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 杰

2020年的新冠疫情將醫療大健康產業再一次推到聚光燈下,同時加快了整個產業的數字化進程。日前,在由億歐EqualOcean主辦的“億歐智庫2020年度分析師發布會-大健康專場”上,眾分析師對2020年醫療大健康行業發展進行回顧,以及對2021年的趨勢給予一定的預判:數字醫療將是醫療健康下一個黃金賽道。
數字化是近年來各個行業的發展關鍵詞,數字化對醫療健康的影響也體現在方方面面。例如“智慧醫院”的概念正在逐漸走入大眾視野。
億歐分析師王思晗認為,數字化轉型的三個步驟,分別是:信息化的建設、數據交換、數據智能。智慧醫院的建設也是基于這些步驟,但智慧醫院在具體建設的方面則又主要包括智慧服務、智慧醫療、智慧管理這三個方面。能夠全面推動智慧醫院建設的主要驅動力則分為技術與宏觀政策。
在技術上,智慧醫院目前與技術結合的流程是以數據中心,與云計算為基礎,來服務于智慧服務,智慧醫療和智慧管理。未來,虛擬GPU、邊緣計算、全息現實、數字孿生這四個技術與院內各場景深度結合值得期待。而在政策上,智慧服務和智慧醫療分別在2018年和2019年推出過相關的評級政策,2021年智慧管理的相關評級政策推出的可能性較高。
“自2019年至2020年,全國公共預算的撥款規模降幅在25.1%,但是對于重大公衛衛生服務預算及執行情況卻增長了1.84%。“王思晗表示,我們也可以因此看到,在疫情常態化的建設中,信息化的建設已經被提到了相較重要的位置上,其中,區域化的互聯互通將會是將來主要的一個發展方向。
未來,企業與醫院之間的配合將更加深入,數字化建設與醫療場景的結合也將進一步加深,最終達到診療流程的簡化與診療效率的提高。
除了對智慧醫院的建設,數字化對于基層醫療服務也有所賦能。
億歐助理分析師林紅認為,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發展相對緩慢,難以進一步展開,信息化差、服務難、診斷難,以及供藥難則是導致這一問題的四大痛點。
“當然,政策部門也致力于解決這些痛點問題。在財政支持方面,政府對于基層的能力建設、人才建設以及藥品補充的補助較2019年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時,各地政府也給予撥款,補充基層醫療的信息化設備、影像設備、檢驗設備,提升基層醫療的硬件以及標準化建設。”林紅表示,在眾多相關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到基層,并對基層醫療進行人力賦能、信息化賦能、檢查賦能,以及藥品供應。
基于基層醫療的四大痛點,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各企業分別提供了不同的的解決方案對痛點進行緩解。但這四大痛點仍舊存在,相關企業可找準機會點,提前準備,及時切入,共筑基層醫療美好生態。
疫情對2020年整個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影響巨大,其不僅導致了醫療AI領域的“大爆發”,和在線診療用戶規模的激增,也在導致了包括疫苗、生物用藥在研發端的促進。此外,醫療服務端也在疫情中暴露出其基層數據化、信息化能力的不足,推動了政府對基層大數據和信息化層面的建設投入。
業內專家認為,在政策與疫情的雙重驅動下,信息化、數字化和智慧化將會全面賦能醫療健康領域。同時,人工智能推動醫療行業同質化、標準化以及高質量發展,大健康的數字化,智能化也將是未來的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