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海 諸城市融媒體中心
電視是各種信息傳播的主要媒體途徑,對人們的生活、理念等都帶來較大的沖擊。尤其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生活水平都得到極大的進步和發展,越來越多人給予新媒體極高的關注和期望。人們也對電視媒體等傳播途徑有了全新的要求.新聞記者的采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對新聞媒體的認可與關注,提高新聞記者采編水平有利于推動新聞傳播和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新媒體作為主要的傳播途徑,具有滿足人們生活和精神需求的責任,新聞傳播要想在新環境下更好地發揮其影響力,就要不斷提高新聞工作者的專業水平和信息采編能力。
近幾年來,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每個行業都得到積極的創新發展,給人們的生活也注入了活力,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因此發生了極大的改變,雖然看電視依然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休閑方式,但過去茶余飯后全家圍坐看電視的場景已是很少了,電腦、平板、手機,從信息傳播渠道到節目的內容形式,人們都有了更多的選擇。這些都讓電視等傳統新聞媒體在新環境下也面臨著很大的競爭壓力,新聞工作者的采編水平節直接影響節目的質量,不利于調動人們對節目的關注度,因此電視等新聞媒體要保持自身健康、穩定的發展,就要重視提高新聞記者的采編能力。
新聞記者采編工作通俗來講就是通過記者對社會生活中時事的報道,讓電視機前的觀眾對一些社會事件來關注 和了解。電視新聞媒體行業要重視對新聞記者的采編能力進行培養,新聞采編要秉承客觀報道的原則,讓公眾對整件事情的經過有充分、正確的認知,這也是一名專業的新聞工作者的基本素質。
當前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報刊、網絡媒體等也根據自身途徑發揮著傳播媒體信息的作用?,F代化網絡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促進了信息傳播速度,幾分鐘就可以將全球發生的事件進行報道和傳播。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對新聞媒體人員的綜合水平和專業素質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獲取信息后,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高質量的新聞稿編寫,然后將新聞在各大監督平臺上發布[1]。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受到現代化傳播信息的影響,聲音和畫面的配合轉播成了電視傳播的主要途徑,也是深受到大眾認可的傳播手段。
電視臺新聞節目的發展就需要提高新聞信息的質量,新聞質量也是對新聞記者專業水平的體現。媒體行業競爭壓力較大,因此也衍生出多種多樣的新聞傳播途徑,如何挖掘熱點新聞已經成了各媒體行業競爭的主要手段。新聞工作開展的核心就是要提高新聞的質量,新聞的質量則取決于新聞的真實性,新聞的采編需要按照事物發展規律,研究事物的細節,一切從實際情況出發,收集和歸納新聞內容,提高信息傳播的效率。
當前,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與其他媒體行業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新聞記者的采編能力和道德修養較差,對社會事件觀察的敏銳度不夠。作為新時代下的新聞工作者需要具備專業的基礎知識,不斷豐富自身的信息采編經驗,拓寬眼界,保持創新思維模式。不過實際情況中,很多新聞記者對待新問題有一種惰性,習慣性采用傳統的思維觀察問題,采用傳統的手段實施新聞信息的采編;剛剛入職的新聞記者雖然有創新意識,有積極工作的熱情,但是缺乏對整體工作和區域社情的總體把握,常會出現新聞采編劍走偏鋒的現象。
真實是新聞報道的生命線。新聞記者需要具備完善的新聞專業理論知識,將理論知識與采編技能結合起來,從而能夠更好將理論知識融入采編工作中。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大量自媒體的涌現,在加大了信息量,加快了傳播速度,更好地滿足了群眾需求的同時,也大量出現了不重視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假新聞,”“標題黨”,將工作重心放在了如何編輯標題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上,導致報道的內容空洞、乏味甚至不具備客觀性和真實性,出現了誤導觀眾的情況,從而形成了不良的社會風氣[2]。
在當前社會經濟變革加速的大勢和新媒體、自媒體的競爭沖擊下,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生存發展的壓力巨大。一方面,要保持主流媒體的穩健,又要爭取新媒體的快速靈活,于是節目創新、欄目改版,考核發稿熱度,收視率,到達率甚至經濟效益,全方位的考核聚焦媒體記者。另一方面,新聞媒體單位面對日趨激烈的生存競爭和緊張繁重的節采編播任務,難以組織新聞記者進行系統的專業培訓和繼續教育,導致新聞記者的信息采編能力難以適應當下瞬息萬變的發展,無法將采編的信息進行有效的報道,更談不上對新聞素材的挖掘,對報道手法的創新了,這對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和吸引力的影響也顯而易見的。因此新聞媒體要重視對新聞記者的培訓和教育,提高新聞記者的采編水平。
隨著新時期下,新聞行業的發展,新聞內容促進了信息的共享和全球的溝通,在人們的生活上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已經成了一種獨立的社會現象。新聞報道最基本的原則是完全真實。I構成新聞內容的時間、地點、事件等都必須保證真實性,同時還必須保證新聞內容能夠貼近百姓的生活,與實際情況相符。新聞信息采編工作主要服務的是廣大群眾,面向的也是社會中所有人員,新聞采編要貼合人民群眾的實際,報道與生活和社會實際息息相關的內容。在實際的新聞工作采編中,新聞記者不能抓問題、選角度,而是泛泛地解讀國家政策以及政治內容,就會導致很多群眾無法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失去了其宣傳的意義所在。
新聞記者采編水平提高的主要手段,就是要提高新聞記者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新聞記者的工作中,如何獲取最佳的新聞線索是工作的重點,需要記者具有極強的采集信息、處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時還要提高新聞記者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水平,掌握專業的采編技巧。需要嚴格要求自身,還需要培養不斷學習的習慣和意識,在生活中培養自身洞察問題的能力,快速捕捉新聞信息,引導積極的社會輿論。新聞本身具有時效性強的特點,因此提高新聞記者的新聞敏感非常重要,能夠加深對新聞信息的挖掘,在求時效的同時,追求深刻生動,追求新穎獨特,將事情的真相展現在大眾面前。
新聞具有導向作用,因此作為新聞媒體工作者需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責任、真實、公正是對新聞記者最基本的要求。保證新聞信息的真實性,以免出現導向錯誤誤導大眾,對社會風氣產生不良影響[3]。新聞記者在實施信息采編的時候,必須要秉承實事求是的原則,報道政治內容的時候必須保證實事求是,以免給大眾造成誤會。新聞工作的強度較大,很多新聞工作者需要加班加點工作,還有的時候,新聞工作環境不佳,因此記者還需要具有吃苦耐勞的優良品德。新聞記者在報道事件的時候,要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以幫助大眾構建精神文明作為重點,從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樹立新聞記者的工作責任心,是保證新聞內容真實性和可靠性的基礎。新聞采編內容面向的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進行社會生活事件以及國家政治事件報道的時候,要以反映社會真實情況為主,對社會起到監督意識和作用。秉承著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針對社會新聞進行挖掘,促進社會公平公正的發展[4]。電視臺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中,要注意規范自己的行為和意識,保持良好的道德修養,同時還需要具備政治素養等,提高綜合素養的提升對保證采編工作的質量有重要意義。
新聞記者自身風格主要體現在習慣性題材及選材方式,相對穩定的表現形式和獨特的語言特色。福樓拜所說的“思想和形式密切融匯中按下的自己個性與精神的獨特印記”是每個文字工作者身上都存在的。新聞記者要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創新新聞報道手段,體現時代特征,融合個人氣質,扎根一線,不斷寫出富有新意的好作品。
根據本文研究,在新時期下,電視臺新聞采編人員的采編技術是保證新聞行業發展的基礎,新聞記者采編水平的進步有利于創造出有價值的新聞內容,因此采編人員不僅需要專業技能,還需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讓新聞內容能夠貼近人們的生活。作為媒體,也要重視對新聞記者的培訓,培養更多的新聞采編人才,促進新聞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