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姝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通過組件以及改革的方式將簡單且流程化的業務匯集到信息系統中進行統一處理,達到減少財務服務的重復率、提高工作效率。財務共享服務可以減少人力資源的成本,同時能夠為其提供預警以及風險防范的作用,使財務人員更加注重管理會計職責上,對其預算管理、成本核算有進一步研究,對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更加有效的建議。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黃河設計研究院)在2003 年9 月由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通過改制的方式演變而成的科技型公司,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56 年的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是一家專業從事水利水電領域研究與建設,為整個工程建設行業提供綜合技術服務的科技型公司。集流域規劃與區域規劃、工程勘察、設計、研究、咨詢、監測、項目管理、工程總承包、綜合工程勘察規劃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工程勘察設計企業。現如今是一個全新的時代,黃河設計院將著力打造立足黃河、具有全國視野和全球視野的一級綜合勘察設計咨詢公司。
隨著全球信息化高速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財務共享服務對于企業的意義也在不斷發生改變,財務共享服務對于企業而言不再是單一的資源集約平臺,而是一種整合企業資源的平臺,是優化管理流程的新型管理模式。以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為代表的信息化建設是企業管理轉型的重要途徑,信息化建設需要通過新的管理思維來推動實現,而管理思維的轉變則需要通過信息化建設來完成。企業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作為基礎,通過使用信息共享技術,能夠為企業集團戰略決策提供更高質量的財務信息數據支撐,不斷地優化升級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確保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一直擁有強有力的競爭能力。
黃河設計院共享服務平臺開發背景:1.信息化建設不全面,財務核算系統與其他業務系統之間沒有有效鏈接,無法實現數據共享與對接,導致出現“信息孤島”的問題。2.財務工作重點主要在傳統的、基礎的財務核算工作上,財務的有效管理以及數據分析和處理的能力相對較為薄弱。3.各種項目的業務報銷審批走線下紙質審批或在OA系統中審批,形式不統一、過程較為煩瑣。4.內部核算主體相對較多,而不同核算主體之間也存在著部分業務核算出現差異問題,其業務處理不夠標準化、流程化。
將企業內的財務管理相關制度規范和內部控制要求通過業務流程控制節點嵌入信息系統,業務與財務職責界面清晰,有效防范運營風險與財務風險,公司相關制度規范得到有效貫徹落實,風險管控得以有效保障。
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統一、集中、透明的資金使用流程管理,加大資金監管控力度,有效避免資金風險事件的發生。
通過建立標準的、規范的、高效的、可擴展的財務共享平臺,實現業務財務的高度統一融合,規范業務流程和數據標準,實現數據、信息、資源共享,提升生產、經營、財務協同效率。
現如今,信息化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集中核算。第二階段,系統集成。第三階段,共享服務。只有先完成前兩個階段的相關內容,才能為實現第三個階段的共享服務,為其建立良好的基礎。想要很好地完成前兩個階段,那么就要完成以下任務:
1.控制程度
綜合企業內部的預算、會計、資產、費用、審計等財務系統,確保財務工作符合當前的法律法規和企業內部財務制度。
2.業務流程梳理
梳理財務和業務的工作流程,實行集中核算,以提升財務服務質量和業務機會一體化。
3.標準化數據
創建統一的核算標準,為組織結構、賬戶、客商、項目和合同錄入等提供統一標準,提升業務流程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4.組織員工
通過建立企業的合理化、標準化的管理制度、業務流程以及信息系統,不僅能夠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同時也能優化人員之間的組織結構。
財務共享服務作為目前國內大多數大型企業財務變革的最佳突破口,能夠將企業內部各種不同的商業模塊以及財務數據信息進行有效的集中和整合,通過企業財務與業務的相互融合,逐步實現業務一體化經營,提高企業的財務價值創造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支撐能力,為管理業務風險和制定戰略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從而改善企業的整體治理,推動企業價值的可持續增長。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分析內外環境的基礎上,針對自身發展的需要,進行了廣泛而有意義的研究。決定正式啟動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從建設內容方面分析,可以將其分為:第一,咨詢方案設計;第二,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系統建設的兩個階段。
1.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咨詢方案設計
●梳理黃河設計院詳細業務線,出具業務現場分析和客戶需求分析報告;
●提出黃河設計院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頂層設計,其中包含建設模式、系統選型、主數據標準、各系統對接方案及建設路線和周期等;
●出具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詳細的建設方案,包括財務共享平臺部署方案、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業務流程說明書、組織人力設計及崗位設計說明書、財務業務流程優化方案、運營管理設計、操作手冊等。
2.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平臺系統建設的相關內容
●系統平臺建設包括預算管理、報賬管理、影像管理、作業管理、稅務管理、薪酬管理、資產管理、支付管理、總賬管理、管理報表、查詢分析等功能模塊;
●與同期在建的稅務系統、資金系統、生產管控系統、經營管控系統等,使其進行無縫銜接,滿足業財一體化的要求,真正實現財務共享中心統一報賬、真正明確統一的核算標準、真正落實集中支付的管理要求;
●系統平臺支持績效管理、作業管理等財務共享中心運營管理需求,構建完整的財務共享管控平臺。
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在建立時要明確其業務范圍,同時要滿足頻率高、業務量大、相似度高的相關要求。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的范圍包括:預算管理、報賬管理、影像管理、作業管理、資產管理、稅務管理、工資核算、支付管理、管理報表、總賬管理、查詢分析等業務模塊。
1.系統功能構架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系統的組成包括以下四部分內容:第一,基礎服務。第二,財務服務。第三,共享業務服務。第四,決策支持。第一部分基礎服務是為業務和財務提供有力支持。財務服務要同時符合核算、資金管理、稅務管理和預算管理相關的業務要求。共享業務服務是為表單管理、作業管理、績效考評等提供服務,并支持PC 以及移動客戶端的演示。決策對業務信息數據進行全面且充分的數據分析和價值分析提供有力支持,能夠及時有效地促進業務決策。共享運營系統通用操作先進的信息技術,對企業內部和外部系統進行有效整合,提供可視化、電子化、專業化、智能化的服務,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減少運營成本。
2.應用移動互聯技術
財務共享信息系統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提供移動應用、移動權限、移動審批等功能,逐漸實現財務應用的情景化、移動化。
3.應用云技術
傳統的架構模式已經不符合當前的發展,當今時代互聯網信息系統的主要架構是云計算機構,而這一機構是以互聯網為中心,管理著大量高度虛擬化的資源。形成一個非常龐大的資源池,能夠提供更加安全穩定、高效便捷的信息數據倉庫以及網絡計算。在構建整個財務管理系統過程中,必須充分利用云計算技術和架構。
4.應用大數據技術
大數據技術在財務共享信息系統中的有效運用,能夠提升共享服務的價值空間,幫助財務管理進行轉型。具體應用包括運營分析、風險分析以及行為分析等等。
在黃河設計院財務資產部和生產經營、職能管理、信息技術等多部門共同參與、密切合作下,2020 年1 月1 日,財務信息化系統迎來了“YREC 業財平臺”,并在當日正式上線運行,這也標志著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建設智慧財務的路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不僅是財務部門的內部工作變化,涉及的業務流程也不僅僅是財務體系內的流程,而是貫穿業務與財務的整條流程。同時,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流程也不是對現有流程的百分百無條件繼承,必須以公司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對原有的業務流程進行優化與調整。
在技術開發人員的努力和各業務部門的配合下,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完成了財務、稅務、資金、騰訊通、移動APP、經營系統、生產系統、影像、核算、報表等10 多個系統的集成和接口開發工作,系統平臺集合了預算管理、報賬管理、作業管理、影像管理、支付管理、資產管理、稅務管理、薪酬管理、總賬管理、管理報表、查詢分析等功能模塊,與稅務系統、成本系統、生產管控系統、經營管理系統等系統真正實現完美銜接,同時也實現了財務共享中心的統一集中報賬、標準核算、統一支付的相關管理要求;同時系統也與公司生產管理系統、市場經營系統實現了數據和資源共享,實現了從項目跟蹤、合同簽訂、項目立項、項目核算、項目到款與支付的全流程管理,實現數據不落地,做到全線上應用,全流程管控,真正實現了財務工作全面信息化,有利于提升公司精細化管理水平,是設計院財務規范管理、提質增效的一項重要舉措。
財務信息化系統是黃河設計院大型數據平臺的一部分,是公司信息化戰略目標之一,也是內部業務系統信息化的四大子系統之一,是推動公司提升財務信息質量、控制資金風險的有力保障。財務信息化系統建立與運行的重要意義還在于實現了公司生產、經營和財務等系統的協同聯動,打造數據、信息、資源共享,縱橫聯動、合理高效的一體化平臺。不僅提升了公司生產、經營、管理協同效率,同時推進了公司生產管理、市場經營和人力資源等系統建設進度,對于公司管理的信息化也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通過企業財務與業務的相互融合,逐步實現業務一體化經營,提升企業財務的價值創造及管控支撐能力,為企業風險管控、戰略決策予以有力的數據支撐,達到提高企業整體管控能力,促進企業效益的穩步增長。
黃河設計院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將在擴內容、深應用、樹標桿下功夫,繼續開發優化移動報賬、OCR 智能識別、智能審核、數據深入分析與應用等功能,并探索對移動互聯網、接人工智能、云技術、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為設計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提供高質量的信息化數據支持。
綜上所述,構建統一的財務標準化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僅能夠有效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同時也能實現不同來源數據的統一,并靈活使用,同時滿足各級財務人員在管理、控制和分析方面的要求。與此同時,有助于減少成本投入,提升客戶的滿意程度,提升業務效率并實現全球一體化管理,提高公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