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明 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樅陽縣供電公司
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們用電負荷持續性增加,為保證未來用電負荷增加,以及系統運行可靠性保證,需做好電網整體規劃,實現精準性投資目標,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現階段,針對電網整體投資規劃研究力度不斷增大,綜合性考量技術、經濟等因素,但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進行大面積推廣應用。基于此,本文主要以精準性投資為導向,提出電網規劃可靠性性較高方法,保證電網企業良好發展。
為從本質層面解決電網投資資金配置不合理問題,提出電網規劃精準性投資方法,核心目的在于依托可量化方式,作為電網精準投資參考依據,其核心流程如下:首先,應引入典型電網規劃場景,并按照實際狀況建立投入產出綜合效益評價方法,制定高效、可靠電網規劃方案,高度模擬仿真全生命周期生產運行過程;其次,為保證電網規劃方案實現最優,需按照實際狀況計算其全過程投資及收益,并掌握各場景內最優運行方案,將項目重要程度進行排序,綜合性考量投入產出效益,將最優化方案進行排序;最后將初期投資需求設定為零,依照最優方案排序,統一化布設投入產出效益高項目,最終優化更新投資金額[1]。
電網正式投資決策過程中,需綜合性考量社會、環境、經濟等因素,建立完善的綜合評價指標,且此類指標與最終投資收益密切相關,應系統性考量項目從第一環節建設至最終竣工整體總投資成本費用、對節能減排等多方面具有積極作用,最終確定實際指標體系,共計9 個單項指標。投入產出考量全生命周期運行過程,投入及建設投入、運維、折舊等,產出內容涉及系統全過程運行產出,對系統仿真模擬全生命周期,進而計算產出指標。
整個評價指標體系中包含多個單向子評價指標,不僅包含全過程總投資、單位投資增供電量、電網營業收入貢獻,而且涉及增供電量對國民經濟貢獻度、減少CO2排放量等共計9 各指標。全生命周期總投資與多個因素密切相關,其與建設投資、運行維護成本成正相關,與退役回收折舊殘值成反比;單位投資增供電量與全生命周期年限密切相關;電網營業收入取決于第i 年實際銷售電價;增供電量對國民經濟貢獻度與總電量、總國民經濟數值相關。
現下研究實踐中綜合評價方法應用具有一定成熟性,為進一步明確各指標整體比重,需利用專家打分法,對各指標進行合理處理;根據自權重加權求和計算,獲取最終指標數據;最終結果評估得分最高方案確定為最佳規劃方案。首先,確定指標權重,通過實際調查問卷,選取共計60 位專家,為判定其綜合指標體系中各單項指標重要程度,并給出自身評判分值。其次,指標標么化處理。針對同一場景不同方案進行處理,將越大越優指標實現正向標么化、越小越優指標反向標么化[2]。
結合實際案例,積極選定某區域內電網企業實際運行電網,構建各場景實際規劃方案,并高度仿真模擬實際運行環境,按照上述分析方式進一步開展電網規劃,并保證其實施方案滿足精準性資源配置,依托實際分析判定方案應用可靠性及適用性。
電網規劃核心目的在于進一步高效解決輸電能力、供電能力、靈活性調節能力等問題,基于實際問題下,綜合性考量電網規劃實際狀況,將其科學劃分為6 種典型場景,依照實際項目重要程度,可劃分為兩種需求項目,即剛性需求、彈性需求。場景中包含各類剛性項目,主要是指充分性考量社會效益基礎上,兼顧經濟性投資項目,為經濟社會發展做以支撐,進一步貫徹國家相關方針政策。
不同場景涉及相關項目工程存在一定差異性,場景1 內容主要包含電網為500kV及以上,場景2 與場景1 涉及電網相同,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場景3 涉及整個電網系統整體協調問題;場景4 涉及局部風電送出工程;場景5 涉及某市區內220kV 電網;場景6 涉及該省重點城市和縣城配電網。該項目背景下,未來電力需求持續性增加,輸電網跨區域內整個建設規模擴大,為滿足未來輸電實際需求,有必要建設相關的輸電路徑。該場景共包含兩種方案,一是新建500kV 聯絡線路;二是增加特高壓降壓主變總容量。場景2 中主要是區域內供電能力提升,屬于剛性項目,其場景支持下兩種方案分別為擴建主變壓器、新建500kV 輸變電工程。場景3 屬于彈性項目,電網運行靈活性建設;場景4 是風電開發利用送出項目,需按照現下實際狀況,從本質層面消除消納、送出等問題,優化電網整體結構,配備建設風電送出線路;場景5 是進一步強化區域內銜接性及暢通性,及時將整個網架結構升級優化,促使區域內輸電途徑實現共享;場景6 是配用電網升級改造工程。
按照生產模擬軟件,對整個電網正常運行狀況模擬,將全生命周期負荷、電量等指標代入,最終確定實際指標數值,6 個場景中全生命周期總投資最高的是場景中第二個方案,單位投資平均增供點最高為場景4 中第一方案,除場景3 和4 之外,其他場景在減少C02、SO2、NOx排放量等方面并無干擾。
根據各方案整體綜合性收益最終數值,優化篩選出各場景最佳方案,并結合其實際重要程度和投入產出效益進行排序,最終結果如下:其中場景2、6、4 建設總體投資效益分別位于前三,其中場景中方案2 獲取綜合效益為0.998,場景5、3、1 三個彈性項目位于4、5、6 位,場景1 中方案2 獲取綜合效益最低為0.867。
通電需求持續性增加,電網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為保證電網規劃具有針對性,促使各項資源配置合理性,以及有效提高系統整體產出水平。應基于電網運行全過程,精準規劃電網投資方案,并結合實際場景驗證分析,最終結果證實方法可行性和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