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敏
一、導入
作文是思維和語言的綜合體,除了選材構思外,文章的語言也很重要。語言表達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我們的考場作文能否取得高分。今天我們就專門來講講作文的語言。
二、優化語言的幾種方法
(一)附加成分法
有的同學的作文,語言只有赤身裸體的主干,缺少修飾成分,自然缺乏表現力,如果恰當地以“定、狀、補”加以修飾,語句就會頓放異彩。如,“傍晚,我打著傘走在路上,突然一位同學跑來說:‘咱倆擠擠。’”添上附加成分,變為“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傍晚,我一個人打著傘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突然從身后跑來一位同學,一下子抱住我的肩膀說:‘咱倆擠擠。’”這樣,通過修飾,夜色茫茫,雨霧蒙蒙的景象和借傘者懇切詼諧的情態便躍然紙上,讀來別有一番情趣。
(二)疊字反復法
疊字與反復如同一首曲子中旋律變化的音符,巧妙運用,可以給人以回環纏綿的感覺,令人回味。同學們不妨回憶一下朱自清的《春》。一位同學寫道:“在炎炎的夏夜,月亮悄悄爬上樹梢,在小小的院落里,幾張白桌,一把竹椅,躺著一個小小的我,旁邊坐著銀發滿頭的奶奶,手里拿著把圓圓的蒲扇,在我身邊輕輕地搖。”讀后,在不知不覺中會感到一種輕柔舒緩的韻律美,清新自然,如臨其境。
(三)詞語借用法
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巧妙地借用某些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或故意大詞小用、小詞大用、褒詞貶用、貶詞褒用,可使語句富有情趣;此外,當今社會迅猛發展,科技信息瞬息萬變,新事物新名詞不斷涌現,我們在文中也可將其巧妙地加以運用,這樣亦能幽默風趣。
(四)巧用修辭法
1.聯想生發法。即由所寫之物生發開去,想到與之在外部特征或內在神韻上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使形象更生動,語言更清新。
最常見的是比喻,如,“嫩草像綠寶石一般發出悅目的光彩”“我像被雷擊般頹倒在靈前,悔恨像一條條毒蛇,慢慢地爬滿了我的全身”……這些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比喻無不貼切生動、新穎別致,令人嘆服。
善用聯想,如,“原來十分可愛的電腦,竟變得那樣無情無義,任憑我如何鼓搗,就是一聲不吭,只有一副黑黑的臉孔對著我”“那些漢字在我不熟悉的指揮下磨磨蹭蹭走上屏幕”。擬人化的語言生動有趣,不懂電腦操作的心煩意亂之情躍然紙上,給人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2.句式組裝法。即行文中將各種修辭手法巧妙地進行穿插連接,新奇組裝,使語言表達更靈活多變,多彩多姿,增強語句的氣勢和表現力。
擬人比喻式:“海在我們腳下沉吟著,詩人一般。那聲音低低地、輕輕地,像微風拂過琴弦,像落花飄在水上。”先用擬人的手法寫海的聲音,然后用兩個比喻句來描繪聲音低、輕的特點,讓人多角度地獲得審美愉悅。
比喻排比式:“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聲響,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奔馳,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喻體”畫面的不斷翻動,像電影畫面的自然流動一樣,形成一種一氣呵成、飛流直下的動態美。
以上幾種方法恰當運用定能讓你的文筆飛起來,給你的作文添色彩,當然,無論運用哪一種方法,我們都要注意表意清楚,不生造語句,全文連貫緊湊,這樣我們的作文才能得到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