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文化象征·倫理困境·道德重建
——文學倫理學批評視野中的張翎小說

2021-01-17 15:55:31張俊琦
河池學院學報 2021年6期
關鍵詞:文化

張俊琦

(華僑大學 文學院,福建 泉州 362021)

“文學倫理學批評”是聶珍釗于2004年“英美文學在中國: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上提出的文學研究方法,一經提出,便受到學界的熱烈響應和積極推進。2014年,聶珍釗的《文學倫理學批評導論》的出版使其系統精煉地展現在公眾視野當中。文學倫理學批評是一種“從倫理視角閱讀、分析和闡釋文學的批評方法”[1]5。在復雜的倫理關系中,“對處于特定歷史環境中不同的倫理選擇范例進行解剖,分析倫理選擇的不同動機”[1]5,為人類文明的進步提供經驗和教誨。經由聶珍釗的理論建構,劉建軍作進一步生發,認為“邏各斯中心主義”的瓦解使得“人處在一個由諸如‘語言、神話、宗教、藝術、科學、歷史’等要素編織的文化網絡中,成為了卡西爾界定的‘文化人’……內外和諧是文化倫理之核”[2],從而指出現今倫理批評的主要形態是“文化倫理”,追求的是不同個體、民族、文化之間的和諧互補。

目前學界對張翎小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創傷、記憶、歷史、女性、宗教、婚戀、家庭倫理、語言結構、意象分析等方面,明確以文學倫理學批評的視角解讀張翎小說,僅張建紅《試論張翎〈金山〉中的中國傳統倫理思想》[3]一文。學界對于張翎小說家庭倫理方面的研究,雖未以文學倫理學批評為導向,但其中所涉及的家庭倫理方面的論述給予筆者以啟示。

倫理問題是張翎小說的關鍵癥候。從其第一部長篇小說《望月》,我們便可鮮明地感知到作品中復雜纏繞的倫理糾葛,到《金山》《余震》《交錯的彼岸》《雁過藻溪》等小說文本,倫理更是造成人物悲劇命運的癥結,同時也成為人物自我救贖的一把鑰匙。從文學倫理學批評的視角解讀張翎小說,有助于發現張翎塑造“類型化”人物背后的文化寓意,而非僅僅將其當作敘事慣性的寫作局限;同時,張翎將筆下的人物幾乎都置于倫理兩難的困境中,讓其在極端的境遇中對道德與人性進行反復思考。人物歷經“傷痛”,走向“救贖”的過程體現出作者怎樣的道德傾向與倫理期待?

一、人倫關系的文化寓意

張翎出生于浙江溫州,后赴加拿大留學,游走于多地而最后定居于多倫多市。于異國回望故鄉,張翎以一段合適的審美距離,在中西雙重精神資源的影響下,以“更開闊的視野來審視自身與故土的關系”[4],對兩地文化的差異與諧同處有更為理性的思索。張翎筆下的人物帶有鮮明的文化象征性,被借以表達她對人類倫理本質的思考。

張翎小說中的人物尤其是中國傳統女性形象均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含義,從中可以看到作者深受中國傳統倫理和“五四”現代倫理思想的影響。《金山》中的六指是一個兼具中國傳統與現代特質的女性形象。中國傳統倫理文化的主體是儒家倫理文化,在家庭倫理上提倡“三綱五常”。六指秉持傳統倫理的道德教誨,以夫為綱,孝敬婆婆麥氏。六指與方得法“金山約”的承諾終生未得兌現,便是出于六指對麥氏根深蒂固的孝道倫理觀念的影響,所以即便后來麥氏同意,六指也無法割舍這份倫理責任,讓錦河替其赴約,同時達到減輕丈夫負擔的目的。我們可以看到,在《金山》中,“三綱五常”的倫理道德在世俗普通家庭中并未走向極端,而更多地體現為親親之情。六指摒棄儒家傳統倫理思想的糟粕而取其精華,維護了家庭的和諧穩定。與此同時,六指身上的現代特質也是不可忽略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們力求打破封建倫理禁忌,主張男女平等,反抗包辦婚姻,鼓勵婦女解放,爭取戀愛自由。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倫理環境中,六指不僅自己識文斷字,而且要求方家眾人都要如此,而這也是她與方得法情感關系的重要連接點。對知識的重視與傳播體現了六指無形中所承擔起的啟蒙角色。六指拒絕包辦婚姻,自斷手指,將命運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已體現出現代獨立女性的魄力。面對婆婆的刁難、誤解和隔閡,六指小事忍耐,大事卻不盲從,在碉樓事件中以血肉之軀感化婆婆,贏得麥氏的尊重。她被歐陽家族的后人稱為“婦解分子”,足見其思想的超前性。

六指便是中國傳統與現代倫理思想融合而成的一個象征符號,輻射至張翎其他眾多作品也皆適用,如《交錯的彼岸》中的阿九,她固執地將剛出世的金飛云從死亡之手中拯救回來,報答主母對她恩重如山的情意;在金家生意瀕臨絕境之時,她殺伐果斷,以睿智的目光力挽狂瀾,維護了家族產業;在教育上,她將金飛云送去公立學校讀書;在穿著打扮、言談舉止上,她擯棄傳統社會對封建女性的培養模式,使得金飛云從小便具備了現代思想和知識文化。阿九這種超前的思維方式,“關于女人修養方面的一些教誨,在不久之后的一個時代里,竟與某個偉人的想法不謀而合。”[5]36她們既承載著傳統女性的堅韌、隱忍、感恩和孝道倫理思想,也具有現代女性獨立、果敢、睿智的品質,是中國傳統倫理和五四以來現代倫理思想的結合體。雖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思想資源大多來自西方,但理論經歷旅行之后必定要適應中國本土的倫理環境,由此便生成新的倫理形態。從六指等人物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張翎賦予其上的文化寓意:它是中西倫理思想和諧互補后的結晶,是新生成的一種既開放又有所約束的人倫關系,這也是作者所期待的理想倫理形態。

此外,張翎還將人物放置于他者的文化環境當中,在彼此的交流溝通中證明著當今世界倫理形態的核心,即不同個體、民族、文化之間的和諧互補,以霍米·巴巴的批評術語界定,便是文化的“混雜性”[6]113,這構成了張翎文學創作中鮮明的“第三文化空間”[7]的觀察視角。張翎《羊》中的約翰在中國辦學時收留了一個流浪的8歲女孩邢銀好,后約翰以《圣經》中的路得為原型為其改名。在《圣經》中,路得一生雖顛沛流離,經歷流浪與寡居,但始終未放棄丈夫的家園和丈夫所信仰的神。可見“路得”這個名字被賦予的文化內涵。邢銀好與路得,中國名字與西方名字,隱喻著兩種文化的糅合。路得在約翰身邊成長,約翰將基督教的倫理思想播撒在了中國大地上,更種植在女孩的心靈當中。路得在約翰離開中國后接替約翰的事業,繼任為鴻屋學堂的校長,且終生未嫁,以自己的方式守護著約翰所信仰的“神”。她身上的倔強、執著、博愛、救贖等思想特質是中國傳統文化品格與西方基督教理念的融合。路得的教育奉獻不僅點亮了約翰的后半生,也點亮了幾代人的生命之路。她最后化為一座大理石雕像永存于人們心中。《郵購新娘》《勞燕》等篇章也有與之互文的意蘊表達。如果說《羊》代表的是西方倫理思想對中國的影響,那么《交錯的彼岸》中,彼得與沈小娟的感情便象征著中國文化對西方的影響。書中這樣描述彼得(韓弼德)初見沈小娟的情景:“看著小娟毫無粉飾干凈光潔的臉,韓弼德心里突然動了一下。還處在中國蜜月情結里的韓弼德,那天第一次看到了一個與心中景仰已久的勞工婦女形象完全重合的女人”[5]134,這個女人使他開始了小說《礦工的女兒》的構思。正是小娟那梳著兩根辮子的質樸、“充滿著感性世界的天真、尚未被理性世界的顧慮拘謹所污染”[5]201的中國革命兒女的美好品質吸引著彼得的目光,他甚至愿意為其加入中國籍,二人的結合是基于文化基礎之上的人倫關系表征。

由此可見,張翎小說中的人倫關系均帶有文化內涵,指向當今世界的倫理形態——文化倫理。張翎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描繪出不同文化之間的和諧互補、交匯雜糅,揭示了文化倫理的核心。從文學倫理學批評的視域出發,我們得以管窺張翎類型化人物塑造背后所寄予的倫理期待,而非僅僅將其當作創作局限予以批判;得以發現傳統女性形象身上的復雜文化意蘊,而非將其當作固執守舊的封建女性、抑或僅僅是傳統倫理文化的代表。她們也被張翎賦予了經由西方而來,歷經理論旅行,于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傳播,而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的現代倫理思想。

二、倫理困境與道德追問

“斯芬克斯之謎”揭示了人的本質由理性(人頭)與獸性(獅身)構成,善惡并存,二者的不同組合變化導致人物的不同行為表現,形成倫理沖突[1]36。張翎小說中的人物幾乎都處于大大小小的倫理困境之中,這構成故事情節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如《望月》涉及三角戀、同性戀、婚外情,《交錯的彼岸》中的三角戀、母女隔膜,《金山》中的婆媳問題、錦河與亨德森太太的畸形性愛,《雁過藻溪》中的亂倫等倫理沖突屢見不鮮。通過分析小說人物身上的斯芬克斯因子與他們所面臨的倫理困境及倫理選擇,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對世界的關懷和對道德與人性的思考。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各種社會問題也相繼暴露,人文精神的失落,信仰的缺失,以金錢與享樂為人生追求,欲望彌散整個社會。《望月》發表于1998年,時值“價值觀念的混亂與退守,精神信仰的淪陷與堅持,生命體驗的個人化與虛無感,成為世紀末和世紀初最重要的精神景觀”[8]321。人們在物質主義與消費主義的世界中沉淪,無所約束地追求物欲與情欲,道德理想也早已被束之高閣。在這樣的倫理環境中理解《望月》,更可窺見作者的道德思考。當人性的無度擴張突破道德底線時,人性便需要被道德制約。親情倫理的異化在《望月》中得以隱約呈現,卷簾費心幫妹妹望月辦理移民事宜,目的是和律師分成賺取望月手中的費用,同時覬覦望月的錢財,希望妹妹可以與自己合伙創業。卷簾與黃明安的婚姻也不是基于感情之上,而是利益交換的結果。作品中的婚外戀更是屢見不鮮,似乎已成為生活常態。張翎還描繪出人對物質利益的無節制追求現象,顏開平超越道德底線,在他所承辦的望月住宅區的修建當中,為趕工期而選擇廉價建筑材料,結果陽臺塌陷,導致一位兒童不幸身亡。顏開平最后家破人亡、一落千丈的結局象征著作者的道德警示。李方舟作為已婚男子,卻與踏青曖昧沉淪:

若想擁有她,他需要打碎他過去擁有的一切。他的過去是已知的,他和她的將來卻是未知的。在已知和未知中間,未知的恐懼便顯得更為恐懼。哈姆雷特為了這個理由選擇了生,他為了同樣的理由選擇了拖延——因為他吃準了她的死心塌地。因此,時不時地,他會提醒她,她的死心塌地絕對是她一廂情愿的。他在其中,原本是清白無辜的[9]173。

李方舟所面臨的倫理困境在這段自白中顯露無疑。張翎在這里將李方舟的內心獨白與哈姆雷特作連接。出于理性意志,李方舟無法拋棄現有生活的一切:妻子、名譽、地位;但出于自然意志與自由意志,他也無法割舍與踏青之間的愛情。李方舟在這段關系中不斷猶疑、徘徊、拖延,這是一出由倫理問題所引發的悲劇。在聶珍釗的解釋中,哈姆雷特復仇拖延的本質原因是出于他在“殺父(繼父)”與“為父復仇”之間所面臨的倫理兩難困境。可見,張翎以倫理為線將二者打通,同時作出她的道德警示。踏青的死亡終止了李方舟的懦弱與延宕,李方舟將永遠生活在對兩個女人的悔恨、愧疚與自責之中。這是一出由倫理釀造的悲劇,隱含著作者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婚外戀問題的道德傾向。

此外,張翎還喜歡將人物放置于極端境遇中不斷思考道德與人性的張力,“我喜歡這樣的極致,極致是兩端的極限的延伸,一端是飛翔的翅膀,一端是落地的雙足。飛是一種傷痛,落地也是一種傷痛。傷痛給了我們活著的感覺。”[10]牧師由于其特殊的宗教倫理身份便成為張翎創造極端處境的典型代表。《羊》中的牧師約翰與女孩路得心意相通,但約翰卻拒絕路得的告白,“約翰想告訴路得,他和她之間阻隔不是歲數,不是種族,也不是人群,站在他們中間的,只有一個威嚴的上帝。”[11]239“上帝”的阻隔便意味著約翰的理性意志控制住了自由意志,但他卻終生陷入思念路得與自我懺悔的情緒之中。約翰對后人保羅說:“孩子,你知道當牧師的好處在哪里嗎?你可以替你的朋友和你的敵人同時祈禱。你知道當牧師的壞處在哪里嗎?你的朋友和你的敵人都同時忘了替你祈禱。”[11]236這段話反映出作者的道德傾向,牧師與普通人一樣,有著相通的人性與“被祈禱”的渴望,但這重宗教倫理身份卻阻礙了他們對正常人性的合理追求。除具有宗教倫理身份的人物外,張翎還將筆下的眾多小人物放置于極端的倫理困境當中。如《金山》中亨德森太太深受病痛折磨,還要忍受丈夫的冷暴力,錦河便成為亨德森太太的救命稻草,由此發生“變形”的性愛。然而,作者并未對其進行道德譴責,而是極盡渲染亨德森太太的孤獨處境,以及她和錦河相依為命的情感,并對這種異化的倫理關系表示同情和理解。《雁過藻溪》中末雁是百川的姑姑,有一定的血脈關聯,二人卻發生亂倫關系,面對女兒的質問,末雁解釋道:“媽媽實在是,太孤單了”[11]123。歷史遺留的創傷使末雁從小缺失親情,內心敏感而又脆弱,有著對愛的極度渴望,但她對情感關系的隔閡使得婚姻最終走向破裂。孤獨是末雁與亨德森太太甚至整個人類的永恒體驗。“出于道德而反道德,構成的是敘事張力和對道德悖論的不斷反思”[12],反映出作者對道德與人性限度的反復考量。

張翎在作品中為人物創設復雜的倫理困境,對道德與人性的關系問題進行辯證思考。張翎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望月》便顯示出她對社會現實、倫理道德的關懷。市場經濟條件下,欲望的誘惑可能引發親緣倫理、人際倫理,甚至政治倫理的異化。發表于1998年的這部作品便極具意味,有利于引起我們的道德反思。同時,道德準則也并非一成不變,人類有著共通的生命體驗,比如孤獨、流浪、對愛的追求等永恒的人生課題。牧師等宗教人物也無法免俗。此時,何為道德,何為反道德,便無法再作一刀切式的判斷,但對個體的尊重與對溫暖人性的呼喚則永遠是張翎人性書寫的道德旨歸。

三、倫理救贖與道德重建

面對現代社會的諸多倫理困境,張翎將目光伸向歷史的縱深處與大洋彼岸,試圖尋求倫理救贖的窗口,發出道德重建的想象與訴求,作品中人物的倫理選擇與情節構造反映著作者對未來的倫理期待。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些許負面影響,倫理危機與道德失范警醒著具有人文關懷的知識分子發出自己的聲音。經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張翎在《望月》中通過為人物創設倫理困境進行道德思考。那么,如何才能避免人們在物欲橫流的旋渦中沉淪、深陷倫理困境與倫理身份的危機而無處逃逸?通過《金山》,我們可以尋找到張翎的答案。艾米身處的是與《望月》共同的倫理環境,即現代社會欲望化的世界。方延陵攜帶著的沉痛的種族歧視記憶使得她對女兒艾米的教育缺乏中國文化的滋養,她力圖將女兒打造為一個上等社會的精英,嫁給一個體面的白人。然而事與愿違,艾米“一輩子都在和一個又一個的無賴鬼混”[13]409,“根”的缺失使她無所歸依、四處漂泊,流浪的感受始終與她如影隨形。直到返歸家鄉,踏上“尋根”之旅,艾米才在體認家族歷史的過程中確認了自我的倫理身份,從而牢牢抓住了自己的“根”之所在,消除漂浮之感,以自信的姿態立足于多元化的世界文明當中,最終選擇在碉樓與外國男友馬克成婚。也就是說,艾米通過“尋根”確認倫理身份,從而完成了自我救贖。《交錯的彼岸》遵循同樣的話語邏輯,歷史的巨輪碾過金飛云與龍泉的愛情。黃蕙寧在目睹母親與龍泉的偷情后面臨親緣倫理崩塌的危機,因此她選擇逃離,將自己牢牢包裹起來,在愛情中平淡有余而激情不足,只是將他人作為停靠的港灣進行依附而不將真心全部地托付出去。然而,陳約翰如暗夜行路的火把照亮了蕙寧的心,她“明白了應該如何詮釋善良和同情心”[5]253。但父母愛情的缺失,父親原配的存在,母親出軌的倫理禁忌始終如陰影般籠罩在蕙寧的身上,使她失去信任與愛的能力。因此,當蕙寧遇到陳約翰后,她本能地懼怕與逃避。“我多么害怕,那些短暫的光亮,還來不及讓我們走入彼此就已經熄滅,把我們永遠地隔絕在黑暗的水中。這種懼怕使我遲遲不敢邁出淌水的第一步路。”[5]253這是一出由倫理造成的悲劇,蕙寧面對這樣的倫理困境,最終也是通過“尋根”的方式自我救贖。她從多倫多回到飛云江的懷抱,在與阿九小外婆的生死對話中尋找關于生命與愛情的答案。張翎在結尾處不無溫情的書寫暗示了蕙寧諒解歷史、寬恕自我、打破心靈圍墻的釋然心態,而這一切是通過“尋根”才得以完成的倫理救贖過程。這從側面反映了張翎處理倫理危機的方式,那便是回歸中國傳統,尋找民族之根,在“尋根”中確認自我。只有正視自己的過去,清楚地認識自己,才可以在紛紜復雜的多元文化環境中不至于迷失自我,而與世界進行平等的對話交流。

張翎通過對人物倫理困境的創設、倫理危機的顯現、倫理身份的迷失、“尋根”之旅的情節構造等方面,探尋自我救贖并從而進行中西文化平等交流的途徑。由此再看《望月》,也可反證“根”之于張翎的重要性。《望月》中的人物盡管都面臨大大小小的倫理困境,但中華民族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親親之情、孝悌思想、重義輕利等傳統倫理觀念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這些小人物。我們從作品中感受到更多的是望月、卷簾與踏青三姐妹相互支持的溫暖,以及“荔枝閣”餐廳眾人互相幫助、彼此理解的重義輕利的情感倫理關系,這支撐了他們在海外的生存與立足。

此外,張翎在向傳統開拓的同時,也對西方倫理思想進行有價值的探索與汲取,這成為人物自我救贖的另一條途徑。張翎小說有著明顯的基督教倫理思想影響的痕跡。《望月》中的望月發現牙口是同性戀后,進入天主教堂,在“哈利路雅”“阿門”的呼聲中尋求內心的平靜與救贖。李方舟在與踏青發生倫理悲劇后,最終參加基督教無國籍醫生組織的肯尼亞計劃以救贖罪孽。《羊》中路得在約翰基督思想的引領下將愛遍施大地,終生在鴻屋學堂作無私的教育奉獻;羊陽在約翰后人保羅的引領與開解中逐步掃除人生陰霾,撥開云霧見青天,實現自我救贖。

在對中西倫理思想的雙重審視中,張翎形成了自己的現代倫理期待,發出了道德重建的呼吁。首先是要建立健康和諧的親緣倫理關系,對歷史遺留下的創傷以寬恕、包容、諒解的心態去面對,重建新生活的信心。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親親之情、和諧思想,融匯道家、佛家對生命的理解和基督教“救贖的愛”的思想的有機結合。《雁過藻溪》中,黃信月將歷史創傷傳播至下一代黃末雁身上,親情倫理的缺失導致末雁內心缺乏自信與安全感。她對于情感關系敏感而又脆弱,對愛的過度渴望與對親密關系感到隔閡的矛盾導致了她的婚姻悲劇。類似的意蘊在《余震》《空巢》等文本中也有體現。《空巢》中的李延安因童年親情倫理的喪失導致她在婚姻中的不安全感,最終因對何淳安的誤解而走向死亡。《余震》中王小燈因地震后母親的一句“救小達”而留下一生的心理創傷。這是由于親緣倫理的斷裂造成的創傷記憶,影響著小燈未來的生活。她與丈夫、女兒關系隔膜,爭吵不斷,生理上總是伴隨焦慮、頭痛、失眠等癥狀,而這所有的一切痛苦都在小燈與母親見面的那一剎那被治愈。因此,小燈人生的悲劇表面上是自然災難造成的,實質上是因倫理問題而釀成的。由此可見張翎對中國傳統親緣倫理關系重要性的強調,即一個穩定、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對于子女的精神狀態、心理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雁過藻溪》中的黃信月盡管受到藻溪鄉民的傷害,但他們在其遭遇危難時仍給予幫助,使她和丈夫躲過了政治風暴并收獲了藻溪人對她世世代代的感恩。信月過世之前交代女兒將骨灰帶回藻溪,這意味著信月對歷史的完全寬恕,也希望女兒可以寬恕自己,諒解那段歷史。《余震》中的小燈在回國與親人相見后實現了自我救贖,意味著她對親人的寬恕。鼓勵溫暖和諧的親緣關系,以及人與人、人與歷史的和解與寬恕是張翎所要建構的道德方向,反映了張翎對人性真善美的向往與追求。

其次,人際倫理關系應建立在真情和信任的基礎之上。《空巢》中的何田田將春枝對父親的照顧、男友秦陽與自己的戀愛都當作一種利益關系加以防備,這反映了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利益至上的道德觀念,將人與人的關系都當成金錢關系加以理解,這將會導致信任危機的問題。張翎以情節構造反映自己的道德情感。何田田在電梯事故的極端困境中感受到了秦陽的真情相待,看到父親和春枝其樂融融的生活畫面。這種溫情敘述表明了張翎的道德傾向,即否定現代人以利益衡量感情的存在方式,承認只有真情才可以感化一切冰冷堅硬的心靈。在《望月》中,所有建立在利益基礎上的婚姻都走向破裂,如卷簾為立足于加拿大而和黃明安結婚,后來卻遇到了她愛慕的對象李方舟;望月對顏開平只有報恩之情而無愛情,二人的靈魂交流頻頻受阻。然而,作者還為我們呈現了以真情為基礎所建立的人際關系的和諧、穩定。比如望月與宋世昌,二人同是藝術家,有著靈魂上的共鳴,彼此認同對方身上不沾俗世金錢氣息的超脫氣質和行為處事方式而成為靈魂伴侶。又如“荔枝閣”眾人在各自遇到危難時不計利益的互相幫助。凡此種種,均呈現出中國人在異域沒有被物質沖昏頭腦,彼此真情相伴的獨特倫理景觀。人與人之間的“真情、信任、尊重、和諧”是作者所要建構的現代倫理道德觀念。

四、結語

倫理問題是張翎小說的重要癥候。文化倫理是當今世界倫理形態的核心。豐富的人生經歷和多元文化的滋養鑄就了張翎倫理思想的形成。張翎筆下的人物是中國傳統倫理、西方基督教倫理與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解放人性、獨立平等的倫理思想的象征符號,體現了張翎多元、開放、平等的文化視域。張翎將人物置于倫理困境中,讓其反復思考道德與人性的張力,探索人性的限度與道德僭越的可能性。張翎向內尋根,以中國傳統倫理文化,如家庭倫理、義利之說等思想抵拒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以金錢和利益為核心的人倫關系,警醒中國人在席卷而來的經濟大潮中要保持理智,不要被金錢所異化,建構以真誠為核心的現代倫理關系,實現傳統倫理的現代價值轉化,同時在尋根中明確自身的倫理身份,實現對歷史的寬恕與對自我心靈的救贖,只有直面自我才可以更好地面向世界與未來。另一方面,作者向外開掘,吸收基督教倫理文化中的寬恕、諒解、博愛等思想,以溫情脈脈的目光注視蕓蕓眾生,探索人的終極意義與苦難救贖的可能性。張翎的倫理思想與道德思考體現了她對社會的關懷與對至善人性的呼喚,對現代人格真善美的形塑、人倫關系的和諧穩定以及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具有啟示意義。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窺探文化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16
誰遠誰近?
繁榮現代文化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2
構建文化自信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0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9| 高清国产在线| 成人在线亚洲| 亚洲最新网址| 国产在线97| 97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欧美成人国产| 国产黄色片在线看|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成人在线天堂| 国产在线八区|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99er精品视频|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亚洲国产清纯|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不卡网亚洲无码| 久久成人免费|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91视频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中文字幕 91| 国产不卡网| 狠狠综合久久| 久久a级片|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 丁香婷婷久久|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第一页亚洲| 亚洲人成高清|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伊人无码视屏|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99视频在线免费看|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亚洲黄网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久久香蕉国产线|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二区| 中国国产一级毛片| 嫩草在线视频| 国产微拍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 亚洲天堂久久新| a毛片免费看|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高清免费|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婷婷综合色|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国产新AV天堂|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亚洲欧美自拍中文| 亚洲无码不卡网|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亚洲国产清纯|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欧美在线导航|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