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元 曹縣人民醫院
現階段,醫院的醫療器械在使用管理與維修保養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管理制度缺失、人員能力不足、思想意識薄弱、技術方法不當等,嚴重阻礙了醫院的持續發展。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就要針對這些問題,展開詳細深入的分析,然后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策略。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醫療服務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院要想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不僅需要提高全體醫務人員的綜合能力,還要提高醫療器械的質量效率。因此做好醫療器械的使用管理與維修保養,就成為了醫院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有效舉措,必須引起相關人員的高度重視。然而現階段,很多醫院在醫療器械的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醫院的醫療器械數量、種類也在不斷增多,其使用與管理方法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比如急診搶救設備、常規設備、大型設備等,其功能不同,使用與管理方法也自然不同。常見的急診搶救設備有氣管插管、多功能搶救床、心臟除顫器、心電圖機等;常規設備有醫用磁共振設備、X射線設備、超聲儀器等;大型設備有CT、核磁共振、B型超聲波診斷儀、高壓氧艙等,這些設備的操作難度較大,耗費的資金費用也比較高[1]。然而很多醫院在醫療器械設備的使用管理中,卻存在著以下問題:第一,管理制度缺失。很多醫院內部,過于注重人員的管理,忽視了醫療器械的管理,因此導致管理制度缺失,無法有效規范與約束醫務人員的行為,經常出現違規操作、低效率使用等現象,加速了醫療器械的老化與損壞。第二,人員能力不足。不同的醫療器械,其使用與管理方法不一,運輸與貯存條件不一。如果醫務人員的綜合能力不足,無法嚴格遵循相關標準規范,合理使用醫療器械,就會導致設備損壞,浪費大量的資源資金。
醫療器械不僅要做好使用管理工作,還要做好維修保養工作,才能促使其安全平穩運行,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然而現階段,在其維修保養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第一,思想意識薄弱。醫院的醫療器械維修保養工作,必須做到定期化、常態化,才能保障其安全平穩運行。然而很多醫院的領導,以及醫務工作人員,其思想意識薄弱,對于維修保養工作不夠重視。既沒有投入大量的資金,也沒有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導致整個維修保養工作流于形式與表面,很難發揮積極作用[2]。因此就會加劇醫療器械的老化與損壞速度,為醫療工作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隱患。第二,技術方法不當。醫療器械的維修保養,需要專業的維修人員,采用專業的技術方法,才能保障工作質量。然而現階段,很多維修人員的專業能力較低,經驗缺失,自主學習意識薄弱,導致維修保養工作效率低下。
醫院臨床治療工作的開展,離不開醫療器械的支持與保障。因此必須將醫療器械的使用管理與維修保養,作為醫院管理的重點與核心,才能充分發揮醫療器械的價值與作用,提高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因此在今后的發展中,就要針對以上問題,制定科學合理的解決策略。
醫療器械的科學管理,將影響著其價值與作用的發揮,并且為后續的維修保養,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首先,作為醫院的領導層,要認識到醫療器械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大宣傳引導,加大各項投入,將其作為醫院管理的重點,引起全體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其次,從醫療器械的采購環節開始,就完善信息檔案,便于后續管理工作的開展。如記錄好各種設備的購買日期、類型、參數、性能、數量等,并且做好質檢工作,保障設備正常運行[3]。最后,醫院還要針對醫療器械的實際情況,創新管理模式,積極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實現動靜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多部門人員的協調,定期進行醫療器械的使用操作引導、質量安全檢查、貯存條件完善等。不僅要做好行政管理工作,引起全體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將責任落實到每一位人員身上;還要做好技術管理,要求每一位醫務人員,都要掌握科學、合理的操作使用技術、維修保養技術等,保障設備的安全平穩運行。
醫療器械的使用管理與維修保養工作,既需要醫務人員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還需要維修人員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還需要不斷提高人員的綜合能力,組建一支高素質的管維隊伍,保障實際工作的高效開展。首先,醫院要為全體醫務人員、維修人員,提供多元的培訓深造機會。比如組內研討、外出深造、繼續教育等,不斷完善理論知識,豐富工作經驗,提高工作能力。作為醫務人員,要嚴格遵循相應的標準規范,科學合理使用與操作設備;作為維修人員,要科學合理分工,使用先進的技術與方法,定期展開設備維修。其次,醫院還要吸納更多的優秀專業人才,活化醫院的工作人員隊伍,為其注入新鮮的生命力。如積極引進國內外優秀的、著名的醫務人員,引進先進的醫療器械設備,演示正確的使用操作方法;吸納優秀的、專業的維修人員,主動與醫療人員進行互動交流,不斷更新自身理論與技能,強化自身的綜合能力。
完善的制度與體系,是醫院醫療器械使用管理、維修保養工作有序開展的關鍵。因此醫院就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基于各種設備的實際情況,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首先,完善醫療器械的采購、運輸、貯存、使用管理制度。在醫療器械的采購中,必須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采購先進的、豐富的高質量設備,為臨床醫療打下堅實保障。在運輸與貯存中,要嚴格遵循各種設備的貯存條件,比如溫濕度、氣壓范圍等等,都要將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才能保障設備正常投入使用。在使用管理中,需要將責任落實到每一位人員身上,引起全體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其次,完善醫療器械的維修保養制度,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由于醫院醫療器械的價格昂貴,因此只有定期展開維修保養,才能延長使用壽命,降低醫療事故。作為醫院的領導層,就要基于現有的維修管理制度,進行不斷的調整與完善。并且通過科學的分類,檢修保養內容與方法的確定,要求醫務人員與維修人員相互配合,定期展開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比如潤滑油的補充、除塵工作的開展、電壓檢測等,都是維修保養工作的重點。
醫療器械的維修與保養工作,是兩個密不可分的主體,必須要高度重視。因此還要不斷增強醫務人員、維修人員的保養意識,才能降低各種故障率,延長使用壽命。首先,醫院領導層,要積極借助會議、宣傳欄、網絡平臺等,加大醫療器械使用管理與維修保養的宣傳引導,及時轉變工作人員的思想觀念,增強其保養意識,能夠主動踴躍參與到醫療器械的保養中。即使出現輕微故障,都要給予高度重視,立體通知相關人員,共同進行檢修維修,并且做好記錄,為后續使用提供強有力的參考依據。其次,醫院要將醫療器械的保養工作,納入到管理制度與醫院文化中,張貼在醫院的各個角落,引起全體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并且將保養方法、內容環節等整理出來,營造良好的器械設備保養氛圍,逐步增強人員的保養意識。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醫療器械的使用管理與維修保養問題、策略,展開了詳細深入的分析,希望為后續的實際工作,提供堅實可靠的理論依據。那么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就可以通過實行科學管理;提高人員能力;完善管理制度;增強保養意識等策略,促使醫療器械安全平穩運行,提高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為醫院帶來更多的社會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