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波
(朝陽市水務工程技術審查中心,遼寧 朝陽 122000)
水利工程設計變更是指水利工程建設項目自初步設計批復之日起至通過竣工驗收正式交付使用之日至,對已批準的初步設計文件、技術設計文件或施工圖設計文件所進行的修改、完善、優化等活動。依據《水利工程設計變更管理暫行辦法》,將水利工程設計變更分為重大設計變更和一般設計變更。重大設計變更文件由項目法人按原報審程序報原初步設計審批部門審批。一般設計變更文件由項目法人組織審查確認后實施,并報項目主管部門核備,必要時報項目主管部門審批。小型水利工程一般由縣級以下水利部門組織實施,其前期設計文件一般由縣級水利部門下屬設計單位或丙級水利資質設計單位完成,具有小而散、規范性差、隨意性大等特點,發生設計變更的機率也大一些。其設計變更主要以一般變更為主,重大設計變更則相對較少,發生設計變更的原因也相對多樣化。加強小型水利工程的設計變更管理,減少設計變更,應重點分析其變更原因,根據變更原因制定解決措施。
凌源市熱水河熱水湯村段生態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建設地點位于凌源市熱水湯街道北溝組百花谷河段,治理長度1.11 km,屬于小型水利工程。項目區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防洪標準低,河道內淤積嚴重,河道岸坎受洪水沖刷侵蝕嚴重,河道生態環境差。2017年1月通過審查并批復,批復的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漿砌石護岸2220 m,新建農橋9座,新建節制閘和分水閘各一座,進、排水管道210 m,防洪標準為10 a一遇,工程總投資559萬元。在工程實施的過程中,發現項目區現狀與設計踏勘狀況發生了較大變化,原設計河道右岸護岸工程位置被新建公路擠占,如繼續修建護岸工程,河道行洪寬度無法滿足;原設計工程永久占地為園地2.25畝,經核實為基本農田,依據國家現行有關政策,不允許占用;熱水河干流熱水湯橋上游1.5 km~3.1 km段河道多年未治理,河道內淤積嚴重,生態環境差,需進行必要的治理。2017年7月,建設單位提出設計變更申請。經審查,基本同意其設計變更方案,變更后的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漿砌石護岸870 m,石籠護坡500 m并覆土栽植棉槐,新建農橋1座,防洪標準為10 a一遇,工程總投資367萬元。項目變更前后建設內容及投資規模均發生較大變化,屬重大設計變更。
近年來國家的水利工程建設給予大力支持,水利工程大力發展,借著水利工程發展的東風,水利工程設計單位數量也像雨后春筍一般飛速增長,然而各單位之間的設計水平存在差距較大、參差不齊。部分設計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配備不齊全,有經驗的規劃人員更是鳳毛麟角,接到設計任務后,項目負責人和設計人員對項目區現場踏勘不詳實,對工程總體布局把握不細,設計過程中往往照搬以往工程實例,對單項工程的布局合理性欠缺考慮。還有些單位為了節約成本,將某些技術問題進行簡單化處理,更有甚者僅靠一名設計人員就完成了全部設計任務,成果出來后也沒有內部審校流程,這樣雖然節約了成本,但設計質量根本無法保障。
小型水利工程設計流程包括現場踏勘、資料收集、地形圖測量、地質勘查、專業設計、成果匯總審校、成果上報等,一般需要2~3個月的時間。小型水利工程大多為公益性工程,大多使用政府專項資金,且當年資金當年使用完成,建設單位為縮短整個工程的建設周期,壓縮設計周期現象時有發生,嚴重者設計周期只有10天左右。設計單位接到任務后,為按時提交設計成果,縮短或壓減設計流程環節,導致設計成果與工程實際偏差較大,不得不通過設計變更來優化設計。通過對2012年~2017年發生設計變更的項目總結發現,由于設計周期不合理導致的設計變更數量占全部設計變更數量的80%左右。
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大多臨近村莊、林地、耕地等,局部涉及永久占地或臨時占地,但占地面積一般較小,因此設計時往往忽略了這部分投資,施工單位需在現場放樣后才能明確占地范圍。建設單位在項目實施前,也很少在項目區進行宣傳或調查民意。項目群眾在工程實施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土地被占用或臨時征用,阻擋施工致使工程停工的現象時有發生。建設單位在多次協調無果的情況下,為避免與群眾發生矛盾沖突,往往選擇調整設計方案從而導致出現設計變更。
隨著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的快速發展,工程設計變更數量也逐漸增加,導致建設單位的管理成本增加,工程施工工期增長,計劃工期與投資無法保障。因此急需制定措施,以提高小型水利工程設計質量,減少設計變更。
建設單位在委托設計時應優先選擇行業內信用評價好的設計單位,設計過程中加強溝通交流,同時要求設計單位做好實地勘測工作,選派優秀的設計人員擔任項目負責人。設計單位應切實增強服務意識,從建設項目整體角度出發,積極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對項目現場進行詳細踏勘,設計成果應分專業設計并指定各專業負責人,各專業成果需經校審后再匯總成冊。技術審查單位要將項目審查與技術培訓結合起來,審查過程中不僅要準確指出設計方案存在的問題,同時要指導設計人員如何解決問題,以審查代培訓,從而達到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目的。利用好水利建設信用平臺,對于多次發生設計變更的設計單位,可降低其信用等級,督促其主動提高設計水平。
行政管理部門作為項目的批復部門,應在把握項目建設原則的基礎上,督促建設單位提前謀劃項目,預留出充足的前期工作周期。建設單位可以根據未來幾年的水利工程發展需要,制定周期不小于三年的滾動規劃,并根據每年制定的滾動規劃,積極開展下一年度計劃實施項目的前期工作。通過提前開展前期工作,給設計單位留出充足的設計時間,保證設計周期。這樣即有利于項目的立項實施,同時又能提高設計質量,對于項目建設單位來說,應屬一舉兩得之舉措。
建設單位在項目實施前,要積極與項目區涉及的鄉鎮、村溝通,采用公示、廣播、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等形式,做好項目建設前期的宣傳、協調工作,將項目建設的目的及益處在群眾中廣泛宣傳,讓群眾真正認識到項目建設所帶來的好處。設計單位應做好工程征占地的實物量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永久占地、臨時占地和地上物,按照本地區補償標準估算占地投資并列入總投資。同時建議地方政府設立專項配套資金,保障項目前期工作、建設征占地及其他不可預見事項的資金投入。
農村小型水利工程設計變更原因因項目建設地點的不同也呈多樣化,導致變更的原因大多與設計質量和群眾接受程度密切相關。2018年以來,我們將以往發生設計變更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整理匯總,分別分析其變更原因,總結出導致農村小型水利工程設計發生變更主要有設計單位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設計周期不合理、征占地引起糾紛無法協調等幾點原因,雖然不盡全面,但也具有其代表性。針對以上幾點原因,經過多次實地調研和意見征求,提出了解決措施:一是提高設計水平和技術審查水平;二是提前謀劃項目,預留充足的設計時間;三是加強前期宣傳、溝通,保障建設資金。近兩年來,上述措施實施后,小型水利工程設計成果質量顯著提高,設計變更數量明顯減少,項目區群眾對工程項目的接受程度也由原來的不認可轉變為積極配合,這也說明我們采取的措施是積極有效的。
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點多面廣,為農村水利發展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同時,我們發現,制約農村水利發展的因素也較多。為保障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合理有序推進,健康良好發展,應該從項目建設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面把控,總結以往工程的經驗、教訓,深入分析研究,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小型水利工程良性發展的道路,可為從事此項工作的水利同行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