導內容,不能一味的以傳統內容為主,而是積極根據發展要求,可以在創新中引入思政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時,可以潛移默化的增強思想水平、價值觀點與政治素養,為順利從業打好基礎。同時教師也應對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形式進行創新,使有趣的內容快速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從而使學生在堅定的信念中保證更好發展。
社會進程的加快,使人們逐漸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再加上教育體系的變革,高等院校的招生數量越來越多,每年都有大批畢業生面臨就業問題。所以如何緩解壓力,使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知識更好應用于工作崗位中,已經成為高等院校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使不同行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生機,同時對人才的需求標準也越來越高,更需要具備正確職業觀念、專業能力以及思想品質的人才,為推動祖國建設的更好發展提供動力。但不少教師所開展的就業指導工作,往往與市場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經常以觀念類的教育內容,要求學生對就業樹立正確的認知,卻很少根據學生實際的發展規劃與不同行業的發展前景,對教育內涵進行豐富,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既沒有對其今后就業給予幫助,也會使落后的觀點束縛學生思維意識。
另外,新時代的來臨,使學生除了要樹立正確價值觀點,還要在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助力,所以高素質人才不僅要有很強的專業能力,還要具有與新時代發展相協調的思維品質。教師所開展的就業指導教育,由于忽略思想政治的引入意義,不僅內容比較單薄,也對學生樹立正確價值理念與就業意識無法提供幫助,不僅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也難以幫助學生取得較好的就業意識,急需教師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才能助力高等院校精心培育的多元化人才能夠順利就業。
思政教育作為規范學生行為意識、增強其理想信念以及強化社會責任感的重要內容,始終是各個教育階段必須開展的教育工作,尤其是新時代的到來,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加重視,不少院校紛紛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入,希望培育出具有較高思政意識,又有優秀專業能力的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可以很好幫助學生在明確的就業觀點上,快速根據自身實際需要進行發展方向的確定,并通過正確就業觀念的樹立,使學生能夠在職業意識、發展理想以及未來規劃過程中起到有效的指引作用。而通過思政教育的引入,可以很好使學生道德素養與政治意識得到上升,在堅定的信念下以更好狀態參與工作,使學生能夠用所學知識推動行業領域的更好發展。尤其是思政內涵與就業指導教育內容有十分緊密的聯系,教師通過思政教育的挖掘,可以使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建立正確的就業觀點,避免學生在迷茫的心態下,無法找到更好的發展方向。同時,思政素養的提升也可以很好幫助學生以辯證視角對復雜社會環境進行了解,始終在較高的職業道德操守與堅定的理想信念中堅守工作崗位,才能很好避免在錯誤思想下誤入歧途。這樣既能夠使學生在就業指導活動的參與中,對當前的就業制度與最新的方針政策進行了解,也可以快速調整就業思想,能夠正確對當前的就業形勢進行把握,使學生增強就業自信心的同時,能夠在較高專業素養的幫助下,具備更好競爭優勢,從而為其順利就業打好堅實基礎。
傳統的就業指導工作僅局限于課堂中,使學生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際案例的分析完成學習活動,很少給予其相應的實踐平臺,導致學生學到的就業知識過于理論化,無法展現真正的教育意義。這樣雖然可以使學生對今后的就業觀念有一個清晰的了解,但過于枯燥的學習環境,很容易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調動。因此,就業指導與思政內容積極融合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對教育平臺進行創新,不僅要使學生在課堂中擁有清晰的職業規劃,保證職業道德素養得到提升,又需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就業平臺,使其在實訓中能夠將學到的知識進行落實,并在思政思想的幫助下,提升道德素養與職業理想,幫助學生能夠快速對今后的就業發展進行定位。教師需要與當地的企業進行結合,根據不同學生的發展規劃與就業意向,為其挑選合適的實現崗位,鼓勵學生能夠在理論知識與實訓活動相結合的同時,使職業能力得到快速鍛煉,并通過思政教育內涵的引導,使學生可以在真實的環境下提升職業素養,既保證教育工作發揮真正的教育價值,又可以通過就業指導與思政教育的結合,使學生強化價值觀點,從而樹立正確就業觀點的同時,能夠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
復雜的就業環境與較大的就業壓力,往往會使學生變得十分迷茫,使模糊的就業意識影響其順利從業。所以如何通過就業指導工作的高效開展,幫助學生具備清晰的就業意識,是當前高等院校教師應重點解決的問題。教師應針對大學生當前的就業規劃與專業特點,有針對性發揮思政教育的積極意義,除了需要幫助學生明確就業方向,還應重視對其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使學生能夠快速找準自身定位,并在積極的就業心態中制定發展規劃,才能既達到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又可以體現思政教育內涵引入就業指導工作的積極意義。另外,教師的授課形式也需要進行創新,不能一味的以教師講解就業知識,并幫助學生制定就業規劃為主,而是利用多媒體、小組合作以及就業實訓等方式,以有趣的方法吸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并積極收集不同專業的行業資訊,使學生有一個更加清晰的就業方向。而且教師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權后,很容易幫助學生在思維的延展中確定就業定位,從而強化就業意識、端正職業認知以及堅定理想信念的同時,體現就業指導工作真正的開展意義。
總而言之,大學生作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只有充分將自身學到的知識與技能應用于工作崗位中,才能發揮高等教育的真正意義。教師需要重視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意義,并根據不同專業的發展規律與行業資訊,對教育內容進行創新,使其更加貼合學生的就業需要,又應積極與思政教育結合,幫助學生在明確的就業觀下,找到更好的發展路徑。這樣既能使學生始終以積極的心態設計就業規劃,避免就業焦慮心態的出現,也使其符合崗位發展要求的同時,成為推動國家建設發展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