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欣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
現階段,以行業和市場為導向培養應用型人才成了人才培養的準則,加強工商管理教學改革,豐富教學內容,組織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透徹的理解專業知識,掌握實踐技能,在從事崗位工作時會愈發得心應手,給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巨大力量。縱觀我國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現狀來看,無論是重視程度還是教學改革力度都仍有不足,當務之急是要加大市場調研力度,明確市場和行業對應用型人才素質能力的要求,結合學校辦學特色、教學資源及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積極全面的實施教學改革,致力于改善工商管理專業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創造廣闊就業空間。
學生日常學習和社交活動中需要與教師同學展開密切交流,訓練學生的交際能力是應用型人才培養工作的要點所在,通過運用合作學習、任務教學、項目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方法,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不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而且能夠讓學生掌握為人處事道理,與他人和睦相處,誠信友善的待人,這會讓工商管理專業學生步入社會時得到更多人脈和助力。
信息時代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崗位工作通常要與計算機打交道,利用多種智能軟件作為輔助工具,可顯著提高工作效率。在校期間重視培養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信息素質,使之朝著應用型人才的方向逐漸靠攏,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需要更新教學設施,讓學生知道企業崗位工作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現狀,學會使用計算機軟件完成工作任務,給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物質基礎。
在工商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傳授理論知識時應該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切忌直接告知學生問題答案,而是應該在提出問題以后傾聽學生的想法,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適當介入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培養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形成堅韌不拔的意志,勇于攻克學習道路上出現的艱難險阻。有利于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的良性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應用型人才培養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些年來,我國企業越來越看重應聘者的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因為缺少實踐工作經驗而與心儀崗位失之交臂,在學生心中留下了遺憾。工商管理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要從提高學生的理論聯系實踐能力著手,給學生制造大量的實踐機會,將教學場所搬到校內外實訓基地,增加學生對行業發展動態的了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將真正成為德才兼備的應用型人才。
應用型人才培養工作中忽視了市場和行業的需求,學校制定的教學改革方案缺乏科學性與嚴謹性,教學資源的配置不合理,無法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多少幫助,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愿意參與教學活動,思維受到了較大的局限,距離應用型人才標準有著不小的差距。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市場調研不夠深入,對應用型人才缺乏準確定位,教學目標不夠清晰,教學效果與預期設想不符,學生難以勝任企業崗位工作,就業和職業發展前景堪憂。
工商管理教學方法陳舊落后,教師向學生單方面的灌輸知識,很少組織學生自主探究活動,師生之間的互動匱乏,教師采取的知識傳授模式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沒有給學生留下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不牢,難以準確高效的應用到崗位實踐中,由此產生了挫敗感,喪失了自信心。同時,教師與學生單向互動,師生關系比較緊張,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降低,只會被動跟隨教師思路,不能夠在課堂上勇敢提出自己的見解,擔心自己不成熟的觀點會引起他人的嘲笑,長此以往抑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相背離。
長期以來,工商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比較寬泛是一個突出現象,涉及的學科和領域較多,往往沒有對某個領域進行重點深入的研究,課程安排較滿,學生的學習負擔沉重,疲于奔跑于各個教室,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沉淀專業知識,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加以探索。致使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知識面雖寬,卻沒有明顯優勢,在就業時找不到明確方向,很難吸引用人單位的視線,就業之路倍加曲折。
工商管理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課程設置的基本要求就是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比例得當,保證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緊密聯系,以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的協調發展,達成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可是目前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通常以理論教學為主,只是在臨近畢業時安排學生進行實踐,學生之前學習的知識已然淡忘,無法在實踐中深化專業理論,再加上平時大量學習枯燥的理論知識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倦情緒,給應用型人才培養造成了阻礙。
作為工商管理教學的主要實施者,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對教學效果有著直觀影響。然而部分任課教師畢業于師范院校,缺乏企業工作經驗,對市場需求及企業崗位要求不甚明確,在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就會存在盲目性,不能在實踐環節對學生進行專業化指導,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強化極為不利,這些專業素質較低、實踐能力薄弱的教師難以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眾所周知,工商管理專業與市場經濟的關聯性尤為密切,將市場需求作為導向,基于學校的辦學特色和教學資源現狀,科學設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制定科學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給應用型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依據,循序漸進的實施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改革,增強教學實效,可以大幅提高應用型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展現學校的人才培養職能,滿足市場經濟發展需求。
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設計豐富、新穎、有趣的教學活動,工商管理教學會煥發出全新氣象,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內在潛力也會被最大程度的挖掘出來。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有:一是案例教學法,需要將企業管理的經典案例加以提煉,創設相應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思考如何開展管理活動,解決企業難題,助力企業的發展壯大;二是角色扮演法,讓學生扮演特定角色,使之在真實場景中進行體驗,感受企業文化,履行崗位職責;三是頭腦風暴法,給學生創造暢所欲言的契機,營造開放式的討論環境,打破傳統思維桎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質疑精神。
在課程結構的優化方面,工商管理教學改革要對必修課和選修課、理論課和實踐課進行合理設置。一方面,采用學分制,在總學分不變的前提下,適當降低必修課的學分,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修習選修課,發揚學生的特長,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學生在專業領域上會成為高精尖人才。另一方面,在工商管理專業理論教學中穿插實踐環節,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夠相輔相成,學生借由實踐訓練驗證專業理論知識,經過反復訓練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明確各種職業場景應該如何應用專業知識,知識運用水平大幅提升,在行業中能夠一展所長,實現個人價值。
通過開發實踐課程,構建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豐富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首先,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了解工商管理專業知識應用方式,為理論聯系實踐搭建橋梁。其次,組建ERP 實驗室,在實驗室中運用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增加學生對職業運作過程的認知,使學生能夠活學活用,靈活解決復雜問題。最后,學校與企業之間進行深度合作,將學生輸送到企業中頂崗實習,在學生實習期間與企業管理人員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表現,根據所得信息不斷改進實踐教學體系,努力實現企業、學校和學生共同發展。
工商管理專業任課教師必須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創新能力較強,可以將新理念、新技術應用到工商管理教學中,為教學改革創新注入活力,給應用型人才提供師資方面的保障。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鼓勵教師加強理論研究,參與到實踐項目中,通過提高教師的實踐技能,以實現工商管理專業實訓教學中對學生的個性化指導。除此之外,學校可以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商管理人才擔任專職或兼職實踐教師,彌補校內教師實踐能力的不足,以改善工商管理專業師資隊伍結構,增強師資隊伍的力量,發揮教師在應用型人才培養工作中的作用。
新常態下,工商管理教學中加強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一種必然趨勢,對于教學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針對工商管理教學中存在的種種不良問題,必須要以市場為導向,科學設置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制定規范嚴謹的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優化及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打造一支作風優良、思想先進、業務能力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從而為現代化應用型人才培養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