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健涵
這一天,外婆把一大盆黃豆倒進水桶里,然后告訴我:“今天泡豆子做豆花兒喲。”
“哇,太好了!我也想和您一起做豆花兒!”
“要得,要得,你今天就來給我打下手嘛!”外婆笑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縫。
豆漿里開花兒了
下午,外婆把豆子從桶里撈起來,拿到集市上磨成了豆漿。回家后,我們過濾了豆渣,并把豆漿燒開,然后稍稍放涼。
這時候,外婆遞給我一小碗水,讓我慢慢地倒進鍋里。
“別眨眼,豆漿變豆花兒的神奇時刻要來了!”爸爸提醒我。
隨著我把那碗神秘的水慢慢倒進豆漿里,外婆用勺子在鍋里輕輕地攪呀攪。哇!鍋里的豆漿先慢慢變稠,接著一朵朵白白的、小小的花兒開始出現,慢慢聚攏,真神奇呀!
過了一會兒,豆花兒越聚越多,它們在鍋里挨挨擠擠,漸漸地就沉到鍋底去了。外婆拿來白紗布鋪在豆花兒上,又用筲箕在白紗布上輕輕壓了壓,把豆花兒和水分開。揭開紗布,又白又嫩的豆花兒就出爐啦!
神奇的鹵水
“剛剛外婆讓我倒進豆漿里的水是什么呀?”我好奇地問爸爸。
沒等爸爸開口,外婆就脫口而出:“那叫鹵水,俗話說‘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鹵水是什么水,好喝嗎?”我完全沒聽過這個東西。
這下外婆答不上來了,爸爸笑著說:“鹵水又叫鹽鹵,是含鹽量很高的海水、湖水或井水在制鹽之后留下來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氯化鎂。它的味道可不怎么樣。”
“那為什么它能讓豆漿變成美味的豆花兒呢?”我繼續發問。
“黃豆里有豐富的蛋白質,制成豆漿之后,這些蛋白質就分散在水里,互不干擾,而氯化鎂能讓豆漿里的蛋白質凝結起來。”
“難怪剛才豆花兒是一點點地聚攏起來的。”我回想著說。
“是呀。如果是做豆腐,就得把豆花兒放在鋪了紗布的模具里壓實。”外婆補充道。
點豆花兒花樣多
“除了鹵水,還有石膏也能點豆花兒喲。”外婆一邊盛豆花兒,一邊笑著說。
“石膏?那不是刷墻用的嗎?還可以做吃的?”我簡直不敢相信。
爸爸點點頭,說:“石膏分為天然石膏和化學石膏,主要成分是硫酸鈣。點豆花兒、做豆腐用的石膏是一種天然石膏,它符合食品添加劑的標準。石膏也能讓豆漿里分散的蛋白質很快地聚在一起。而且石膏點的豆腐更嫩,你平日吃的麻婆豆腐很多就是用石膏點的。”
原來點豆花兒也有這么多花樣,真是讓我學到不少知識呢!
指導老師:劉 燕
重慶市渝中區人和街小學六(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