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建梁 大連華潤燃氣有限公司
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并對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關鍵性作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而國有企業也在市場的競爭中遭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如,資源粗放、創新意識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基于此,就需要國有企業的經營者必須進行理性的分析,及時作出相應的解決對策,進一步創新企業的多元化經營模式,使國有企業能夠在市場經濟的不斷變化中,能夠健康穩定地持續發展下去。
企業經營的具體指導思想是以戰略發展為總體目標,而戰略導向則是企業依據戰略目標來進行整合內部資源的基本步驟。它對企業多元化經營的業務范圍和新技術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其影響主要表現為企業產品的選擇方向不夠明確,因為企業自身的發展能力有限,導致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相對來說比較弱,使企業基本上都處于虧損的經營狀態。雖然多元化經營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好效益,但仍然存在著有很多企業對多元化經營產品選擇缺乏精準地分析。所以,企業多元化經營的發展前景非常模糊,一直未達到理想的發展狀態。由此可見,企業倘若沒有明確的戰略導向,根本無法參照經濟的發展形勢來開展多元化經營,基于此,就需要企業進一步明確戰略導向原則,為企業的發展指明方向。
核心競爭力是一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所具備的獨特優勢及核心能力,這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在實際調研中發現,競爭中有優勢的經營要素并不明顯,除個別企業有同行業相對優勢外,幾乎沒有核心產品與技術。部分國有企業的核心技術始終依賴于國外技術,缺少自主創新能力。對國外引進的技術,也沒有完全消化,照搬直用,效果不佳,沒有真正內化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這些支柱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難以實現企業發展的戰略協同目標。
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國有企業受到政府的保護,伴隨市場經濟的引入,單個利益主體的自主性逐漸凸顯,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在業務市場上的占有率,威脅到了原有的市場主導地位。我國的產品一般以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為主,產品的技術含量較低。從長期發展來看,若我國企業不及時創新自身的產品類型,則隨著勞動力價格低廉優勢的缺失,我國將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同時,我國國有企業經營粗放、技術進步緩慢,難以適應經濟體制的轉變與升級,難以提供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經營模式過于單一,不夠多元化,導致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經濟效益不高,缺少發展動力。
從現在國有企業的多元化經營管理模式來說,基本上都是利用行政手段,來擬定的以總公司為主要核心的集團式管理體系。從表面上來看,這種管理體系組織結構相對來說比較嚴謹。但實際上這種管理體系,不但沒有展現出縱向垂直式管理的高效性,也沒有展現出橫向扁平式管理體系的市場敏感度,而這種組織機構的運行模式,太過于盲目隨性,需要企業首先搞清楚眾多子公司之間的產權關系,并根據企業多元化經營的實際狀況,重新調整組織管理機構,使多元化經營企業享有絕對的自主經營權。再進一步將資本歸屬作為根本準則,使子公司與核心企業之間的產權關系更加分明,這樣一來,不僅便于核心企業的管理,而且還有利于完善企業的組織管理體系,促進企業的多元化經營。
在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的多元化經營模式要想得到有效的調整,就必須要創新企業的多元化經營管理戰略。而之前傳統的多元化經營戰略,只注重追求規模效益和協同效應。基于此,就需要企業在創新經營戰略的同時還要兼顧其他方面的問題。因為企業的多元化經營在進行共享的情況下,不僅會導致市場資源的分散,而且還會導致管理和協調這兩方產生矛盾沖突。所以,經營戰略的創新必須要和國有企業的多元化經營特點相結合,以此來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發展規劃。從而有效規避了多元化經營所帶來的未知風險。
企業要想在市場的競爭中處于主體地位,就必須要具有獨特的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國有企業的多元化經營過程中,由于企業經營管理模式不完善,往往導致企業忽視了對核心產品的培育。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的績效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所以,在國有企業積極開展多元化經營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明確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然后再將自身的競爭能力體現在核心產品的經營當中。同時,還需要國有企業加強相關措施,合理利用國有企業所具備的可用資源,來為開展企業的多元化經營提供有效的支持。其次,國有企業的發展必須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以信息化支持核心業務為中心,來獲取產品的設計、生產、報價等各方面的信息,理順業務管理的整體流程。并建立數字化產品設計平臺,使產品的研發、生產逐漸形成一體化。有效地將信息技術運用到產品的研發中,使其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并在此基礎上開展擁有較強競爭力的新業務。總而言之,必須積極開展能夠有效發揮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多元經營業務,使國有企業的多元化經營邁上一個新高度。
首先,要拓展再就業渠道,貫徹好下崗職工轉崗培訓、再就業的優惠政策,促進勞動力市場的建設。其次,要改善國有企業資本金的籌資環境。通過發展資本市場提高企業的直接融資比例,減少負債率,落實好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資產變現所用于國有企業增資減債的政策。最后,改善國企改革和發展的法制環境。政府要積極轉變自身職能,提高辦事效率,規范市場主體的行為,凈化企業的外部環境,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為國有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綜上所述,針對國有企業的多元化經營發展現狀,仍然存有各種復雜問題,比如戰略導向模糊、企業員工素質不高和組織管理機構不科學等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對國有企業的多元化經營帶來了影響。因此,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要對國有企業進行深化改革,適當地改變企業的經營模式以及發展理念。進一步加強對企業多元化經營核心競爭力的培養工作,使國有企業的多元化經營能夠與市場經濟的發展相吻合,從而真正的實現國有企業的多元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