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安全,張輝,楊滿三,任仕榮,卓小平,劉建軍
(中國煙草總公司重慶市公司巫山分公司,重慶巫山 404700)
烤煙是一種典型的以收獲葉片為主的特殊經濟作物[1,2]。打頂是烤煙生產的一項基本農藝措施,對烤煙的產質量有重要影響[3]。前人研究表明,不同的打頂留杈方式以及煙株留葉數對煙株葉片的外觀質量、化學成分及感官質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4-7]。當前,卷煙工業企業對中部上等煙的需求日益強烈,而煙株正常生長發育的中部葉比例一般為40%左右,中部上等煙比例更低,無法滿足其要求[8]。下部葉過熟、油分差、香氣不足、破損率高,上部葉成熟度差、葉片僵硬、雜氣重,煙企調撥意愿低。如何在不影響產值與煙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上部煙葉的可用性成為當前我國烤煙生產和卷煙工業亟待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
重慶巫山煙區作為武陵秦巴生態區—醇甜香型的典型代表產地,目前該煙區針對打頂留杈對煙葉品質影響的研究還未見報道。本試驗以烤煙品種云煙87為材料,于煙株打頂后培育杈煙,研究杈煙對煙株生長發育及產質量的影響,以期為巫山煙區調整煙葉生產技術標準、提升中部上等煙比例和煙葉產質量提供技術參考。
試驗于2019年在重慶市巫山縣三溪鄉月池村進行。試驗地海拔 1 000 m,黃壤土,pH 值6.4,土壤有機質含量 22.6 g/kg、全氮 1.70 g/kg、堿解氮 138 mg/kg、有效磷 34.7 mg/kg和速效鉀292 mg/kg。施肥量為煙草專用肥(6-12-25)675 kg/hm2、腐熟菜籽餅肥 300 kg/hm2、氮鉀復合肥(12.5-0-33.5)225 kg/hm2、煙草提苗復合肥(20-15-10)75 kg/hm2、磷酸二氫鉀30 kg/hm2,基肥、追肥按照7∶3比例實施。供試品種為云煙87。
采取大田試驗,設對照(T1)和 1個處理(T2)。每處理面積 1.33 hm2。對照(T1):采用當地煙田常規打頂技術,于煙株中心花開時一次打頂,隨即施用抑芽劑抑芽。處理(T2):實行兩次打頂,第一次現蕾時打頂,不施用抑芽劑,在倒數第2或第3腋芽處留一根杈煙,其余腋芽全部手工抹掉;第二次在杈煙留足4~6片葉[9]后打頂,之后再施用抑芽劑抑芽。其它施肥、農事操作與當地大田煙葉生產相同,嚴格按照《巫山縣2019年煙葉生產技術方案》執行。
1.3.1 煙株留葉數 打頂結束后,隨機選定50株煙株進行留葉數測定。
1.3.2 化學成分及其協調性 取上二棚烤后煙葉樣品,烘干粉碎后用德國SEAL-AA3連續流動注射化學自動分析儀測定煙葉總糖、還原糖、煙堿、鉀、氯等化學成分含量及其協調性指標兩糖比(還原糖/總糖)、糖堿比(還原糖/煙堿)、鉀氯比、氮堿比(總氮/煙堿)。
1.3.3 經濟性狀 各處理隨機選定200株煙株做標記,單獨計產、分級,計算產量產值。
由表1可知,留杈煙處理(T2)雖然主莖留葉數較常規處理(T1)減少1.97片,但其杈煙留葉數增5.92片,所以整株有效留葉數增加3.95片,較T1增加21.80%。
不同處理對煙株各部位有效留葉數的影響存在差異:兩者對下二棚有效留葉片數影響不大;留杈處理降低主莖中部葉片數,T2為8.28片,T1為10.32片,T2較T1減少19.77%;留杈處理增加上二棚葉片數,T2為6.32片,是T1的1.94倍;T2的上部葉片數為5.34片,是T1的2.28倍。由此可得,實施煙株留杈處理能顯著增加煙株的有效留葉數,尤其是增加上二棚和上部的葉片數。

表1 杈煙對煙株留葉數的影響
2.2.1 對上二棚煙葉化學成分的影響 由表2可知,與對照(T1)相比,留杈煙處理(T2)對煙株上二棚煙葉的化學成分有明顯影響,總糖、還原糖和鉀含量都有所增加,淀粉、煙堿、總氮含量呈下降趨勢。對比優質中部煙葉內在化學指標,留杈煙處理的上二棚煙葉總糖、還原糖、淀粉、總氮含量符合優質煙葉要求,鉀離子含量偏低。

表2 杈煙對上二棚煙葉化學成分含量的影響 (%)
2.2.2 對上二棚煙葉化學成分協調性的影響一般認為優質煙還原糖與總糖的比值應≥0.9、糖堿比8~12,氮堿比則以1或略小于1、鉀氯比大于4為宜[10]。留杈煙處理兩糖比較T1有所提高,更接近優質煙葉范圍;兩個處理糖堿比和鉀氯比均處于優質煙葉范圍內,氮堿比T2處理較T1有所提高(表3)。

表3 杈煙對上二棚煙葉化學成分協調性的影響
2.3.1 對煙葉產量產值的影響 由表4看出,杈煙處理煙葉產量產值均顯著提高,T2處理產量為2 468.4 kg/hm2,比 T1增加 389.40 kg,增產18.73%;T2產值較 T1增加12 444.15元/hm2,增幅21.90%;均價T2較T1增加0.73元/kg,增幅2.67%;上等煙比例T2較T1增加5.59個百分點。

表4 杈煙對煙葉產量產值的影響
2.3.2 對煙葉各部位占比的影響 由表5可知,杈煙處理可明顯提高中部葉比例,T2處理中部葉比例達63.34%,較T1增加10.19個百分點,增幅19.17%;T2處理上部葉比例為33.8%,較T1下降10.1個百分點;下部葉比例為2.86%,較T1下降0.81個百分點。

表5 杈煙對各部位煙葉比例的影響 (%)
煙株留杈煙是一種人為地對煙株正常生長發育的二次平衡,改變了煙株營養物質和光合產物的分配利用,對促進葉片生長發育有著明顯影響,尤其是對煙葉的產量產值和內在化學成分形成顯著影響。本研究表明,留杈煙處理可以顯著增加煙株的有效留葉數,尤其是上二棚葉片數明顯增加,增幅達193.87%,整株有效留葉數也呈顯著增加趨勢,增幅為21.80%。這為煙葉增收豐產打下堅實基礎。
王忠宇[11]研究表明,留杈煙對煙株葉片化學成分有明顯影響。本研究表明,留杈煙處理明顯改善上二棚煙葉的化學成分,尤其是總糖和還原糖含量顯著增加,雙糖比呈增加趨勢,淀粉、煙堿和總氮含量下降,化學成分更加協調,可有效改善煙葉的吸食品質。這是由于煙株留杈后整株葉片數增加,上二棚煙葉著生部位下降,呈現一定的中部葉特性;同時由于留葉數增加,上二棚煙葉成熟度也得以增加,使得淀粉含量下降。另煙堿和總氮含量下降還與葉片在煙株上的相對著生部位相關。
留杈煙處理可以顯著提高煙株的產量產值和上等煙比例,產量較常規增加389.40 kg/hm2,增產18.73%,產值增加12 444.15元/hm2,增幅為21.90%。這與李家俊等[12]的研究結果一致。這是由于煙株留葉數的增加,在單葉重無明顯變化情況下,煙葉的產量產值也呈現增加趨勢,也有利于上部不適煙葉的處理[13]。在施肥量不變情況下,留杈煙處理煙株整體長勢呈現筒形,葉片營養分配更加符合需求,煙株中部葉比例增加,上部葉和下部葉比例下降。這與李朝陽等[14]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留杈煙處理可以顯著增加煙株的有效留葉數,提高煙葉的產量產值,提升上等煙和中部葉的比例,且上二棚煙葉的內在質量更加協調。