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放
摘要: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教育部要求減輕學生的負擔,優化作業設計,而初中英語是一門重要學科,作業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對課堂的補充和延伸。所以,作業的設計質量和作業的完成質量尤為重要。但是,目前的初中英語作業設計存在許多問題,英語教師應積極尋找解決對策和方法,引導學生在課后認真完成英語作業。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后作業;對策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和落實,課堂教學改革正在逐步完善和發展,而針對英語課外作業所進行的改革研究卻寥寥無幾。結合教育部多次提到的減輕學生課外負擔這一要求,課外作業的改革同樣應該被提上工作日程。
一、初中英語作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沒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
通過對當前作業情況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可發現,很多教師認為自己所布置的作業,學生可在半個小時內完成,如果無法完成,則說明學生在學習效率或者作業效率上存在差距。教師主觀上所理解的難度,和學生實際學習反饋來看存在較大的差距。近半數學生表示作業較多,這意味著半個小時內有半數學生無法完成,這其中不乏成績優異的學生。這表明教師在作業設計時,高估了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學生因害怕教師責備,而選擇抄襲、謊報或應付等形式,給教師留下一個錯誤的認識。教師批閱作業時會受到這些假象的誤導。教師很少在學生作業落實中關注學生的效率問題。這些因素的疊加,造成了學生對作業量和教師理想范圍存在極大的差距[1]。
(二)作業內容和形式較為單一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表示作業多為識記類訓練,復習白天所學知識為主,或在考試復習階段,結合考試特點進行專項題口訓練或試卷練習題,很少有聽力、朗讀、寫作方面的訓練。這種單一的形式使學生將英語學習與傳統的背誦記憶類文科課程畫等號,只關注了英語中應該背誦和默寫的要點,而忽視了其作為一門語言所應該具備的靈活運用和綜合實踐作用。這種過于單一和固化的作業形式,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英語學科學習的興趣。
(三)作業評價方式缺乏創新
教師對作業的評價方式因作業設計形式而存在較大的單一性,即以手寫批注為主,對題口則以正誤批改為主。作業評價中,很少出現針對學生聽、說和閱讀能力的評價。這種現象也與當前初中英語階段性測試題口設計類型有關。初中英語階段性測試一般以筆試為主,分數占比也極高,而聽力只占有較少的一部分,聽力訓練往往也會集中在學校組織的自習課或英語聽力訓練課中,很少出現在課外作業中。在學生讀和說這兩方面測評中,英語課外作業幾乎很少涉及,即便有背誦課文、背誦單詞等作業,也與默寫相聯系,對語言和發音沒有明確要求,這一現象會導致出現學生會寫不會說,造成英語學習“紙上談兵”的現象。這種“重筆試輕口試”的作業設計方式,會加劇“啞巴英語”現象的深化[2]。
二、完善初中英語教學的對策
(一)優化創新英語作業形式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教材已經不是學生唯一的知識來源,單一、靜態的書面練習作業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設計的作業不僅要讓學生鞏固基礎知識,鍛煉解題能力,還應注重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開放性思維。初中英語作業應分為三大類,即聽力作業、口語作業與書面作業。英語作業內容應從課堂延伸到課外,與生活接軌,與社會接軌。
因此,教師要善于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認知水平,設計實踐性作業,引導學生靈活運用課堂所學基礎知識,通過體驗、探索和實踐不斷提高英語語言運用能力。例如,在教學Unit10 I’d like some noodles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利用互聯網查找并積累自己感興趣的食物詞匯,再布置一個采訪身邊朋友或親戚的調查作業,并讓學生以表格的形式記錄調查采訪的結果。這種類型的作業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和積極性,還結合了語言的交際性,能促使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更好地運用所學英語知識。
(二)結合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要想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充分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為他們創設一個良好的英語閱讀氛圍,并可以提前在互聯網中尋找閱讀資源來幫助他們對此后的閱讀正課制造良好的鋪墊。在閱讀課程中結合信息技術可以將課文中的英語閱讀內容創設為更加聲像并茂的情境,進而促進學生的閱讀學習情境更加的逼真并且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此外,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體會到英語文章中所要表達的內容、情感,并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來感受到英語閱讀的美感。
(三)運用多元化評價機制提高課外作業質量
當前主要的作業評價以分數及等級評價為主,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英語的課外作業應豐富和增加評價機制。針對學生在聽說方面能力的評價,教師可采取課后挑選一部分學生單獨進行英語對話檢測,通過與學生進行英語對話,發現學生在口語表達和聽力理解方面存在的問題。還可發揮學習小組的作用,通過選擇英語成績及聽力、口語表達都較為突出的學生作為組長,代行檢查學生完成的聽力和口語表達類課外作業,這種方式不僅考查了學生作業完成的質量,也可促進學生英語理論和實踐的靈活結合,幫助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隨著課程改革的深人,后期考試項口中增加口語測試也逐漸被納入評價指標,因此英語課外作業評價的形式,需要進行多元化革新,以此來適應新課程改革對學生培養口標的要求。
結論
總之,新課程改革大幕的拉開,不僅要求課堂教學方面進行創新和提升,同時對課外作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雙減政策的開展,教師需要加強英語作業的有效性,減輕學生的負擔,挖掘課外作業的改革潛力,對提高英語學科整體教學,都具有至關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好涓.對初中英語課外作業有效性的研究[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9(3).
[2]楊麗.基于核心索養下初中英語課外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分析[J].讀天下(綜合),20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